平等機會檔案 (2011年12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脫節的少數族裔語文教育政策

                                                       
政府不願意為少數族裔提供足夠的語言學習支援,任其自生自滅,實令人難以接受。這情況若繼續下去,整體社會將蒙受損失。

「教育局為何還不肯正視問題?」這是我的提問。

12月12日,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討論少數族裔兒童教育問題。我向教育事務委員會陳述少數族裔兒童的困境,得到當時與會議員的和應:「現時的制度是行不通的。整體而言,少數族裔兒童在學校的成績令人痛心。我們需要正視問題,教育官員需改變心態,才能帶來正面成果,空洞的言論和敷衍的措施,實在無補於事。」

現行教育政策成效不彰,一整代的少數族裔兒童受到影響。在求學早期打穩基礎,好好學習,是這些兒童的基本權利。但現實是,語言隔閡在學前階段已出現,語言鴻溝在其後各個學習階段持續擴大。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於2011年7月公佈了少數族裔教育工作小組報告,詳述主流教育制度如何窒礙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少數族裔學童的發展。報告提出了一些可以實現並且成本不高的改善建議,但令人失望的是,教育局對問題一再迴避,態度冷漠。

儘管前線社工、專家和持份者多年來提出警告,但教育局在改進工作上乏善足陳。他們更以「一刀切」的方法來應付問題,築起高牆,堅持以單一模式處理不同學生的需要。成千上萬的少數族裔兒童和他們的家長面對這道高牆,只能碰壁。

香港的少數族裔學童受制於文化差異、語言隔膜和財政資源不足,以致學習中文時面對巨大困難。由於缺乏家庭語言環境、家長指導和系統性的語言支援,這些兒童很早便要經歷失敗,成績總落後於人。

由於他們只能選擇報考本地的中文科考試或英國的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中文科考試,他們實際上只得兩個選擇-不是考試成績差劣,就是考取一個低得近乎無用的學歷資格。雖然有關政策於2008年有所改變,容許大學接納以GCSE成績為入學準則,但少數族裔學生入讀本地專上課程的比率仍然極低。

無奈之下,家長把子女送入「指定學校」,但少數族裔學生亦因而被迫放棄追上中文科成績的機會。

教育局把大量少數族裔學生撤退至「指定學校」就讀的情況說成是家長的「自由選擇」,這是典型的官腔。由於少數族裔學生一般掌握英語較佳,他們理應被分配到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主流學校就讀,但諷刺的是,因為他們受語言困難拖累,以至在所有以中文授課的科目成績都不理想,令他們很難入讀較受歡迎的英文學校,他們就此受困於這個進退維谷的制度中。

面對這個情況,教育局仍斷然拒絕制定一個更有效的中文學習及評估制度。局方把所有學生置於單一的教學及評估標準的框架之下,卻說成是持守所謂的「平等機會」概念。

但真正的平等機會精神是指,在有需要時主政者應採取合理的遷就措施,來締造一個公平的環境。香港是開放型的城市,持續會有少眾群體需要切實的語文政策支援。教育局拒絕放遠目光,而只着眼在簡化行政,對改善情況並無幫助。

此外,由於缺乏可靠的數據,任何為補救而作出的努力都難見其效,原因是香港沒有系統性的標準機制來收集有關此課題的統計數字。

然而,僅有的資料已揭示了少數族裔學生所處的嚴峻局面。例如在2011年,只有17名來自公立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並報考了高級程度會考的「非華語學生」,能夠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獲大學取錄。根據聯招的網站,在同一年,於第一遴選中獲得大學取錄者共有19,210人。這些數字証明少數族裔學生在現時制度下成績嚴重脫節的說法屬實。

平機會主力提倡三項優先的行動建議,即加強學前/初小的語文支援;制定有效的教學框架和評估制度;以及改進數據收集系統;這樣才能訂出建基於證據的政策,改善支援措施。

現在是教育局移拆高牆,面對問題的時候了。不管是甚麼族裔,這些處於弱勢的學生都是香港的孩子。若我們投放適切資源,並採取正確的補救措施,他們將成為香港的資產;若對他們不聞不問,大多都難以上進,甚或陷於沈淪之境。這不但在道德上站不住腳,在法律上亦很可能要承擔後果,因為現行的制度剝削了這些學生在教育上真正的平等機會。

障礙並非不能移除。但政府作為領導者,必須坐言起行,改進政策。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林煥光

(註:本文英文版原載於2011年12月29日南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