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檔案 (2014年5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萬家溫馨 以愛傳承

母親節剛過去,今年我的感受特別深,因為97歲的慈母最近辭世,就像父親5年前離開我們一樣,令我們心感傷痛,頓失所依。在懷念雙親的同時,我深深慶幸父母能恩愛相守76載,其間他們以身教,示範了如何以愛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常懷着感恩的心能在一個開明及幸福的家庭長大。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父母親竭盡所能養育我們,給予我們兄弟姐妹良好的教育機會。即使我們長大了各自成家,我們兄弟姐妹仍然緊扣在一起,經常三代同堂共度節日,家裏總是充滿暖意及笑聲。

家庭的價值

然而,我明白幸福並非必然。眼看身邊的朋友,有經歷破碎婚姻,有來自單親家庭,有些父母早逝,又或與配偶、父母、手足以至子女不和。有些則因為性取向和性別認同而與家人決裂,活在社會邊緣。但無論如何,他們與我或其他人一樣也應有幸福的權利,他們都渴望得到家庭的愛、諒解和支持,亦期待用生命和愛心去建立圓滿的家庭——每個人最終的安樂窩。

今天是「國際家庭日」,究竟家庭的價值在何,值得我們珍惜及尊重?

根據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6條,「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元,並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聯合國大會在1993年宣布,從1994年起,每年的5月15日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促使國際社會看重家庭的重要性,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去年聯合國活動以「團結每代力量、促進社會融合」(advancing social integr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為主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致辭時指出,家庭維繫着各個社會,隨着社會趨勢日漸變遷,國際家庭日是一次好機會,反思我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鞏固家庭的關係。

家庭模式的變遷

家庭對於中國傳統社會尤為重要,是社會基本的結構。但隨着社會及經濟發展,家庭亦面對很大變遷。首先,家庭的規模逐漸縮小,加上女性的教育水平及勞動參與率提升,令結婚年齡推遲、結婚率以至生育率下跌。另一方面,離婚率亦急劇上升,以香港為例,過去30年,香港的離婚數字便上升近10倍。近年更有經濟獨立的女性選擇不婚而生育。

事實上,在過去10多年,香港的單親家庭數字大幅增加。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香港201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單親人士》),2011年全港約有8.2萬名單親父母,人數較2001年大增三成。統計處又發現,單親家庭的經濟情一般較差,單親家庭的住戶月入中位數由2001年的11,200元跌至2011年的10,450元,遠低於全港家庭的20,500元。他們當中不少是新移民,就業困難下陷入經濟困局,亦缺乏精神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援。

不少人認為單親家庭對子女,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有人指這些家庭是不完整的家庭,是「缺損家庭」。近日便在不同場合聽到有關維護傳統家庭的言論,而所謂傳統家庭就是以一夫一妻婚姻為基礎,「有爸爸、有媽媽、有孩子」的家庭。

無可否認,家庭對個人及社會非常重要,但即使結構「不完整」的家庭,並不一定缺乏愛與關懷。反過來說,一個表面上結構完整的家庭,若家人欠缺溝通關懷,或關係惡劣,那又算是幸福的家庭嗎?

變性人士的結婚權利

最近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在討論《2014年婚姻(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的會議上,有個別團體及人士認為,即使變性人士已完成整項性別重置手術,他們與異性伴侶的婚姻亦不算是真正的婚姻,有些更認為這是同性婚姻,衝擊家庭,破壞健全家庭結構,因此條例草案應被擱置。

這些言論有些是從宗教立場出發,有些是本着捍衛傳統道德,但姑勿論動機如何,我不禁困惑,為什我們社會上的一小撮人士,一群已飽受歧視的人士,無法平等地享有婚姻及建立家庭的權利?

我的本業是醫生,曾主管變性手術的部門,我深知一個變性人在一生中承受莫大的痛苦。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也有權追求幸福和心靈的平靜。有些人以為容許變性人或同性戀者結婚會衝擊家庭和社會價值觀,但我不敢認同。我們不能因為一部分人的意見,而犧牲另一部分人的權利,即使他們只是小眾。

活在21世紀多元化的社會,我們每天面對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階層,我們理應以開明的態度,尊重不同的價值取向以至家庭模式。若我們堅持只有「有父親、有母親、有孩子」的家庭才算是圓滿的家庭模式,無疑是將其他形式的家庭,包括單親家庭排斥於社會以外。

負面標籤家庭

以前曾聽說過,有些家中有殘疾孩子的父母,被鄰居竊竊私語,說他們是前世作孽才禍延後代。幸好這種荒謬的思想現已被大多數人摒棄。但是,目前社會上仍有離婚女性不敢參與教會聚會,怕被指沒盡力維繫婚姻,令家庭支離破碎;亦有單親爸爸怕孩子被人譏笑,教孩子說謊隱瞞父母離異的真相。此外,有父母因為不接受子女的性傾向及性別認同,而與子女斷絕關係。即使有些父母不忍離棄子女,亦不免自責及自怨自艾,恐怕子女被別人歧視,也害怕其家庭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

這些家庭皆懼怕社會的負面標籤,而蒙受不必要的羞恥和罪疚感。他們難以面對和接受自己,甚至選擇消極或偏激地度過一生。事實上,對於這些家庭,社會應給予支援,在教育、就業、育兒、人際溝通以及治療等各方面提供協助,並改變他們負面的思想,助他們跨過障礙。

作為一位父親,我十分明白父母愛護子女的心,總冀盼他們成才,走上一帆風順的道路。但在教育子女的同時,我們亦應鼓勵他們放眼這個多元的世界,讓他們明白除了傳統家庭以外,亦存在各種不同模式的家庭,並協助他們建立一份同理心,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價值及選擇。世界漸趨一體,我們的下一代實在不能避免要與世界接軌。而其他不少先進國家,在這方面已採取多元共融的態度。

作為基督徒,我更相信宗教團體有着使命及責任,去帶領信眾平等對待社會上每一個人,尊重各人建立家庭的權利,並享有家庭的溫暖及關懷。

世態變化萬千,人生聚散無常,雖然雙親不再跟我一起,但我相信,父母親並沒有帶走他們的愛,反而將這份愛繼續凝聚於我們的家庭,給予我們力量和勇氣,面對將來,關愛別人,平等相待。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周一嶽

(本文刊於 2014年 5 月 15 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