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檔案 (2015年3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放下偏見 摒棄歧視 — 認識腦癇症

每年3月份是香港的「腦癇症關注月」,藉以提高社會對腦癇症的認識,關注腦癇症者的需要。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對腦癇症存着不少負面看法,即使香港是先進的國際都市,但普遍社會對腦癇症的了解還是不足,甚至抱有錯誤觀念和偏見。最常見的誤解是以爲腦癇症是精神病,患者病發時會精神錯亂、失常,甚至傷害別人。

過往腦癇症被稱爲「癲癇症」,又名「羊癇症」,俗稱「發羊吊」,前食物及衛生局和醫院管理局於2010年將癲癇症正式定名為「腦癇症」,就是希望避免公眾把該病誤解為精神病,減少歧視的狀況。

腦癇症並不罕見
事實上,腦癇症並不罕見,是繼偏頭痛、中風和阿玆海默氏症(認知障礙症)後,最普遍的腦神經病。現時全球約有6500萬人患有此病,至於香港則有6至7萬名患者。一般來説,每100人中便有1人會於一生之中有過腦癇發作,而每200至500人中便有1人是持續性病發的腦癇症者。

腦癇症發病最常見於嬰孩及老人,就前者而言,成因包括腦部有缺陷又或出生時腦部缺氧或受傷;至於老人病發成因可以是中風、心血管病或退化症。其他成因包括頭部創傷、良性或惡性瘤,亦有不少病例是沒有明確成因。

腦癇症者在病發時腦内神經細胞會異常放電,出現陣發性短暫大腦神經紊亂,導致肌肉抽搐,身體反覆無故不受控制地痙攣,嚴重的甚至失去意識。過去數十年,腦神經科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現時已有多種藥物治療腦癇症,約7成患者可靠藥物控制病情、減少病發,甚至斷尾,另外個別患者亦可透過手術治療。

對腦癇症的誤解與歧視
腦癇症並不可怕,可怕的只是社會上的不解、偏見和歧視。由於腦癇症者在病發時的身體狀況,令不少人感到恐懼、抗拒,又或排斥患者。以往便聽過有腦癇症的學生在學校被其他同學譏笑和欺淩,有上班一族被僱主以各種藉口辭退。又因坊間對病症認識有限,遇到患者病發時不懂如何施以援手。過往便有腦癇症者在街上病發,途人用紙巾及襪子塞進其口内進行急救,導致患者口腔受傷。

而正正就是這些誤解及負面態度,令腦癇者對病患變得忌諱,甚至諱疾求醫。有些患者因害怕外間異樣的眼光,選擇隱瞞病情。更有些因害怕在人前病發,不願上學或上班,又或杜絕社交,終日活在焦慮與驚恐之中。

另一方面,一些父母因害怕子女受到欺淩,亦過分保護小孩,例如不讓子女參與課外活動,直接影響子女面對病患的態度。

這一切皆源於我們社會對腦癇症的認知不足。其實隨著醫學進步,大部份患者在服食一種抗腦癇藥後就能完全控制腦癇發作,其餘部份患者的發作次數亦有所減少。腦癇症患者也能如常人一樣過著豐盛的生活。

加強教育 摒棄偏見
要改變社會對腦癇症的負面標籤,有關當局包括政府及醫院管理局等必須加強教育,透過廣泛宣傳,讓大衆加深認識這個病的成因、症狀及影響,從而建立正面態度。在這方面,病人組織及志願機構可發揮輔助角色,例如安排病友分享經驗,以增加大衆的資訊。香港啟迪會便是香港關注腦癇症的主要慈善機構。啟迪會每年舉辦不少公開活動,旨在提高香港社會對腦癇症的關注。

另一方面,學校擔當的角色可謂非常重要,除了協助患病的學生面對困難,確保校園環境能切合學生的特殊需要,學校亦應向所有學生灌輸有關長期病患的正確知識,讓他們學習了解和接納,關愛別人。

一直以來,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十分關注患病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童面對歧視的狀況。我們認爲,每個孩童都應享有平等教育的權利,在機會均等和沒有歧視的環境下學習和成長,好讓他們能夠充分發展潛能,增強他們獨立生活和適應能力,以融入社會,在不同的領域發揮所長和作出貢獻。

至於職場方面,僱主亦應為患病的員工作出合理遷就,例如安排彈性上班時間,讓員工前往覆診。除此,僱主應向所有員工灌輸正確知識及觀念,要求他們平等對待所有同事,並設立機制處理員工有關歧視的投訴。「殘疾歧視條例」自1996年起生效,保障殘疾人士,包括長期病患者,在僱傭範疇免受歧視、騷擾及中傷。因此,僱主們絕對有責任建立一個沒有歧視、平等共融的工作間,這對增加員工對機構的安全及歸屬感、推動士氣和生産力方面都有正面效應。

罕見疾病支援不足
其實無論是腦癇症、其他長期病患,以至罕有疾病的患者,都面對不少障礙,極需要我們的支持。上星期我便參與了「香港罕見疾病聯盟」的成立典禮。所謂罕見疾病,現時全球並沒有統一定義。至於香港方面,過往因爲個案不多,發病率難以掌握,有關罕有疾病成因的可靠資料有限,因此亦未有界定罕有疾病。據估計,現時全球大約有6000至8000種罕見疾病,百份之75的罕有疾病會影響兒童。這些病大部分是與遺傳基因出現先天缺陷或突變造成,但亦有部分沒有成因。

一直以來,坊間稱這些罕見病為「孤兒病」,主要是因爲患病的人數十分少,社會對疾病所知不多,造成支援不足。另一方面,因發病率低,不少藥商不願投資研發或引進藥物,令患病人士需支付昂貴的藥費,甚至無藥可醫,彷彿像孤兒一樣,孤立無援,被社會遺棄。

罕有疾病的患者除了要經歷病患的痛楚及漫長的醫療過程,更要應付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他們的家人亦要承受照顧患者的疲累和壓力,他們極需要社會不同界別及大衆的支持。

結語
我在醫護界工作多年,深深體會疾病對患者及其家人於生活、情緒、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影響。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命歷程,都難免會經歷生病,又或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因此,我們都應抱著包容共濟的心,伸出援手、關愛別人。我衷心希望病者得治,愛在人間。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周一嶽

(本文刊於 2015年 3 月6 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