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檔案 (2016年1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年齡歧視須正視

引言
在職場上,年長人士被歧視的情況仍屢屢發生。最近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便發表了《職場年齡歧視的探索性研究》報告,顯示在職人士受到不同形式的年齡歧視。

所謂年齡歧視(ageism),是泛指認為老年人是弱者並因而歧視他們的思想行為。當然年輕人士亦會遭到年齡歧視,例如被標籤為不成熟和缺乏人生目標。

現時,本港的反歧視法例並未涵蓋年齡歧視。隨着本港人口老化,年齡歧視,特別是僱傭範疇的年齡歧視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根據平機會於2012年進行的「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41%的受訪者認為年齡歧視的情況嚴重,而超過六成受訪市民認為引入年齡歧視法是重要的。有見及此,平機會於2014年展開有關研究,務求識別出職場上年齡歧視的類別和嚴重程度,以及所造成的影響。

35%在職人士曾受年齡歧視
是次研究包括定量電話訪問及定質深入訪談。研究團隊利用電話抽樣訪問了401位在職人士,並與10位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小企僱主或代表、3位中小企僱員及4位立法會議員深入訪談。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一(35%)在職人士在過去5年曾因年齡而在職場受到不同形式的歧視,包括在相同職位得到較少報酬、失去升職機會及被視為架構重組的裁員目標。

事實上,超過三分一(35%)在職人士認為香港職場的年齡歧視問題嚴重。大多數受訪者認為,50歲以上的年長人士最容易受到年齡歧視。在受訪的年長人士當中,便有接近四分一(23%)曾失去升職機會;相對之下,30歲以下的受訪者中只有8%遭到同樣對待。

另一方面,33%的受訪者認為15至19歲的年輕人士容易因年齡關係而被歧視。有受訪的僱主表示,年輕員工不認真投入工作,經常轉工,變相令聘用及培訓他們的成本高昂;亦有受訪的僱員表示,所屬公司並不聘用年輕僱員。對此,有立法會議員便認為,僱主寧願以較高薪酬聘用有經驗的員工,這只會令年輕員工難以累積工作經驗,造成惡性循環。

人口老化 處理年齡歧視問題刻不容緩
隨着本港人口老化,處理年齡歧視的問題可說刻不容緩。根據特區政府於2015年9月發表的人口推算數字,本港整體人口在2043年將達到822萬,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將達30%,即差不多每3名香港人就有1位長者,較2014年的15%大幅上升。除此,年齡中位數將會由2014年的43.7歲上升至2034年的50歲以至2064年的53.5歲。

另一方面,勞動人口預期將下降,從2014年的360萬下跌至2031年的343萬及2064年的311萬;而整體勞動人口參與率亦會從2014年的59.3%降至2064年的48.6%。

這些人口結構的轉變無疑對香港的未來發展,以及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在人力資源方面帶來衝擊,勞動力供應減少,將加劇人手短缺的情況,從而削弱本港競爭力。另外,可以預見,在勞動人口減少下,整體工作人口將需負擔更多受供養人士,例如每名長者將由現時5名工作人士供養變成在將來由2名人士供養。

年長人士繼續就業
要應對這些挑戰,我們的社會現在就需積極採取行動,擬備長遠策略及籌劃各項具體措施,我們更應改變社會對年長人士的偏見及定型觀念。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為年長人士體力不繼、能力走下坡,甚或標籤他們為社會負累,造成社會部分人排斥長者。但是,隨着醫學技術進步,生活環境、衛生及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的預期壽命將持續延長。2014年,本港男性的預期壽命已達到81.2歲,而女性更達到86.7歲。事實上,不少長者仍維持良好體魄和健康,富有幹勁,加上資訊科技發達,讓他們與社會保持聯繫。不少長者更希望繼續工作,維持獨立自主的生活。

在職人士不同意強制退休年齡
根據今次平機會《職場年齡歧視的探索性研究》的結果,超過6成在職人士不同意香港應有強制退休年齡,三分之二(64%)不同意僱主有權決定僱員的退休年齡。此外,超過四分之三(77%)的人士希望,退休後重新獲聘擔任較高及或同級職位,當中逾三分一希望以自由職業或固定兼職模式被聘用。由此可見,在職人士都希望,即使到達傳統退休年齡,仍可享有彈性,根據身體或經濟狀況選擇繼續工作。

政府應積極採取措施改善長者就業
長者退而不休,選擇重投勞動市場,無疑對社會有正面影響。除了增加人力資源供應,紓解人手短缺問題,年長僱員具備豐富經驗與技能,熟悉市場運作,亦相對較為穩定。可惜不少人對年長僱員有定型觀念,認為他們工作能力低、速度慢,難以學習新技能。本港職場亦普遍缺乏年齡友善僱用政策或再聘用退休員工的機制。有見及此,政府應積極採取措施,改善年長人士的就業環境,移除長者參與勞動市場的障礙。

訂立年齡歧視法例
平機會於《職場年齡歧視的探索性研究》的報告中,便作出一系列建議。首先,特區政府應進行大規模有關年齡歧視現況的調查,收集公眾意見,以密切監察年齡歧視的現況,並確保有關議題在社區得到廣泛討論,以便盡快展開討論立法禁止年齡歧視。根據今次研究結果,70%在職人士支持訂立年齡歧視立法,認為有關法例可推動不同年齡僱員享有平等機會及更能保障僱員利益。

處理年長僱員保費過高問題
不少僱主對於聘用年長人士存有顧慮,擔心會增加成本,例如需繳付高昂保險費用。有見及此,政府及保險業應探討如何解決僱用年長員工時需付高保費的問題,確保業界提供客觀標準和透明條款,以及合理的保費水平。

採納年齡友善僱用政策
作為本港最大的僱主,政府着實應帶頭採納年齡友善僱用政策及設立再聘用退休員工的機制。例如根據研究結果,在職人士希望退休後能以自由職業者或固定兼職方式繼續工作。政府可於政府部門設立這類型職位作試驗計劃,為這種新的年長員工就業模式積累經驗,繼而鼓勵政府承包商、法定機構、公共事業和私人機構仿效。

培育年輕一代
另一方面,政府應主動與教育機構及商界合作,為本科生及新畢業生提供更多實習與見習計劃,藉此為年輕人提供就業機會,並培養他們正面的工作態度。事實上,在勞動人口下降及人手短缺下,我們理應積極培育新一代。不少年輕人都非常積極,對工作充滿熱誠,渴望能在職場上展現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只要他們能獲取機會去踏出第一步,還有適當的指引以訂立未來工作方向,他們必定能為所屬的機構以至社會作出貢獻,帶來創新思維,推動發展。

加強公眾宣傳教育
要消除僱主對年長以至年輕僱員的成見及歧視,教育可說不可或缺。平機會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及教育工作,鼓勵企業為不同年齡的僱員提供平等機會和包容的工作環境,例如提供跨代相互學習及經驗分享的機會、持續技能訓練以及彈性工作安排等。

結語
香港正經歷人口結構性改變,面對人口老化,除了積極作出籌劃,集思廣益,共謀對策,我們亦必須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摒棄對特定年齡群組人士的偏見。從前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隨着醫療及科技進步,現在七八十歲一點也不算罕有,年長人士一樣可享有獨立自主和活躍的生活。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們好應為他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繼續發揮所長,將其豐富的人生經驗、睿智、知識和技能繼續貢獻社會,真正地「積極樂頤年」。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周一嶽

(本文刊於 2016年1月12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