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檔案 (20202)

 

消除歧視 破解貧窮困局

 

新春伊始,相信不少人都忙著與親友一起慶賀新年。然而,對於貧窮的人來說,過年並非甚麼值得開心的日子,只是一個難過的「關」,而今年面對「年關難過」的人,似乎特別多。

貧窮人口創新高

根據特區政府於2019年12月發表的《2018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8年全港有140多萬貧窮人口,是自2009年以來最高,佔整體人口20.4%,即每5個港人便有一個貧窮。經政府以「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貧窮人口及比率則分別為102.4萬及14.9%。

據當局解釋,貧窮人口急增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人口加速高齡化及本港經濟開始轉弱而引致,基於這兩個趨勢都會持續,未來的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歧視與社會排斥導致貧窮

誠然,貧窮於香港已日趨嚴重和普遍。有人將貧窮問題與本港經濟結構性轉變掛鈎,有人歸咎社會財富分配不均、社會福利政策不到位。然而,我們可有想過,貧窮亦可由歧視與社會排斥而造成?事實上,不少社會學及經濟學學者曾指出,歧視與社會排斥令某些群體無法獲取其他人享有的權益和機會,不能平等參與社會,導致他們無法透過工作和薪酬維持和改善生活,在社會向上流動。他們認為,歧視和社會排斥不單製造貧窮,更削弱扶貧政策及措施的成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便曾指出:「貧窮與社會排斥亦是互為因果。貧窮引致生活的匱乏,亦帶來精神的壓力與緊張,容易導致貧窮人士自我孤立;而另一方面,社會排斥又進一步令那些貧窮的弱勢社群與主流社會愈來愈疏離、缺乏人際交往,導致人際網絡的解體,使到這些弱勢社群脫貧更加無望,貧窮狀況不斷持續。基於定型及歧視,香港不少社會人士對新來港、綜援受助人、少數族裔等社群採取排斥的態度,使到這些被排斥的社群難以脫貧。」(註1)

消除歧視 消弭貧窮

由此可見,貧窮並非單純經濟問題,亦不能單靠政府派錢或增加福利可解決,而是要改變社會的偏見和歧視態度,創造和保障不同群體的平等機會,才能增加有關群體的社會流動力,助他們走出貧窮的循環。平機會相信要消弭貧窮,必先要消除歧視。

根據黃洪教授在《香港貧窮系列之四: 解決香港貧窮問題的方案》一文中引述世界銀行的報告(註2),解決貧窮問題的三大策略是:機會(opportunity)、充權(empowerment)和保障(security)。而為反歧視法例下的保障群體爭取平等機會,透過教育為他們充權,正正是平機會一直以來的工作。平機會的工作不止是移風易俗,改變大眾的偏見和定型觀念,還有移除結構性和系統上的障礙,包括改變公共政策,建立多元共融的社會,讓人人享有平等機會參與社會的政治、經濟和其他發展。

平機會2020-2022工作規劃

去年10月中平機會舉行了一次集思會,並根據會上的討論擬定了2020至2022 年的策略性工作規劃。我們認為,儘管特區政府已採取不同政策措施,改善弱勢及邊緣社群的平等機會,但他們仍面對根深蒂固的歧視,尤其是在教育及就業方面。這些歧視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學校遭到排斥,影響學習;殘疾年輕人因外界偏見而無法覓得工作、盡展所長;精神病康復者因害怕被標籤而選擇隱蔽生活;少數族裔因中文語言能力欠佳而無法獲得就業機會和合理報酬,走不出跨代貧窮;還有個別女性因懷孕和照顧家庭而只能從事零散工作,甚至受到剝削。這些群體雖然擁有不同身分及特徵,但他們的處境都大致相同,包括較低就業率和偏低收入,甚至「在職貧窮」,即使有工做卻依然貧窮。

為應對該等群體面對的系統性、觀念、環境及其他障礙,平機會在未來3年將加大力度,採取全面綜合的措施,並透過執行法例、倡議政策及教育培訓,集中改善弱勢社群的教育和就業,以及享用貨品、服務和設施的機會。

在提倡殘疾人士的平等機會方面, 我們會更積極推廣殘疾僱員的能力及天分,透過不同途徑,糾正普遍僱主對殘疾人士的偏見和誤解。我們會鼓勵企業開放更多就業機會及事業發展途徑予殘疾人士,促成他們與相關非政府組織聯繫,合作招聘殘疾人士。此外,我們會向僱主特別是中小企推廣有關管理平等及無障礙工作環境的資訊,包括聘用殘疾人士、為殘疾人士提供便利,以及招聘、僱用及挽留殘疾人士的措施和守則。

至於少數族裔,我們將繼續致力改善他們的平等教育機會,特別是學習中文的支援措施。在就業方面,我們會邀請更多機構簽署《種族多元共融僱主約章》,推廣《約章》簽署機構的成功例子,分享他們的良好常規;並計劃設立獎勵計劃,以表揚在維持多元共融工作間具卓越表現的企業及機構。除了連繫準僱主和非政府機構,為少數族裔人士開拓新的就業機會和路徑,我們將繼續與職業訓練局和僱員再培訓局等機構合作,為少數族裔人士制訂培訓計劃。

在推動女性就業方面,我們會提高公眾對家庭崗位或「照顧者」歧視的認識,鼓勵僱主為有家庭及照顧責任的僱員提供彈性工作間政策及支援。另外,我們會繼續採取三管齊下的方針,從執法、預防及教育?手打擊懷孕歧視,並防止對餵哺母乳婦女的歧視及騷擾。

社會上下一心才可滅貧

無可否認,貧窮問題多元又複雜,要解決這問題是十分艱鉅的任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亦非單靠政府或個別機構可成事。早前特區政府公布涉及100億元的紓解民困措施,包括為失業及就業不定人士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這些措施對於弱勢社群來說無疑是及時雨,但若要真正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政府和社會各界仍須採取果斷有力和全方位的措施,不止扶貧更要針對脫貧,解決制度性的不公平,為這些社群創造機會,讓他們走出貧窮。而即使我們未必能當下改變制度,也可在自己的範圍內發揮影響力,例如挺身對抗負面標籤和歧視,在創造平等機會的進程中出一分力。

要改善弱勢社群的生活和際遇,必先要想辦法令他們走出貧窮,除了鼓勵大家莊敬自強,積極把握教育和學習的機會,亦需有完善的社會制度、公平的環境,保障每個人在社會發展的平等機會,只有這樣整個社會才可達致和諧共融,均衡發展。

在農曆新年之際,我謹在此祝願所有人都能過著有尊嚴、溫飽的生活,擁有平等機會,建立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朱敏健

 

註1:《消滅貧窮與滅貧的目標 (二) ─ 香港貧窮的成因》,黃洪, 2013年
註2: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0年

 

(以上文章於202026刊登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