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

我的名字,我的姓氏

播放

人與人之間會否因不同種族、文化或宗教背景而產生隔膜?

Nimfa是居港十多年的菲律賓女子,曾留學美國,現職中學美術老師。她有一位香港男朋友阿強,但仍覺生活不愜意,討厭香港人把菲裔女子統稱為「賓妹」,這標籤令她感覺在香港生活只是一個「外人」。

Ahmed,巴基斯坦裔人,在港生活廿多年,現職社區中心的活動幹事。他從小被別人稱呼做「阿差」,由不明所以,至感覺被歧視,至最後無奈接受。他認為這是文化差異和語言隔膜所導致。

一向自以為思想開放的阿強,夾在Nimfa和Ahmed之間,才發現自己對其他族裔的文化了解不足。

內容分析

「華洋共處的社會」和「亞洲國際都會」這些稱號,令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香港是一個多種族融和、平等的社會。可是,在香港的少數族裔,特別是南亞裔人士卻常常反映他們面對失業、低學歷及只能擔任低技術工作的疑慮。

事實上,少數族裔因為外表、文化、語言跟本地人有差異,在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難。僱主往往以種族,而非才能作為招聘的考慮因素。他們不懂中文,可以選擇的學校不多,局限了升學機會,亦影響了就業機會。

政府一直標榜對多元族裔採取社區融和政策,並就反種族歧視進行立法程序。但在立法和政策之外,人們在態度上的改變,同樣重要。

本劇集道出了歧視往往由於缺乏溝通及認識不足而產生,最佳的突破方法是改善溝通,及發自內心對別人的尊重。

若閣下需要更多有關種族融和的資料,可瀏覽以下網站︰

  1. 民政事務總署種族關係組
  2. Asian Migrant Centre
  3.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