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调查报告

公众可进出的处所无障碍通道及设施正式调查报告

调查摘要

引言
 
1.
自政府推出第一份《设计手册:伤残人士使用的通道1984》后,在立法和行政措施的努力下,改善无障碍建筑环境的进度得以跨进。然而,尽管有种种改变,残疾人士在进入处所和使用服务和设施时,仍面对实际环境上、态度上和操作上的障碍。
   
2.
平机会进行了一项正式调查,主要以《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1997》(“《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最后草本)》(“《最后草本2006 》”,亦即《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2008》(“《设计手册2008》”)的主体)为基准,查明公众可进入或使用设施和处所的无障碍情况,以及该等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对提供无障碍通道或设施的政策及常规。
   
无障碍:不应止于门口
   
3.
易达程度涵盖多方面事物,物质上的障碍只是眼所能见。完全无障碍意味着前往建筑物或在建筑物内的路径畅通无阻,且可毫无困难地到达所需设施和服务提供点。可惜,不少残疾人士的经历显示,业主和管理人多以割裂方式处理无障碍课题,以致残疾人士虽能够进入建筑物,却因为实际和操作障碍而无法使用里面的设施,情况屡见不鲜。
   
保障残疾人士尊严
   
4.
建筑法例和设计手册,都没有明确订明怎样才算是平等和具尊严的通道。但「尊严」是普世人权价值,包括免受歧视的权利。这些权利为人类尊严定出最起码保障的法律标准;而《残疾人权利公约》第1 条清楚说明公约的宗旨,包括促进对残疾人士固有尊严的尊重。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限制
   
5.
《设计手册1997》是根据《建筑物条例》(香港法例第123 章)发出的,为无障碍环境订下必需的最低标准。但设计手册也有很大的局限,因为目前的《建筑物条例》条文不适用于政府和归属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 )土地的建筑物。这表示《建筑物条例》及其附属法例(包括设计手册)也不适用于政府和房委会的建筑物。
   
6.
《建筑物条例》和建筑物规例不具追溯力,也即是《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都不适用于旧建筑物和政府建筑物。因此,难以向楼龄高的私人楼宇或政府建筑物执行设计手册标准。当公共物业被出售或分拆而变成私人物业时,也有类似的局限。
   
调查范畴
   
7.
调查检查了由房委会、香港房屋协会、领汇管理有限公司和不同政府部门所拥有或管理的若干处所的前往/使用方法,包括:
   
  a)
选定60 座公众可进入/使用设施的处所(“目标处所”);
     
  b)
识别出残疾人士在使用目标处所的通道和有关设施时所遇到的困难;
     
  c)
评估公共建筑物有否和如何实现通道/设施无障碍的要求和可改善的地方;
     
  d)
识别出自平机会于2000 年进行过调查后,3 个公共屋村所进行的改善工程;
     
  e)
研究改善工程和更改政策和常规能如何改善目标处所的通道/设施障碍问题;及
     
  f)
找出改变建筑界专业人士及社会大众态度/思维方式的措施,以实现在处所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的要求。
   
8.
目标处所名单包括17 个公共屋村;9 个位于公共屋村的商场、2 个位于公共屋村的停车场;5 个街市、7 间图书馆和文化设施;3 间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5 座政府合署;5 间政府诊所和健康中心;和7 个康乐及其他类型处所(包括游泳池、邮局、渡轮码头、度假村和运动场)。
   
方法
   
9. 调查的主要活动包括:
   
  a)
为目标处所进行审核,在四方面检查无障碍通道/设施的情况:实际环境障碍与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程度;实际环境障碍与符合《最后草本2006》的程度、操作障碍和态度障碍;
     
  b)
向目标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收集他们对审核结果的意见,及其在提供无障碍设施的政策指引和措施;
     
  c) 举办焦点小组讨论;
     
  d) 征询持份者的意见和请他们提交意见书;及
     
  e) 翻阅有关题材的相关文献。
   
主要调查结果摘要
   
10.
《设计手册1997》为调查期间行使中的守则,《最后草本2006》对其作出优化,亦成为《设计手册2008》的主体。当某项设计未能符合1997 标准,也就不能达2008 标准。为方便区别起见,调查以1997 标准作为参考。每类目标处所的无障碍通道/设施审核结果如下:
   
  a)
屋村– 虽然难以为楼龄不同屋村作直接比较,但1997 年后兴建的屋村一般提供较佳的无障碍设施,较能符合《设计手册1997》,例如屋村入口和升降机到达每个层楼。值得注意的是1997 年后落成的屋村不是在各方面都较旧屋村优胜,例如设施的设计特色。
     
  b) 公共屋村内的商场– 1997 年后兴建的商场提供较佳的无障碍设施,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程度较高,而1997 年前落成商场的设施只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或完全不符合。
     
  c)
公共屋村内的停车场– 进行审核的两个停车场有至少一个畅通易达停车位,设在无障碍入口附近,但两个停车场皆没有畅通易达升降机。而为低视力人士而设的设施大致不足。
     
  d)
街市– 1997 年后落成的街市提供较佳的无障碍设施,例如:升降机、洗手间、视像警报和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1997 年后落成的街市内所有主要无障碍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要求。
     
  e)
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体育馆、会堂、博物馆) – 全部都是1997 年前兴建,没有一所文化设施提供的主要无障碍设施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一间博物馆内无障碍设施能在较多方面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要求。
     
  f)
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 提供主要无障碍设施的情况参差,而最旧的处所(建于1960 年代末)提供的主要无障碍设施最少。
     
  g)
政府合署– 建筑年期由1980 年代中期至2000 年不等,当中最旧的一所合署却配备有最多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标准的设施。调查过程中发现有操作障碍,这相信是由于缺乏保养和职员意识不足所致,例如:触觉引路带的位置不当、通道受阻、设施高度问题和误用畅通易达洗手间和畅通易达停车位。
     
  h)
政府健康中心/诊所– 其建筑年期由1950 年代末至2002 年不等,但1997 年后落成的处所在提供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无障碍设施方面只稍为优胜。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最新于2002 年落成的中心所提供的各项主要无障碍设施也未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
     
  i)
康乐及其他设施– 这类处所的楼龄和建筑物类别极之繁杂,最古老的建筑已超过100 年且被列入古迹,而最新的建于2006 年。只有一个运动场提供完全无障碍入口,而其他地点提供的入口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具文物价值建筑物的地点没有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任何无障碍入口。
     
  j)
重新检查平机会于2000 年曾调查的三个出租公共屋村的无障碍通道/设施情况– 在全部三处地点观察所得,只进行了有限的改善,即使有些改善不会过于困难(例如:设置标志、在梯级设扶手或在升降机设声音报讯)。各屋村的落成年期由1970 年代至1990 年代不等,但较新的屋村在处所和设施方面提供的无障碍设施较佳。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听障、视障人士以及行动不便人士,无障碍情况并无显著改善。
   
11. 焦点小组
   
  a)
焦点小组由行动不便人士、视障人士和听障人士组成。他们都是不成比例地受到通道/设施问题的影响,他们的意见尤为值得参考。从焦点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可能是以往的经历,但与审核结果所发现目前现存的障碍情况极为一致。焦点小组又指出,操作和态度问题也是达到畅通无阻的重要元素。
   
12. 其他涉及操作和态度因素的结果
   
  a)
操作因素主要关乎规管提供服务与设施的政策、程序和措施。审核时识别出的重大操作障碍,主要是缺乏资料引导残疾人士如何及从那里求助、误用设施、未有考虑到妨碍使用通道和设施的因素、缺乏保养、无制定正式指引和程序处理残疾人士的紧急疏散和未能以印刷或在互联网上广泛发放有关无障碍设施的资料。
     
  b)
职员的态度和警觉性,是政策、程序和措施能否成功执行的关键。从目标处所代表进行的访问中,发现他们大多数对残疾人士的需要有一般认识,和知道处所内的无障碍设施,但他们及其员工都未受过有关《残疾歧视条例》条文的培训。调查又发现,大多数代表对员工的培训需要或在紧急事故时如何从其处所疏散残疾人士的意识不高。
   
13. 处所业主和管理人的回应
   
  a) 审核结果交给他们作出回应,和索取他们在提供和保养无障碍设施方面的机构政策、指引、措施、财政安排和技术支援等资料。
     
  b)
在回应被指出的不足之处时,最常提出的原因是建筑物的楼龄(即早于《设计手册1997》颁布前已落成)、地势、结构限制和技术困难。那些容易和用较少资源来纠正的项目获迅速处理。至于涉及较多资源的结构或技术上之改动会被纳入翻新或修整计划中,但甚少持份者能交出改善工程或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间表。
     
  c) 从政府政策局和部门得来的资料显示,政府有划一政策提供无障碍环境,包括各类处所、服务和设施的无障碍。改善和制定现有设施都会参考建筑物规例和设计手册颁布的标准。
   
结论
   
14.
整体而言,在1997 年后落成的目标处所,有比较高的易达程度,较能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但整体情况仍未能令人满意。业主和管理人把未能达标的辩解是处所在《设计手册1997》颁布前兴建。从另一角度,残疾人士认为,业主和管理人对残疾人士的需要敏感度不足或漠不关心,亦也是引致问题的部分原因。
   
建议
   
向政府作出的政策建议
   
1. 政府应该:
   
  a)
制定创建共融社会的重要政策,采用通用设计为原则,配合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和「安老计划」。
     
  b)
为正视香港的无障碍问题,制定整体策略针对残疾人士需要,定出具时间表的长期行动方案,并在营运预算中订出指定款项进行基建和改善工程,由政务司司长负责监督行动方案的落实情况。
     
  c)
成立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高层次的中央统筹机制,制定政策及措施,使政府及公营机构拥有及营运的公众地方、建筑物及设施能易达易用。
     
  d) 修订《建筑物条例》(第123 章):
     
    (i)
废除政府的建筑物或归属房委会的任何土地获得豁免规限的条文;
       
    (ii)
明文规定「具尊严的通道」的确切尺寸、大小和长阔高度,纳入建筑法例、规例、设计手册和无障碍指引之中。
   
  e)
在研发领域上,政府应:
     
    (i)
带头与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启动研发项目探讨把通用设计广泛地纳入新建筑物的设计内;
       
    (ii)
主动评估如何应用新科技于改善香港通道/设施障碍问题;及
       
    (iii)
掌握最新无障碍设计意念,识别出具成本效益的设计方案,解决现有建筑物的通道/设施障碍问题。
   
  f)
以「实际可行中最佳的办法」而非用最省时省钱的做法去解决无障碍问题,以协助残疾人士自立生活,为他们提供具尊严的通道。
     
  g)
考虑外国的经验,把为不同的设计手册和《残疾歧视条例》的不同要求和标准调和统一。
     
  h)
为古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物制定清晰的无障碍政策及策略。相关政府机构如:古物古迹办事处和旅游事务署,应合作主动找方法解决目前历史建筑物的无障碍问题。
     
  i)
制定策略,防止日后出售政府物业时,出现如现时要求新业主在物业转手后进行改善工程遇到的困难,或把困难减到最少。出售协议必须有高透明度和更公开,以便外界可监察和检讨有关过程。
     
  j)
积极主动提高公众对残疾相关课题的认识,了解残疾人士的需要及体验,推广平等、反歧视、融合、接纳和自立生活等理念的意识。这些课题也应纳入小学常识科和中学通识科目内。
     
向其他业主和管理人作出的政策建议
   
2. 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应:
   
  a)
制定机构策略,以处理他们权限内的无障碍问题,并定出长期行动方案,加以实施;又在预算内拨出资金进行改善工程和为残疾人士提供设施。
   
向政府作出的操作建议
   
3.
有些通道/设施问题既不需作出政策更改,也不涉及巨额费用,政府和公共机构可以更迅速地作出回应:
   
  a)
在设立中央统筹机制前,占用最多地方的部门,应带头处理目前存在于政府建筑物的问题。
     
  b) 每个政府部门及机构应任命一名「无障碍顾问」,负责协助残疾人士进入该部门或机构所拥有或管理的处所,和使用其服务与设施。
     
  c)
政府应发出指引,就残疾人士使用服务与设施向政府部门提供实务意见。
     
  d)
政府应向其他公私营业主和管理人发出指引:
     
    (i)
在进行改善工程前应咨询持份者的意见;
       
    (ii)
在完成改善工程后,进行影响研究;
       
    (iii)
对辖下处所进行定期审核,注视重大的问题;及
       
    (iv)
进行详细的操作问题研究,以识别出和消除操作障碍。
     
  e)
政府应设立资源中心,就无障碍处所及建筑环境的设计标准,向私人业主和管理人提供资料和意见,可包括良好的无障碍处所及设计例子资料库。
   
向其他业主和管理人作出的操作建议
   
4. 业主和管理人应:
   
  a)
进行定期审核,并定出改善工程的时间表和行动方案,包括订下可行性研究的时间表。
     
  b)
向员工和承判商工人(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就操作和态度上的问题提供定期培训。这类培训应针对无障碍服务、残疾人士的需要,以及相关法例下可能负上的法律责任等课题。
     
  c)
进行任何改善工程前应咨询持份者的意见,然后在完成工程后再进行影响研究。
   
技术建议
   
5.
业主和管理人应采取下列行动纠正在审核中识别出来的通道/设施障碍问题:
   
  a)
定出时间表,以纠正其处所在审核时识别出来的主要无障碍问题。他们应制定财政计划,从基本建设费用预算中或其他经费来源中拨备资金。
     
  b)
检讨和改善无障碍设施,以达到最新的《设计手册2008》标准及运输署与路政署出版指引的相关标准。应特别注意为视障人士和听障人士提供设施。
     
  c)
把在有意外情况下疏散残疾人士的程序纳入操作政策,并定期培训员工。
   
6.
落实对每类建筑(即:公共屋村、公共屋村商场、公共屋村停车场、街市、图书馆和文化设施、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政府合署、政府诊所和健康中心、运动场地、游泳池和邮局)的主要建议。
   

第一章 引言

 
 
1.1
约四分一世纪前,政府推出了第一份有关私人楼宇内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通道及设施的正式指引:《设计手册:伤残人士使用的通道1984》,迄今,这份设计手册已经两度修订,而屋宇规例也相应地经过修订,为私人楼宇的通道设施定出最低标准。
   
1.2
1995年政府提出《残疾歧视条例》(第487章),禁止不同范畴(包括处所通道、获取货品及使用服务和设施)的残疾歧视。
   
1.3
及至最近于2008年8月,中央政府把《残疾人权利公约》延伸到适用于香港。这条公约为残疾人士权利提供全面保障,定出缔约国应尽义务促进、保障和确保残疾人士的权利。公约的重要宗旨是缔约国必须采取措施,创建一个有利的环境,令残疾人士能在社会上享有真正的平等,例如:采取措施确保实际环境畅通无阻。对香港而言,政府有责任落实公约的条文,促进公约的奉行。
   
1.4
除了上文外,其他政府部门也为特定方面的无障碍规范制定工作指引和研究报告。例如:运输署为员工出版的《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和建筑署于2004年出版的《畅道通行:良好作业指引》。不同研究揭示,香港在应用无障碍设计方面,发展得最不足的地方就是室外空间。
   
1.5
最基本的无障碍标准、良好常规指引以及禁止残疾歧视的法例,三者在改善无障碍设施方面形成强而有力的基础。然而,从平等机会委员会(“平机会")收到的投诉和从代表残疾人士组织所列举的事例可见,今天仍像25年前一样,无障碍问题依然存在。有某种残疾(如:有行动方面或感官性质的残疾)的人要进出处所、使用服务和设施时,仍继续要面对各种实际环境上、态度上和操作上的障碍。即使在一些看来已有措施提升无障碍特质的地方,环境障碍仍然存在。
   
1.6
是项正式调查目的是透过抽取公共处所样本进行「无障碍通道/设施审核」,把样本的无障碍资料对比建筑物规例中所定的设计标准,以量度它们现时的无障碍情况。是项调查也包括查询受调查的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以确定他们目前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的政策和常规,和准备如何应对审核中识别出来的不足之处。
   
1.7
虽然无障碍设施的问题较多影响残疾人士,但无障碍设施的受惠者绝非只限于那些需要这类设施的人士。根据尊重个别人士需要的大原则而设计出来的环境,对不论是否有残疾的个别人士,同样有所裨益。
 
调查范畴
 
1.8
平机会于2006年12月8日宣布会根据《残疾歧视条例》(第487章)第66条进行正式调查,研究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香港房屋协会(“房协” )、领汇管理有限公司(“领汇”)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兴建、拥有或管理的屋村、商场、停车场、建筑物及办公室的若干处所的前往/使用方法,特别参照法例的规定,要以不歧视的方式,提供残疾人士可使用的设施,以促进残疾人士与非残疾人士间的平等机会。调查须包括:
   
  a)
从上述机构所兴建、拥有或管理的处所选定某些部分(“目标处所”),以进行正式调查;
     
  b)
识别出残疾人士在使用目标处所的通道和有关设施时所遇到的困难;
     
  c)
评估那些在设计时已采用了「通用设计」的概念的目标处所,如何实现通道/设施无障碍的要求和可改善的地方;
     
  d)
识别出自平机会于2000年进行过调查后,目标处所进行的改善工程1;和未能实现该次调查所建议的改善工程的原因;
     
  e)
改善工程和更改政策和常规能如何改善目标处所的通道/设施障碍问题;及
     
  f)
找出改变建筑界专业人士及社会大众态度/思维方式的措施,以实现处所无障碍通道/设施的要求。
     
1.9
是项调查使用多种方法收集定量和定质数据,包括到目标处所进行巡查审核、邀请有关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作回应、焦点小组讨论、邀请持份者给予意见和提交意见书、以及对相关文件进行文宪研究。
 
 

1平机会于2000年进行过名为《公共屋村供残疾人士使用的通道情况》的巡查。

第二章 无障碍通道/设施审核

   
巡查审核工作
   
2.1
无障碍通道/设施审核基本上是一项实情调查,对合共60个地点(目标处所)的通道/设施情况作评估。复康资源协会属下的「生活环境辅导服务」获委托进行是项审核工作,目标如下:
   
  a)
识别和探讨残疾人士使用目标处所的通道及相关设施的一般情况;
     
  b)
识别和探讨残疾人士使用通道和设施时所遇的困难;
     
  c)
识别自平机会于2000年在长青村、太和村和小西湾村3个公共屋村进行「无障碍巡查」后,管理机构作出改善的情况;
     
  d)
识别出改善和消除是项审核所找出的困难的方法。
   
目标处所
   
2.2
平机会拟定了一份目标处所名单,以进行审核。名单包括以下各类建筑物,括号内列出每类受巡查建筑的数字(全部地点名单载于附录A):
   
  a)
公共屋村(17);
     
  b)
公共屋村内的商场(9);
     
  c)
公共屋村内的停车场(2);
     
  d)
街市(5);
     
  e)
图书馆和文化设施(7);
     
  f)
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3);
     
  g)
政府合署(5);
     
  h)
政府诊所和健康中心(5);和
     
  i)
康乐和其他设施:泳池、邮政局、码头、度假村和运动场(7)
   
2.3
目标处所分布全港,其中22处在新界、21处在九龙和16处在港岛,1处在大屿山。这些处所的管理机构详情载于下表2a:
   
  表2a:目标处所的管理机构
 

 

处所类别

管理机构

所管处所数目

a)

屋村(17):
出租屋村
租置计划屋村
租置计划屋村


房委会
法团/房委会
房协


13
3
1

b)

公共屋村内商场(9)

房委会
领汇

3
6

c)

公共屋村内停车场(2)

领汇

2

d)

街市(5)

食环署

5

e)

图书馆和文化设施(7):
图书馆
体育馆
市会堂
文化中心
博物馆

 


康文署
康文署
康文署
康文署
康文署


2
1
1
1
2

f)

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3)

民政署

3

g)

政府合署(5)

产业署

5

h)

政府诊所和健康中心(5)

卫生署

5

i)

康乐及其他设施(7):
泳池
度假村
运动场
邮政局
码头


康文署
康文署
康文署
香港邮政
运输署


2
1
1
2
1

总数

60

   
 

表2a 缩写词

 
卫生署 卫生署 法团 业主立案法团
食环署 食物环境卫生署 康文署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产业署 政府产业署 领汇 领汇管理有限公司
民政署 民政事务总署 公屋 出租公共房屋

房委会

香港房屋委员会

租置计划

租者置其屋计划

房协 香港房屋协会 运输署 运输署
香港邮政 香港邮政    
   
巡查核对表
   
2.4
平机会具体要求进行审核的调查人员应参照以下文件拟备巡查核对表:
   
  a)
由建筑事务监督根据《建筑物条例》(第123章)发出的《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1997》2 ( “《设计手册1997》” )向建筑界从业员作出有关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的指引。除非得到《建筑物条例》的豁免,否则所有新建筑物和所有改建或加建的现有建筑物,都必须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
     
  b) 检讨《设计手册1997》的咨询研究
     
    i.
是项审核外判服务于2007年初进行招标之时,建筑事务监督也为修改设计手册进行研究,并对于2006年出版的《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最后草本)》(“《最后草本2006 》”) 3进行公开咨询。是次修订是因应建筑科技的改进、市民大众生活质素改善和社会对残疾人士需要的关注日增而进行,以提升设计要求。
       
    ii.
虽然《最后草本2006》不是提交刊宪的定稿,但平机会知道它是经过持份者详细讨论的成果。平机会认为调查时亦应把目标处所与《最后草本2006》的修订草稿标准作比较,以确定这些处所的情况。公众咨询后,最后定稿的《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2008》4 ( “《设计手册2008》” )只有几处改动而已,并于2008年12月1日起生效。在考虑各式改善方法时,这份巡查核对表的结果可合理地作为参考。
     
  c)
建筑署于2004年发出的《畅道通行:良好作业指引》。
     
  d)
任何与本题材(包括残疾人士的看法)相关及最新的本地及海外参考资料。
   
2.5
根据上述规格,生活环境辅导服务制定了四份巡查核对表,以评估目标处所在实际环境上、操作上和态度上的障碍:
   
  a)
巡查核对表(1):实际环境障碍(《设计手册1997》):此巡查核对表的检查点是根据《设计手册1997》的要求制定。
     
  b)
巡查核对表(2):实际环境障碍(《最后草本2006》):此巡查核对表的检查点是根据《最后草本2006》(即后来的《设计手册2008》)的要求制定。
     
  c)
巡查核对表(3):这份有关操作障碍的表格是根据生活环境辅导服务的经验,并参照本地和海外进行审核的一般做法来设计,目的在于评估设施管理和服务各方面(如:设施/服务提供者的政策、常规和程序)有否存在操作障碍。(巡查核对表载于附录B)
     
  d)
巡查核对表(4):这份有关态度障碍的核对表是确定管理机构的职员与残疾人士沟通时或向他们提供服务与设施时,对残疾人士之需要的普遍警觉程度。平机会发现,通道/设施问题经常因为职员未能察觉残疾人士的权利与需要所致,残疾人士并非受到蓄意排挤。因此,态度和思维至关重要,可确保那些负责为残疾人士提供畅通无阻的处所、服务和设施的人,对残疾人士的需要有了解及具触觉,从而作改善。(巡查核对表载于附录B)
   
2.6
平机会备悉,被接受巡查处所中,在用途、设计和楼面布局方面差异颇大(如:图书馆与街市之间的差别)。不过,为保持一致性,平机会与生活环境辅导服务协议,以无障碍通道/设施审核惯常的方式,审视以下四方面:
   
  a)
前往有关地点的途径;
     
  b)
处所门口的通道;
     
  c)
处所开放予公众使用的设施,可供残疾人士使用的情况;及
     
  d)
离开处所的途径。
   
2.7
审核时所用的尺寸准则,大致上根据进行巡查时生效的《设计手册1997》的要求制定,但也参考了《设计手册1997》没有提及而在《最后草本2006》有所规定的准则(如:停车场、畅通易达尿盆、淋浴设施、触觉引路带、警示带等。
 
《设计手册》规定的适用性
 
2.8
读者需注意,根据《建筑物条例》第41条,任何属于政府的建筑物或在房委会土地上的建筑物皆不受《建筑物条例》规管。这表示《建筑物条例》及其附属法例以及《设计手册》的规定都不适用于政府及房委会的建筑物。同样,根据《最后草本2006》写成的新执行手册《设计手册2008》也不适用于政府及房委会的建筑物。
     
2.9
由于是次审核的目标处所大部分属政府建筑物,他们不受《设计手册1997》或《设计手册2008》的规管。不过,不管是否有豁免,平机会认为2本设计指引和当中所定的标准仍是审核的有用参考工具。政府建筑物虽获豁免,不等于这些处所不能采用设计手册的设计标准。事实上,从巡查结果以及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门的反应显示,政府的整体政策也有参考建筑物规例和设计手册(如《设计手册1997》)的标准,并在现有和新置的设施上采取有关标准。
   
2.10
至于现由领汇拥有及管理(例如:位于屋村内的停车场和商场)的前房委会物业,现已分类为私营部门物业5。同样,租置计划屋村也被视为私营部门物业,尽管房委会仍持有部份屋村业权。
   
2.11
正如上文所述,私人建筑物和私人建筑工程皆属《建筑物条例》(包括相关的规例和设计手册)的规管范围。这表示现时由领汇拥有的物业和租置计划屋村都受《建筑物条例》规管,但《建筑物条例》无追溯效力。因此,只有楼宇改装或新增部分、更改楼宇用途或新建工程等受到《建筑物条例》所规管。一般来说,该等工程的大厦图则已呈交予建筑事务监督作出批准。至于有关由领汇拥有的物业和租置计划屋村之庞大建筑和改装工程,建筑事务监督已把审批建筑图则的权力转授房委会。这些建筑图则由房委会属下的独立审查组进行审核,以确保图则在批出前符合《建筑物条例》标准。
   
2.12
若所进行的改装和新增工程规模细小,亦不涉及建筑物的结构,便不需取得房委会的批准。例如:建造斜道或触觉引路带不需取得房委会批准。因此,房委会也无法确保所建造的设施是否符合《建筑物条例》和设计手册所定的标准。
   
《残疾歧视条例》条文的适用性
   
2.13
《残疾歧视条例》(第487章)规定,凡公众或部分公众可进入或使用的处所,如在提供通道或设施使用上作出残疾歧视,即属违法。在这方面,《残疾歧视条例》同时适用于公营和私营部门建筑物。
   
2.14
《残疾歧视条例》没有追溯效力,但若现行通道/设施仍因某人的残疾而对该人造成的情况,则《残疾歧视条例》仍可适用于1996年该条例生效前落成或已取得建筑事务监督批准的建筑物。
   
实地巡查
   
2.15 生活环境辅导服务于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期间到过所有目标处所进行实地调查。
   
2.16
每份巡查报告记录了当时的状况,指出有关问题,并在顾及具体环境因素下,就改善通道和使用情况提出建议。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低于可接受标准及/或违反现行相关硬性建筑规定的项目,才在报告中列出。
   
2.17
每次实地调查期间,生活环境辅导服务会访问目标处所的代表,以识别出在提供管理服务和设施时有否存在操作和态度障碍。
   
2.18
每处受巡查地点都有一份独立报告,在定稿前,调查小组已把巡查结果带给特定团体作回应。这些团体包括视障人士、行动不便人士的代表,他们就进出目标处所和使用处所相关设。
   
2.19
审核报告最后稿本扼要摘述60处目标处所的主要巡查结果。
   
处所业主和管理人的资料及意见
   
2.20
正如上文所述,平机会认为让受巡查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有份参与审核,聆听他们对所管理的处所在无障碍通道/设施方面的看法至为重要。为此,平机会在巡查过程中联络了这些持份者,向他们索取有关提供无障碍设施的政策、指引和措施的资料。在生活环境辅导服务完成各个别地点的审核并呈交报告后,平机会致函各目标处所的业主及/或管理人,以及政府政策局,连同附寄的相关审核报告,就以下方面请他们提出意见与观点:
   
  a)
对识别出个别项目未达《设计手册1997》及/或《最后草本2006》标准的意见;
     
  b)
任何以新《设计手册2008》的修订标准为基础定出的即时或日后改善方案,以改善目前标准的不足;
     
  c)
至于现时已符合《设计手册1997》标准的设施,有否计划把标准提升至符合《设计手册2008》所定的标准;
     
  d)
个别地点未能作出改善的限制;及
     
  e)
有否员工培训计划以确保设施不会被不当地使用。
   
2.21
所有持份者对平机会的提问作出回应,详情请参阅第十六章。
 
 

2可于www.bd.gov.hk/chineseT/documents/code/c_bfa.htm 索阅

3可于www.legco.gov.hk/yr05-06/chinese/panels/ws/papers/ws0109cb2-771-3c.pdf 索阅

4可于www.bd.gov.hk/chineseT/documents/code/e_bfa2008.htm 索阅

5参阅差饷物业估价署发出的技术指引第1.3段( www.rvd.gov.hk/tc/doc/statistics/15_technotes.pdf)

第三章 无障碍通道/设施审核结果引言

   
评估代号及符号的定义
   
3.1
平机会就审核收集到的数据已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为表达所巡查处所在无障碍方面的一般情况,我们选用《设计手册》内主要无障碍通道/设施的要求,用作表达不同类别处所的情况和量化的比较,其扼要表列于表3a 内。
   
  表3a:根据《设计手册》每类处所的主要无障碍通道/设施的情况
 

 

 

公共
屋邨

商场

停車场

街市

文化
设施

社区会堂
/中心

政府
合署

健康
中心

康樂/
其他

1

无障碍场地入口点/入口

 x

 x

 x

 x

 x

2

无障碍单位

x

 

 

 

 

 

 

 

 

3

畅通易达升降机

x

x

x

x

x

x*

x

x

x*

4

畅通易达洗手间

 

x

 

x

x

x

x*

x

x*

5

畅通易达停車位

x

x

x

 

 

 

x*

 

x*

6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x

x1

 

x

x

 

x

x*

7

视像警报

 

x

x

x

x

x

x

x

x

8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2

x

x

x

x

x

x

x

x

x

9

触觉引路带

 

x

 

 

x

x

x3

x

x*

10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4

 

x

 

x

x

x

 

 

 x*

11

聆听辅助系统

 

 

 

 

x

x

 

 x

 

12

无障碍公用地方5

x

x

 

x

x

x

x

 x

x

13

畅通易达座位

 

 

 

 

x*

 

 

 

 x*

14

无障碍通道

 

 

 

x

 

 

 

 

 

15

视像显示板

 

 

 

 

 

 

 

x

 

16

无障碍泳池

 

 

 

 

 

 

 

 

x*

   
  Note to Table 3a
  * 如适用
  1虽然《设计手册1997》、《最后草本2006》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停車场需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但停車场宜提供适合残疾人士使用的缴费处。
  2 遵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以提供标誌会被视为充足。
  3 虽然《最后草本2006》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办事处必需提供触觉引路带,但由于市民到政府办事处的次數非常频繁,政府办事处有需要提供触觉引路带。
  4 如有提供平面图供市民使用,便需提供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5 为残疾人士提供通道到大厦的公用地方或公开让市民使用的设施被视为重要。
   
3.2
根据表3a,每项目标处所都按照有否提供主要的无障碍设备,和是否能有效地协助残疾人士使用这些设备,以来进行评估。每类目标处所的评估都以表格列出,辅以圆形图说明,当中‘Y’代表有提供某项主要设备、‘P’是提供部分主要设备,而‘N’代表没有提供主要设备。每类处所的篇章内,会有棒形图,显示1997年前和1997年后所建处所在提供无障碍设备方面的表现。
   
  表3b:评估代号的定义
 

 

主要无障碍设备

代号定义

1

无障碍场地入口点/入口

公共屋邨

Y – 至少有一个无障碍入口,其步行径/斜道/下斜路缘石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道路/街道不计)
P –至少有一个无障碍入口,其步行径/斜道/下斜路缘石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道路/街道不计)
N –没有无障碍入口 (道路/街道不计)

其他处所

Y –至少有一个大厦入口的步行径/斜道/下斜路缘石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至少有一个大厦入口的步行径/斜道/下斜路缘石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无障碍的大厦入口

2

无障碍单位
(只适用于公共屋邨)

Y –单位所有入口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单位部分入口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单位所有入口都不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3

畅通易达升降机

公共屋邨

YHE – 所有住户的楼层都有至少一部升降机可达
PHE –部分住户的楼层及/或高层大厦都有至少一部升降机可达
NHE – 所有住户的楼层都没有升降机可达

 

 

所有处所

Y – 至少有一部畅通易达升降机,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至少有一部畅通易达升降机,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畅通易达升降机

4

畅通易达洗手间

Y – 有畅通易达洗手间,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有畅通易达洗手间,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畅通易达洗手间

5

畅通易达停车位

Y – 有畅通易达停车位,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亦符合《设计手册2008》的尺寸准则
P –有畅通易达停车位,但不能被轮椅使用者使用(参考《设计手册2008》的尺寸准则)
N – 没有畅通易达停车位

6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Y – 有畅通易达服务柜台,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有畅通易达服务柜台,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7

视像警报

Y – 有视像警报,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 有视像警报,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视像警报

8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Y – 有畅通易达标誌,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 有畅通易达标誌,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畅通易达标誌

9

触觉引路带

Y – 有触觉引路带,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 有触觉引路带,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触觉引路带

10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Y – 有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 有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11

聆听辅助系统

Y – 有聆听辅助系统,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 有聆听辅助系统,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聆听辅助系统

12

无障碍公用地方

Y – 残疾人士可到达和使用所有公用地方
P – 残疾人士可到达和使用部分公用地方
N – 残疾人士无法到达和使用所有公用地方

13

畅通易达座位

Y – 有畅通易达座位,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P – 有畅通易达座位,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强制性规定
N – 没有畅通易达座位定

14

无障碍通道

Y – 街市内所有通道都可容轮椅使用者通过 (即通道宽750厘米)
P – 街市内部分通道可容轮椅使用者通过

15

视像显示板

Y – 有视像显示板
N – 没有视像显示板

16

无障碍泳池

1 (1) – 无障碍泳池 (泳池总数)

   
  說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设施
  N/A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類设施
   
3.3
值得留意的是,受审核的60处地点大部分在《设计手册1997》制定前建成。下文表3c按处所落成的年份及其业主/管理人列出60处受审核处所的细节。
   
  表3c:按落年份及其业主/管理人划分的处所详情
 
编号
处所名称
处所類别
落成年份
业主/管理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华富 (一)
爱民
爱民
禾輋
渔湾
大兴
白田
启业
东头 (二)
小西湾
耀安
太和
葵兴
慈乐
富东
天悦
海丽
公屋
公屋
公屋
公屋
公屋
公屋
公屋
公屋
租置计划
公屋
租置计划
租置计划
租置计划
公屋
公屋
公屋
公屋
1967
1974
1977
1977
1977
1977-80
1978
1981-83
1982
1987-97
1988
1989
1991
1995
1997
2000-02
2004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协
房委会
房委会/法团
房委会/法团
房委会/法团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房委会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爱民
大兴
长青*
白田*
小西湾
太和
富东
慈云山
海丽*
商场
商场
商场
商场
商场
商场
商场
商场
商场
1975
1977
1978
1979
1989
1989
1997
1997
2005

領滙
領滙
房委会
房委会
領滙
領滙
領滙
領滙
房委会

27
28
葵兴
慈乐
停车场
停车场
1991
1995/6
領滙
領滙
29
30
31
32
33
鹅颈街市
土瓜湾街市
西营盘街市
聯和墟街市
大角嘴街市
街市
街市
街市
街市
街市
1979
1985
1999
2002
2005
食环署
食环署
食环署
食环署
食环署
34
35
小沥源公共图书馆
大兴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
图书馆
1977
1978
康文署
康文署
36
伊利莎伯体育馆
运动场馆
1980
康文署
37
北区大会堂
康乐/文化
1988
康文署
38
西湾河文娱中心
康乐/文化
1990
康文署
39



40
茶具文物馆



香港太空馆
康乐/文化



康乐/文化
约1840/
部分属文物
保护建筑
(19841)
1980
康文署



康文署
41
42
43
慈云山(南区)社区中心
长青邨社区中心
梨木树社区会堂
康乐/文化
康乐/文化
康乐/文化
1968
1982
2004
民政署
民政署
民政署
44
45
46
47
48
土瓜湾政府合署
屯门政府合署
金钟道政府合署
北区府政府合署
长沙湾政府合署
政府合署
政府合署
政府合署
政府合署
政府合署
1984
1985-6
1986-7
1987
2000
产业署
产业署
产业署
产业署
产业署

49

50
51

52
53

筲箕湾长者健康中心

西营盘胸肺科诊所
油麻地长者健康中心

藍田母婴健康院
粉岭综合治療中心

健康中心/诊所

健康中心/诊所
健康中心/诊所

健康中心/诊所
健康中心/诊所
1950年代
(19982)
1959
1960年代
(19983)
1988
2002
卫生署

卫生署
卫生署

卫生署
卫生署
54
55
56
大环山游泳池
摩利臣山游泳池
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
康乐/其他
康乐/其他
康乐/其他
1977
1986
1988/文物保护建筑物

康文署
康文署
康文署

57
葵涌运动场
康乐/其他
1979
康文署
58
59
深水埗邮政局
元朗邮政局
康乐/其他
康乐/其他
1978
2002
香港邮政
香港邮政
60
5号码头
7、8号码头
康乐/其他
康乐/其他
1997
2006
运输署
运输署
   
  表3c說明
  1该址于1984年被改建成博物館
  2健康中心于1998年开始在大樓内运作
  3 健康中心于1998年开始在大樓内运作
   
  表3c 缩写词
 
卫生署 卫生署 法团 业主立案法团
食环署 食物环境卫生署 康文署 康樂及文化事务署
产业署 政府产业署 領滙 領滙管理有限公司
民政署 民政事务总署 公屋 出租公共房屋
房委会 香港房屋委员会 租置计划 租者置其屋计划
房协 香港房屋协会 运输署 运输署
香港邮政 香港邮政    
   
   
   

第四章 公共屋邨

   
审核结果
   
4.1
审核巡查了17个屋邨,其中最早可追溯至60年代末落成,而最新的屋邨则建于2004年。这些屋邨的大小差異甚大,由富东邨只有3座建筑至东头(二)邨有20座都有。
   
4.2
17个屋邨之中,有13个属房委会管理和保养的出租公屋。其馀4个屋邨 (即耀安邨、太和邨、葵兴邨和东头(二)邨)有些樓宇属租者置其屋计划( “租置计划” ),即有关租户购置了所住的单位,变成私人物业。4个租置计划屋邨由屋邨的业主立案法团( “法团” )管理。法团委任物业管理公司负责日常运作。在这4个屋邨之中,东头(二)邨由房协管理,其他3个屋邨由私人管理公司管理。房委会在租置计划屋邨内属于众多业主之一。
   
4.3 表4a摘要列出17个屋邨内选定的主要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4a:17个屋邨的概况
 
编号

屋邨名称

樓宇數目

年份

(A)1
屋邨
无障碍入口

(B)2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
停車位

(D)
适当的
畅通易达
标誌

(E)
无障碍
单位

(F)3
无障碍
公用地方

到达每层
设计特点

HE1

长青

8

1977

Y

PHE

P

Y

P

N

P

HE2

富东

3

1997

Y

YHE

P

Y

N

N

Y

HE3

海丽

12

2004

Y

YHE

P

Y

P

Y

Y

HE4

启业

6

1981-83

Y

PHE

P

Y

P

N

P

HE5

葵兴**

4

1991

Y

YHE

P

Y

P

N

P

HE6

爱民

12

1974

Y

PHE

P

N

P

N

P

HE7

白田

12

1978

Y

PHE

P

N

P

P

P

HE8

小西湾

12

1987-97

Y

YHE

P

Y

N

N

P

HE9

大兴

7

1977-80

Y

PHE

P

N

P

N

P

HE10

太和**

9

1989

Y

YHE

P

N

P

N

P

HE11

天悦

5

2000-02

Y

YHE

P

Y

P

N

P

HE12

慈乐

11

1995

Y

YHE

P

Y

P

P

P

HE13

东头 (二) *

20

1982

Y

YHE

P

N

P

N

P

HE14

华富 (一)

12

1967

P

PHE

P

N

N

P

P

HE15

禾輋

13

1977

Y

PHE

P

N

P

P

P

HE16

耀安**

7

1988

Y

YHE

P

N

N

N

P

HE17

渔湾

4

1977

Y

PHE

P

Y

N

N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设施
  N/A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 由房协管理的租置计划屋邨
  ** 由法团/房委会管理的租置计划屋邨
  1 根据《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条文进行评估,但不包括道路/街道
  2 以两方面评估可供残疾人使用的升降机:左边一栏显示升降机是否到达大厦内所有楼层;右边一栏显示升降机的设计特徵,及是否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
  3 屋邨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到地下及/或平台的公用地方
   
4.4
为方便阅读,各项选定主要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结果均以圆形图表达,以显示17个屋邨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图4a: 屋邨—无障碍入口
  图4a
  观察:
  i.
全部17个屋邨至少有一个无障碍入口,其中94% (16)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以及1个屋邨符合部分规定。
   
  註: 无障碍入口是根据《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条文进行评估,但不包括与道路/街道连接处。
   
  图4b:屋邨—畅通易达升降机(到达大厦各楼层)
  图4b
  观察:
  i.
稍多于半数屋邨(53%)至少有1部畅通易达升降机可达所有住户的楼层,但8个屋邨(47%)只有1部畅通易达升降机可达部分住户的楼层/高层。
   
  图4c: 屋邨—畅通易达升降机(升降机设计特点)
  图4c
 

观察:

  i. 所有受调查的屋邨至少有1部畅通易达升降机,但在各主要方面都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4d: 屋邨 — 畅通易达停车位
  图4d
   
  观察:
  i.
53% (9)屋邨有提供至少一个畅通易达停车位,符合《设计手册1997》规定,亦符合《设计手册2008》的尺寸准则
  ii.
不过,接近半数47% (8)屋邨没有提供任何畅通易达停车位
   
 

图4e: 屋邨 —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图4e
   
 

观察:

  i.
17个屋邨中,29% (5)屋邨没有提供的畅通易达标誌。
  ii.
71% (12)屋邨提供的畅通易达标誌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4f: 屋邨—单位无障碍入口

  图4f
   
 

观察:

  i.
高达70%(12)屋邨的单位入口没有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ii.
只有1个屋邨的所有单位的入口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24%(4)屋邨的部分单位入口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4g: 屋邨 — 无障碍公用地方

  图4g
   
 

观察:

  i.
只有2个屋邨(12%)提供完全无障碍的公用地方,而其馀屋邨提供部分无障碍的公用地方。
   
 
註: 屋邨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到地下及/或平台的公用地方。
   
4.5
扼要言之,屋邨各项选定无障碍设备的巡查结果已于下文表4b和棒形图4h列出:
   
 

表4b: 屋邨提供选定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A)
无障碍
入口

(B)
畅通易达
升降机

(C)
畅通易达
停车位

(D)
适当的
畅通易达
标誌

(E)
无障碍
单位

(F)
无障碍
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16

9HE

0

9

0

1

2

P / 提供部分设备

1

8HE

17

0

12

4

15

N / 没有提供设备

0

0HE

0

8

5

12

0

   
 

图4h: 全部屋邨 (17)

  图4h
   
4.6
根据巡查结果,1997年后兴建的公共屋邨所提供的无障碍设备大致上较1997年前兴建的屋邨为佳。下文表4c和棒形图4i和4k把14个1997年前落成的屋邨与3个1997年后兴建的屋邨的无障碍设备作比较。
   
  表4c: 1997年之前及之后落成屋邨的审核结果摘要
 

 

建于
1997前
或后

(A)
无障碍
入口

(B )
畅通易达
升降机

(C)
畅通易达
停车位

(D)
适当的
畅通易达
标誌

(E)
无障碍
单位

(F)
无障碍
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1997前

13

6HE

0

6

0

0

0

1997后

3

3HE

0

3

0

1

2

P / 提供部分设备

1997前

1

8HE

14

0

10

4

14

1997后

0

0HE

3

0

2

0

1

N / 没有提供设备

1997前

0

0HE

0

8

4

10

0

1997后

0

0HE

0

0

1

2

0

   
 
图4i:1997年前落成的14个屋邨 图4k:1997年后兴建的3个屋邨
图4i 图4k
   
观察
   
4.7
在接受调查的17个公共屋邨中,只有3个于1997年后兴建(“新屋邨”)。由于这些屋邨那些1997年前落成的屋邨(“旧屋邨”) 楼龄有差距(由2年至37年不等),直接比较各屋邨的无障碍设施意义不大。一些楼龄较老的屋邨在结构上有局限,要發展现时未有或更改若干现有设施或重建会有困难,例如:提供直达大厦各楼层的升降机。
   
4.8
儘管不是逐样作比较,但与旧屋邨相比,新屋邨整体提供的无障碍设施较大程度上能达到《设计手册1997》的标准。可是相当令人失望的是新屋邨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胜过旧屋邨,例如:在升降机的设计特点和畅通易达标誌方面。调查人员观察到新、旧屋邨之间的分别有:
   
  a)
全部3个新屋邨都有符合《设计手册1997》规定的无障碍入口,而旧屋邨只有93% (13) 设有。
     
  b)
新屋邨有67%(2)有完全无障碍的公用地方,而旧屋邨则完全没有。
     
  c)
所有新屋邨都设有到达各楼层的畅通易达升降机,而旧屋邨只有43%(6)设有。
     
  d) 新、旧屋邨在升降机的设计特点方面并无分别,都只是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e)
在提供畅通易达标誌方面,新旧屋邨不相伯仲,新屋邨只有67%(2)有标誌,但也非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旧屋邨则有71%有标誌。
   

第五章 公共屋邨内的商场

   
审核结果
   
5.1
出租公屋的一项特色是屋邨附近每多设有商场。房委会这项政策是在公屋附近提供设施以应付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包括零售店铺、交通设施、学校、社会服务中心和停车场。由于设施是为居民提供必需服务,务使所有居民都能享用这些设施至为重要。
   
5.2
是次审核巡查了9间位于屋邨内的购物中心。其中6间由领滙管理,3间由房委会管理。这些中心名称各异,分别名为购物中心、商场或商业中心不等,但基本上属同类处所,提供零售商店设施。为进行审核,这些处所都列入「商场」类。
   
5.3 下文表5a摘要列出9间商场内选定的主要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5a:9间商场的概况
 
编号

商场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畅通易达停车位

(F)
视像警报

(G)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H)
触觉引路带
(I)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J)1
无障碍公用地方

SC1

长青*

4

1978

P

N

N/A

N/A

N

N

N

N
N
N

SC2

富东

4

1997

Y

P

P

N

N/A

N

P

N
N
P

SC3

海丽*

2

2005

Y

Y

P

N

Y

Y

P

Y
N
Y

SC4

爱民

3

1975

P

N

P

N

N

N

P

N
N
P

SC5

白田*

8

1979

P

P

P

N/A

N

N

P

Y
N
P

SC6

小西湾

5

1989

P

P

P

N

N

N

P

N
N
P

SC7

大兴

2

1977

P

N

P

N/A

N/A

N

P

N
N
N

SC8

太和

4

1989

P

P

P

N

N

N

P

N
N
P

SC9

慈云山

8

1997

P

P

P

N

Y

Y

P

N
N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份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 商场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到零售商店的公用地方
  * 这代表由房委会管理的商场。没有星号者由领滙管理。
   
5.4
为方便阅读,各项选定主要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结果均以圆形图表达,以显示全部9间商场的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图5a:商场-无障碍入口
  图5a
  观察:
  i.
只有2间商场(22%) 的入口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其馀7间(78%)的入口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5b:商场-畅通易达升降机
  图5b
  观察:
  i.
只有1间商场(11%)的畅通易达升降机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ii.
5间商场(56%)设有畅通易达升降机,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3间(33%) 完全没有畅通易达升降机。
   
  图5c:商场-畅通易达洗手间
  图5c
 

观察:

  i.
8间商场(89%)设有畅通易达洗手间,但都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ii. 按照《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有1间商场毋需设有畅通易达洗手间。(该商场没有提供洗手间。)
   
  图5d:商场-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图5d
  观察:
  i.
6间商场(67%) 未按照《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ii.
按照《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有3间商场毋需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图5e:商场-畅通易达停车位

  图5e
 

观察:

  i.
只有2间商场(22%)设有至少一个符合《设计手册1997》规定的畅通易达车位。
  ii.
5间商场(56%)完全没有任何畅通易达车位,而其馀2间商场没有规定需要设有畅通易达车位。
   
 

图5f:商场-视像警报

  图5f
 

观察:

  i.
2间商场(22%)设有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视像警报系统,但大多数商场都没有这项设施。
   
 

图5g:商场-适当的无障碍标誌

  图5g
 

观察:

  i.
8间商场(89%)设有无障碍标誌,但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有1间没有安装任何无障碍标誌。
   
 

图5h:商场-触觉引路带

  图5h
  观察:
  i.
大多数商场都没有任何触觉引路带,只有2间(22%) 设有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触觉引路带。
   
 

图5i:商场-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图5i
  观察:
  i.
不论商场有否提供平面图,全部都没有提供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图 5j:商场-无障碍公用地方

  图5j
 

观察:

  i.
只有1间商场设有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无障碍公用地方,而6间(67%)则有部分为无障碍公用地方。
  ii.
其馀2间商场(22%)的公用地方完全不适合残疾人士使用,因此令他们无法进入商场内的店铺。
   
5.5
扼要言之,商场各项选定无障碍设备的巡查结果已于下表5b和棒形图5k列出:
   
 

表5b:商场提供选定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畅通易达停车位

(F)
视像警报

(G)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H)
触觉引路带
(I)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J)
无障碍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2

1

0

0

2

2

0
2
0

1

P / 提供部分设备

7

5

8

0

0

0

8
0
0

6

N / 没有提供设备

0

3

0

6

5

7

1
7
9

2

N/A 不适用
-
-
1
3
2
-
-
-
-
-
   
 

图5k:出租公屋内所有商场

  图5k
   
5.6
根据审核结果發现,1997年后兴建的商场,在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一般较1997年前落成的商场为佳。下表5c和棒形图5l和5m显示6间1997年前落成商场与3间1997年后建成商场的无障碍情况比较。
   
  表5c:1997年前及后兴建的商场提供选定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建于1997前/后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畅通易达停车位

(F)
视像
警报

(G)
适当的
畅通易达标誌

(H)
触觉引路带
(I)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J)
无障碍
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1997前

0
0
0

0

0

0

0

1
0

0

1997后

2
1
0

0

2

2

0

1
0

1

P / 提供部分设备

1997前

6
3
5

0

0

0

5

0
0

4

1997后

1
2
3

0

0

0

3

0
0

2

N / 没有提供设备

1997前

0
3
0

3

5

6

11

5
6

2

1997后

0
0
0

3

0

1

0

2
3

0

N/A
不适用
1997前
-
-
1
3
1
-
-
-
-
-
1997后
-
-
-
-
1
-
-
-
-
-
   
 

图5l:6间位于1997年前落成屋邨内的商场

  图5l
   
 

图5m:3间位于1997年后落成屋邨内的商场

  图5m
   
观察
   
5.7
根据审核结果,于1997年后兴建屋邨内的商场提供的无障碍设施较多达到《设计手册1997》标准。观察到1997年之前及之后兴建商场的一些分别如下:
   
  a)
1997年前建成的商场之中,只有1间商场有1项无障碍设施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就是触觉引路带。其他1997年前建成的商场不是只提供了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就是完全没有提供。鑑于在处所附近提供设施的重要性,商场的无障碍设施情况惹人关注,要设施符合《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更是短期内未能达到。
     
  b)
至于1997年后落成的商场,至少有2间(67%)在提供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洗手间、畅通易达标誌和无障碍公用地方等方面表现不比1997年前的商场优胜,使人失望。
     
  c)
1997年后建成的商场有两间提供的无障碍入口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反之所有6间1997年前兴建的商场都只提供未完全符合规定的无障碍入口。
   
5.8
上文棒形图显示1997年后建成的商场在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包括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停车位、视像警报和无障碍公用地方等)能提供较多达到标准和理想的无障碍设施的比例较高。不过,在提供无障碍入口、畅通易达服务柜台、畅通易达标誌和触觉平面图方面,就未有显着改善。1997年后兴建/翻新的处所,在畅通易达洗手间设施上已有改善,但在一些细节上,如安装门柄的高低位置、开门需用的力度和洗手间内各式扶手的安装位置仍有待改善,才能达到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5.9
商场的楼龄差别极大,各商场之中,最早的可追溯至1970年代中期建成的爱民邨商场,而最新的是2005年竣工的海丽邨商场。在新近建成的商场找到较多无障碍设施不足为奇,所以对这些商场的期望反而是其设施应完全符合 《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因此,發现商场的无障碍设施未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 》的规定(例如畅通易达洗手间内的装置和欠缺无障碍标誌等)都使人相当失望。
   

第六章 公共屋邨内的停車场

   
审核结果
   
6.1
目标处所名单上共有2个位于公共屋邨内的停车场,分别是葵兴邨和慈乐邨。前者建于1991年,现为租置计划屋邨;而后者则建于1997年。2个停车场业权都为领滙所拥有,亦由它管理。
   
6.2
下表6a摘要列出2个停车场的详情和选定的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6a:两停车场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
入口

(B)
畅通易达
升降机

(C)
畅通易达
服务柜台

(D)
畅通易达
停车位

(E)
视像
警报

(F)
足够的
畅通易
达标誌

CP1

葵兴邨
停车场

5

1991

Y

N

N/A

Y

N

Y

CP2

慈乐邨
停车场

2/第I期
8/第II期

1995
1996

P

N

N

Y

N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观察
   
6.3
由于抽样数目太少,从2个停车场所收集的资料不足够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
   
6.4
每个停车场都设有至少一个位于地下的畅通易达停车位,但观察到2个停车场都没有安装畅通易达升降机。
   
6.5
2个停车场的畅通易达泊车位都位于建筑物后面的无障碍入口。因此,轮椅使用者需要穿过斜道下的行车道才可到达入口。建议把畅通易达停车位更改到对面一行,避免轮椅使用者和驾驶人士因使用同一条路而酿成意外。
   
6.6
慈乐邨停车场的收费亭外,路面和行人路之间的高度相差达100毫米,令轮椅使用者无法去到收费亭。有些梯间大门需用很大力度才可开启。
   
6.7
梯间/斜道为弱视人士而设的设施不足(如:色彩对比鲜明的突缘不足、扶手不合规格、缺乏触觉警示带等)。
   
6.8
进出屋邨其他地方的无障碍路径旁没有设置下斜路缘石。
   

第七章 街市

   
审核结果
   
7.1
目标处所名单上共有5个街市。最早是建于1970年代尾的湾仔鹅颈街市;而最新的则是于2005年兴建的大角嘴街市。全部5个街市都位于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的商业处所内。
   
7.2
下表7a摘要列出各街市的详情和选定的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7a:5个街市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视像警报

(E)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F)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G)
无障碍通道

(H)1
无障碍公用地方

FM1

鹅颈街市

2

1979

P

P

P

Y

P

N

P

Y

FM2

联和墟街市

2

2002

P

P

P

Y

P

Y

Y

Y

FM3

西营盘街市

3

1999

P

P

P

Y

P

N

P

Y

FM4

大角嘴街市

2

2005

Y

Y

Y

Y

P

Y

Y

Y

FM5

土瓜湾街市

2

1984

Y

N

N

N

P

N

P

Y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 街市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前往所有食物摊档
   
7.3
为方便阅读,各项选定主要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结果均以圆形图表达,以显示全部5个街市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图7a:无障碍入口
  图7a
  观察:
  i.
2个(40%)街市至少有1个入口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其馀3个(60%) 至少有1个入口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7b:畅通易达升降机
  图7b
  观察:
  i.
1个(20%)街市至少有1部畅通易达升降机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3个(60%) 街市设有至少一部畅通易达升降机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ii.
1个(20%)街市完全没有畅通易达升降机。
   
  图7c:畅通易达洗手间
  图7c
 

观察:

  i.
1个(20%)街市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3个 (60%) 街市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ii. 1个(20%)街市完全没有畅通易达洗手间。
   
  图7d:视像警报
  图7d
  观察:
  i.
大多数街市(80%)都有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视像警报;只有1个 (20%) 街市完全没有此设施。
   
 

图7e: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图7e
 

观察:

  i.
所有街市都有畅通易达标誌,但全部都未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7f: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图7f
 

观察:

  i.
2个(40%)街市有平面图,亦设有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ii.
3个(60%)街市没有任何平面图,也没有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图7g:无障碍通道

  图7g
 

观察:

  i.
2个 (40%) 街市提供完全无障碍的通道,而3个 (60%) 街市提供部分无障碍的通道。
   
 
註:如两相对的杂货摊档摆放货物的范围相距不少于750厘米,将被视为无障碍通道。
   
 

图7h:无障碍公用地方

  图7h
  观察:
  i.
所有街市提供完全无障碍的公用地方。
   
 
註:街市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前往所有食物摊档。
   
7.4
扼要言之,下表7b和棒形图7i已列出街市各项选定无障碍设备的巡查结果:
   
 

表7b:街市提供选定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视像警报

(E)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F)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G)
无障碍通道

(H)
无障碍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2

1

1

4

0
2
2

5

P /提供部分设备

3

3

3

0

5
0
3

6

N / 没有提供设备

0

1

1

1

0
3
0

0

   
 

图7i:所有街市

  图7i
   
7.5
审核结果显示,3个于1997年后兴建的街市提供的无障碍设备,整体较1997年前兴建的街市为佳。兹于下表7c和图7j 和7k列出。
   
  表7c:1997年之前和之后落成的街市的审核结果摘要
 

 

建于 1997年后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视像警报

(E)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F)
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G)
无障碍通道

(H)
无障碍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1997前

1

0

0

1

0

0

0

2

1997后

1

1

1

3

0

2

2

3

P / 提供部分设备

1997前

1

1

1

0

2

0

2

0

1997后

2

2

2

0

3

0

1

0

N / 没有提供设备

1997前

0

1

1

1

0

2

0

0

1997后

0

0

0

0

0

1

0

0

   
 

图7j:1997年前兴建的2个街市

  图7j
   
 

图7k:1997年后兴建的3个街市

  图7k
   
观察
   
7.6
根据审核结果,在提供无障碍设施方面 (包括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洗手间、视像警报和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等),1997年后兴建的街市看似比1997年前所兴建的能提供较多达到标准和理想的无障碍设施。不过,在提供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方面,各街市均未有显着改善。
   
7.7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新旧街市的落成时间相差甚远,但没有任何于1997年后建成的街市的所有主要无障碍设施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第八章 文化设施

   
审核结果
   
8.1
审核巡查了7所文化设施,包括2间公共图书馆、1间体育馆、2间会堂和2间博物馆。全部设施都建于1997年前,最早可追溯至70年代末兴建的沥源公共图书馆,而最新的是建于1990年的西湾河文娱中心。所有7项设施都由康乐文化事务署管理。
   
8.2
以下4个表摘要列出各类设施的选定主要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8a:两间公共图书馆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洗手间

(C)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D)
视像警报

(E)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F)
触觉引路带

(G)
聆听辅助系统

(H)1
无障碍公用地方

CF1

沥源公共图书馆

1

1997

P

N/A

Y

Y

N

N

N

P

CF2

大兴公共图书馆

1

1978

P

P

Y

Y

P

N

Y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图书馆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图书馆内的通道和残疾人士使用相关设施的情况。
   
 

表8b:体育馆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1
无障碍公用地方

(I)
畅通易达座位

CF3

伊利莎伯体育馆

11

1980

Y

P

P

N

Y

P

Y

N

P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体育馆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可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设施的情况。
   
 

表8c:会堂、文娱中心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1
无障碍公用地方

(I)
畅通易达座位

CF4

北区大会堂

3

1988

N

P

P

N

Y

N

N

N

P

P

CF5
西湾河文娱中心
3
1990
P
P
P
N
N
P
N
N
P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大会堂和文娱中心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可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的设施的情况。
   
  表8d:博物馆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1
无障碍公用地方

(I)
畅通易达座位

CF6

茶具文物馆

3

1984(文物保护建筑物)

P

P

N

N

N

Y

N

Y

P

N/A

CF7
香港太空馆
2
1980
Y
P
P
Y2
Y
P
Y
P
P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博物馆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可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设施的情况。
  2只评估了主要的服务柜台。
   

观察

   
8.3
由于每类文化设施处所的抽样数目太少,收集到的资料不足够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
   
8.4
根据审核结果,没有任何上述处所提供的所有无障碍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香港太空馆提供的无障碍设施较多完全符合和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除了北区大会堂外,其他6间处所至少提供了1个无障碍入口,而只有2间是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至于北区大会堂,只能从毗邻的建筑物进入。
   

第九章 社區會堂及社區中心

   
審核結果
   
9.1
目標處所名單上共有3間社區會堂/社區中心。接受巡查的社區中心之中,最早是60年代末興建的慈雲山(南區)社區中心,而最新是建於2004年的梨木樹社區會堂。所有社區會堂/中心都由民政事務總署管理。
   
9.2
下表9a摘要列出各社區會堂/中心的詳情及選定的無障礙設備的情況:
   
  表9a:3間社區會堂/中心的概況
 

編號

名稱

層數

年份

(A)
無障礙入口

(B)
暢通易達升降機

(C)
暢通易達洗手間

(D)
暢通易達服務櫃台

(E)
視像警報

(F)
適當的暢通易達標誌

(G)
觸覺引路帶

(H)
聆聽輔助系統

(I)1
無障礙公用地方

CH1

伊利莎伯體育館

6

1982

P

P

P

N/A

N

P

Y

N

P
CH2 伊利莎伯體育館
1
2004
Y
N/A
P
Y
Y
P
Y
P
P
CH3 伊利莎伯體育館
6
1968
Y
N
N
N/A
N
N
N
N
P
   
  說明:
  Y – 所提供的設施完全符合《設計手冊1997》及《設計手冊2008》
  P – 所提供的設施部分符合《設計手冊1997》及《設計手冊2008》
  N – 沒有提供符合《設計手冊1997》的設施及《設計手冊2008》
  N/A – 《設計手冊1997》及《設計手冊2008》沒有規定提供這類設施
  1社區中心的無障礙公用地方是指殘疾人士可使用開放給公眾使用的設施的情況。
   

觀察

   
9.3
由於抽樣數目太少,從社區會堂/中心所收集到的資料不足夠進行量化分析和比較,以反映社區會堂無障礙設施的整體狀況。
   
9.4
3間社區中心在提供各主要無障礙設施程度上有差異。每間中心至少有1個無障礙入口。一如所料,最舊的慈雲山(南區)社區中心所提供的主要無障礙設施最少,而最新的梨木樹社區會堂能提供較多無障礙設施。不過,在這些較舊的建築物中提升一些無障礙設施(例如視像警報和標誌)未必很昂貴,也不會受建築結構限制。
   

第十章 政府合署

   
审核结果
   
10.1
接受巡查的5所政府合署之中,最早的可追溯至80年代中期兴建的土瓜湾政府合署,而最新的是2000年兴建的长沙湾政府合署。全部5所政府合署都由政府产业署及外判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10.2
下表10a摘要列出各政府合署的详情及选定的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10a:5间政府合署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停车位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1
无障碍公用地方

GO1

长沙湾
政府合署

15

2000

P

P

P

Y

Y

P

Y

Y

GO2

北区
政府合署

6

1987

Y

Y

P

N/A

Y

P

Y

Y

GO3

金钟道
政府合署

6
47

1986
-87

Y

P

P

N/A

P

P

P

Y

GO4

土瓜湾
政府合署

11

1984

P

Y

N/A

N/A

N

P

P

Y

GO5

屯门
政府合署

10

1985
-86

P

P

P

N/A

Y

P

N

Y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份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政府合署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使用开放给公众的出租办公室的情况。
   
10.3
为方便阅读,各项选定主要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结果均以圆形图表达,以显示全部5所政府合署的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图10a:政府合署-无障碍入口
  图10a
  观察:
  i.
2所 (40%) 合署至少有1个门口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其馀合署的门口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10b:政府合署-畅通易达升降机
  图10b
  观察:
  i.
2所(40%)合署至少有1部畅通易达升降机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其馀合署的畅通易达升降机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的规定。
   
  图10c:政府合署-畅通易达洗手间
  图10c
 

观察:

  i.
根据《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其中1所合署不需设置这项设施,至于其馀4所合署所提供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的规定。
   
  图10d:政府合署-畅通易达停车位
  图10d
  观察:
  i.
根据《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其中4所合署不需设置畅通易达停车位,而需要设置畅通易达停车位的合署,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10e:政府合署-视像警报

  图10e
 

观察:

  i.
3所(60%)合署设有火警系统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1所的系统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
  ii.
1所合署没有按《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提供火警系统任。
   
 

图10f:政府合署-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图10f
 

观察:

  i.
全部合署均设有畅通易达标誌,但没有1所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10g:政府合署-触觉引路带

   
 

观察:

  i.
2所 (40%) 合署有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触觉引路带;而两所合署有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的触觉引路带。
  ii.
1所 (20%) 合署完全没有这项设施。
   
 

图10h:政府合署-无障碍公用地方

  图10h
  观察:
  i.
全部合署都有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无障碍公用地方。
   
 

註:政府合署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前往开放给公众的出租办公室的情况

   
10.4
扼要言之,商场各项选定无障碍设备的巡查结果已于下表10b和棒形图10i列出:
   
 

表10b:政府合署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停车位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无障碍
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2

2

0

1

3

0

2
5

P / 提供部分设备

3

3

4

0

1

5

2
0

N / 没有提供设备

0

0

0

0

1

0

1
0
N/A 不适用
-
-
1
4
-
-
-
-
   
 

图10i:所有政府合署(5)

  图10i
   
观察
   
10.5
10.5 虽然北区政府合署(北区)的楼龄较长沙湾政府合署(长沙湾)(唯一于1997年后落成)早13年,但北区政府合署有最多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无障碍设施。
   
10.6
金钟道政府合署(金钟)有完全无障碍公用地方,但其他设施则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其次的土瓜湾和屯门的政府合署(土瓜湾、屯门)也仅稍胜金钟道政府合署,它们各有两项无障碍设施(包括公用地方)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10.7
审核小组也观察到一些操作上的障碍,相信是由于缺乏维修和员工警觉性不足而引起的。例如:
   
  a)
触觉引路带:引路带贴近牆边,对使用扶手的视障人士造成危险(长沙湾);路径上有1根柱,阻挡去路(长沙湾);引路带部分被地毯遮盖(长沙湾);引路带径被椅子阻塞(北区、土瓜湾);有几片触觉警示带脱丢(金钟、长沙湾)
     
  b)
阻塞通道:逃生梯间堆积了空盒和垃圾(长沙湾);保安员警岗接近触觉引路带(长沙湾)、用以固定地毯的胶纸损毁,构成绊倒的危险(北区)
     
  c)
设施高度:意见箱位置太高(长沙湾、金钟);门钟太高(金钟、土瓜湾);开门掣太高(金钟、土瓜湾)。建议各类设施的高度为1200毫米为以下。
     
  d) 服务柜台:柜台的高度太高,应降低至750毫米或以下(金钟、屯门)
     
  e) 颜色对比:玻璃门上无颜色对比标记(金钟、屯门)
     
  f)
使用不当:畅通易达洗手间内有储物室(金钟);畅通易达停车位被其他车辆佔用(金钟)
   

第十一章 政府健康诊所和中心

   
审核结果
   
11.1
接受巡查的5间健康诊所/中心之中,2间可追溯至50年代末,而最新的是建于2002年的粉岭综合治疗中心。所有处所都由卫生署管理。
   
11.2
下表11a摘要列出5间健康诊所/中心内选定的主要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11a:5间健康诊所/中心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1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
视像显示板
(J)2
无障碍公用地方

HC1

粉岭综合
治疗中心

1*

2002

P

Y

P

Y

Y

P

Y

N
Y
Y

HC2

蓝田母婴
健康院

1*

1988

P

Y

P

N

N

P

N

N
N
Y

HC3

西营盘胸
肺科诊所

1*

1959

P

P

P

N

N

P

N

Y
N
Y

HC4

筲箕湾长者
健康中心

1*

1958

P

Y

Y

Y

Y

P

N

Y
N
Y

HC5

油麻地长者
健康中心

1*

1998

P

P

P

N

N

P

N

Y
N
Y
  *位于多层建筑物内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份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 这裡所指的无障碍入口是指建筑物的门口。
  2健康中心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到候诊室和诊症室的情况。
   
11.3
为方便阅读,各项选定主要无障碍设施的调查结果均以圆形图表达,以显示5间健康诊所和健康中心的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图11a:健康中心- 无障碍入口

  图11a
  观察:
  i.
所有健康中心的门口都只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11b:健康中心 –畅通易达升降机

  图11b
  观察:
  i.
3间 (60%)中心的畅通易达升降机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其馀2间的畅通易达升降机只部分符合的规定。
   
 

图11c:健康中心-畅通易达洗手间

  图11c
 

观察:

  i.
i. 1间中心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大多数(80%)的畅通易达洗手间都只是部分符合的规定。
   
  图11d:健康中心-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图11d
  观察:
  i.
所有中心都有询问处服务台,但只有2间 (40%) 中心有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的畅通易达服务柜台,其馀中心都没有这项设施。
   
 

图11e:健康中心—视像警报

  图11e
 

观察:

  i.
大多数中心 (80%) 都有视像警报,但有1间没有这项设施。
   
 

图11f:健康中心-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图11f
 

观察:

  i.
所有中心都有畅通易达标誌,但没有1间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图11g:健康中心 –触觉引路带

  图11g
 

观察:

  i.
1间中心的触觉引路带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而大多数 (80%) 没有这项设施。
   
 

图11h:健康中心-聆听辅助系统

  图11h
  观察:
  i.
3间(60%)中心有聆听辅助系统,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其馀2间没有这项设施。
   
 

图11i:健康中心—视像显示板

  图11i
  观察:
  i.
大多数(80%)都没有视像显示板,只有1间有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视像显示板。
   
 

图11j:健康中心-无障碍公用地方

  图11j
 

观察:

  i.
所有中心都有完全符合规定的无障碍公用地方。
   
 
註:健康中心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可畅通无阻地往候诊室和诊症室的情况
   
11.4
扼要言之,健康诊所/中心各项选定无障碍设备的巡查结果已于下表11b和棒形图11k列出:
   
 

表11b:健康诊所/中心提供选定的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
视像显示板
(J)
无障碍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0

3

1

2

4

0

1
3
1

5

P / 提供部分设备

5

2

4

0

0

5

0
0
0

0

N / 没有提供设备

0

0

0

3

1

0

4
2
4

0

   
 

图11k:所有政府健康诊所/中心

  图11k
   
11.5
11.5 审核结果發现,1997年后兴建的健康中心所提供的无障碍设备,显然较1997年前兴建的健康中心所提供的为佳,下表11c和棒形图HC和图11l中列出有关结果。
   
 

表11c:健康诊所

 

 

建于1997前/后

(A)
无障碍
入口
(B)
畅通易达
升降机
(C)
畅通易达
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标誌

(H)
聆听辅助系统
(I)
视像显示板

(J)
无障碍
公用地方

Y / 有提供设备

1997前

0
2
1

1

2

0

0

2
0

3

1997后

0
1
0

1

2

0

1

1
1

2

P / 提供部分设备

1997前

3
1
2

0

0

3

0

0
0

0

1997后

2
1
2

0

0

2

0

0
0

0

N / 没有提供设备

1997前

0
0
0

2

1

0

3

1
3

0

1997后

0
0
0

1

0

0

1

1
1

0

   
 

图11l:97年前建成的政府健康诊所/中心

  图11l
   
 

图11m:97年后建成的政府健康中心

  图11m
   
观察
   
11.6
审核结果显示,1997年后兴建的健康中心在提供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无障碍设施方面(包括触觉引路带和视像显示板) ,只略多于1997年前的健康中心。在其他无障碍设施类别,儘管有些处所的建筑时间相差达40年,1997年后落成的中心并未较1997年前的优胜。尤其令人诧异的是,1997年后落成的中心没有1间的无障碍门口是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
   
11.7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最新的中心 (建于2002年) 的粉岭综合治疗中心各项主要无障碍设施都未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
   

第十二章 康樂及其他设施

   
审核结果
   
12.1
接受巡查的处所的 7 项康乐及其他设施包括2 个游泳池、1 所度假村、1 个运动场、2 间邮政局和2 个码头(合为一项设施计算)。最早落成的是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其历史建筑物可追溯至超过100 年前,而最新的是2006 年建成的中环 7 号和8 号码头。
   
12.2 这 7 项处所分别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邮政署和运输署管理。
   
12.3
以下5个表摘要列出各类设施的选定主要无障碍设备的情况:
   
  表12a:2个游泳池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洗手间

(C)
视像警报

(D)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E)
触觉引
路带

(F)
无障碍
泳池

(G)1
无障碍公用地方

(H)
畅通易达
座位

L01 大环山游泳池
2
1977
P
P
Y
P
N
1(9)
P
N
L02 摩利臣山游泳池
2
1986
P
P
Y
P
N
1(4)
P
N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1) –无障碍泳池数目(泳池总数)
  1游泳池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的设施的情况。
   
  表 12b:公园及度假村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1
无障碍公用地方

L03

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

1 至3

1988 (文物保护建筑物)

P

N

P

N

P

P

N

N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公园/度假村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的设施的情况。
   
  表12c:运动场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洗手间

(C)
畅通易达
停車位

(D)
视像警

(E)
适当的
畅通易达
标誌

(F)1
无障碍公用地方

(G)
畅通易达
座位

L04

葵涌运动场

1

1979

Y

P

Y

N

P

P

N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运动场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的设施的情况。
   
  表12d:兩间邮政局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C)
视像警报

(D)
适当的
畅通易达标誌

(E)
触觉引路带

(F)
聆听辅
助系统

(G)1
无障碍公用地方

L05

深水埗邮政局

1

1978

N

N

Y

N

N

N

N

L06
元朗邮政局
1
2002
P
N
Y
N
Y
Y
Y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邮政局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的设施的情况。
   
  表12e:中环码头的概况
 

编号

名称

层数

年份

(A)
无障碍入口

(B)
畅通易达升降机

(C)
畅通易达洗手间

(D)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E)
视像警报

(F)
适当的畅通易达标誌

(G)
触觉引路带

(H)
聆听辅助系统

(I)1
无障碍公用地方

L07

中环码头
(第7, 8 号码头)

3

2006

P

P

Y

N

Y

P

Y

N

P
中环码头 (5号码头)
2
1997
P
N
P
N
Y
P
Y
N
P
   
  说明:
  Y – 所提供的设施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P – 所提供的设施部分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
  N – 没有提供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设施及《设计手册2008》
  N/A –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没有规定提供这类设施
  1码头的无障碍公用地方是指残疾人士使用开放给公众使用的设施的情况。
   

观察

   
12.4
由于每類康樂设施接受巡查的处所數目太少,所收集的资料不足够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
   
12.5
除了葵涌运动场有完全符合《设计手册 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无障碍门口外,其馀大多數处所的门口都只部分符合规定。深水埗邮政局只有 1 个门口,且有梯级,对輪椅使用造成障碍。鲤鱼门公园度假村有些建筑物具保育价值,但部份没有为輪椅使用者提供无障碍门口。其他处所至少有1 个无障碍门口。
   

第十三章 根据 2000年的无障碍调查结果检讨现时的情况

   
引言
 
 
13.1
平机会曾于2000年在3个出租公共屋村(即长青村、太和村和小西湾村)和相关的商业中心进行「无障碍巡查」6。在是次正式调查中,这3个屋村也包括在60处目标处所名单之内,以便识别自上次巡查后,它们在无障碍设施方面有何改善的地方。
   
13.2
3个屋村分别建于不同年代,分别是建于1970年代的长青村、1980年代的太和村和1990年代的小西湾村。除了太和村因现时已是租置计划屋村而被视为私人物业外,其余2个屋村仍由房委会所拥有和管理。
   
13.3
至于相关的商场,只有长青村商场仍由房委会所有,其余2个商场都由领汇所有。
   
巡查结果摘要
   
长青村
   
13.4
改善:
   
  a)
1个畅通易达停车位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
     
  b)
斜道宽度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及
     
  c)
轮椅使用者能按到室外各火警钟掣和调查中选定楼宇的火警钟掣。
     
13.5
部分改善:
   
  a)
大多数斜道和梯级都有触觉警示带,但有部分仍未设置触觉警示带;
     
  b)
提供了更多下斜路缘石,但不是全部符合标准;
     
  c)
梯级和斜道设有扶手,但未达标准;及
     
  d)
一些斜道的斜度较斜,不符《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1:12 的设计要求。
   
13.6
一些看来可以合理提供的设施却没有作出改善:
   
  a) 巴士总站的候车岛没有下斜路缘石;
     
  b)
在当眼处没有适当的标志牌,一些标志牌所用的符号不是《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为残疾人而设的国际符号;
     
  c)
扶手没有触觉点字标志,升降机操控掣也没有触觉点字标志;及
     
  d)
没有触觉地图。
   
13.7
一些被视为可能造成困难的地方没有作出改善:
   
  a)
没有侦测升降机门重开的仪器;
     
  b)
升降机操控掣的高度不符合标准;
     
  c)
升降机到达时无声音报讯;升降机门口也没有上落指示;
     
  d)
没有升降机到达位于商场一楼的街市,只可以走楼梯;7
     
  e)
住宅单位门口的门槛高于25 毫米;及
     
  f)
屋村位于陡峭山坡之上,往来屋村各座的无障碍通道不足。
   
长青商场
   
13.8
部分改善:
   
  a)
有下斜路缘石,但不是全部符合标准;及
     
  b)
进行审核时,正建造1条由平台通往商场第三层的斜道。
   
13.9
一些看来可以合理提供的设施却没有作出改善:
   
  a) 梯级和梯间没有触觉警示带;
     
  b)
在当眼处没有适当的标志牌,一些标志牌所用的符号不是《设计手册1997》规定为残疾人而设的国际符号;
     
  c)
扶手无触觉点字标志;
     
  d)
无触觉地图;
     
  e)
大多数商店门口都有梯级。
   
13.10
一些被视为可能造成困难的地方没有作出改善:
   
  a)
残疾人士无直接通道去位于商场四楼的酒楼,只可利用楼梯8
   
太和村(租置屋村)
   
13.11
改善:
   
  a) 地下升降机大堂设有斜道,以便使用公共交通;
     
  b) 轮椅使用者能按到室外各火警钟掣和获选作调查的选定楼宇;及
     
  c)
接受巡查的安全岛宽度都符合标准。
   
13.12
部分改善:
   
  a) 一些斜道的斜度较斜,未能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1:12 的设计要求。
   
13.13 一些看来可以合理提供的设施却没有作出改善:
   
  a) 巴士总站一些候车岛没有下斜路缘石;
     
  b) 室外斜道、梯级和梯间都没有触觉警示带:
     
  c)
斜道或梯级的扶手在多方面,如直径、高度和长度都不符合标准;
     
  d)
在当眼处没有适当的标志牌,一些标志牌所用的符号不是《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为残疾人而设的国际符号;
     
  e) 领汇没有提供畅通易达停车位;及
     
  f) 扶手触觉点字标志。
   
13.14 一些被视为可能造成困难的地方没有作出改善:
   
  a) 屋村大厦梯间没有触觉警示带;
     
  b) 没有侦测升降机门重开的仪器;及
     
  c)
住宅单位门口的门槛高于25毫米(《设计手册2008》已将有关要求降至20 毫米)。
   
太和商场
   
13.15 部分改善:
   
  a)
一些斜道的斜度较斜,不符《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1:12 的设计要求;及
     
  b)
畅通易达洗手间内的设施有改善,但不是全部符合标准,例如增加了紧急呼救钟,但安装位置太低。
   
13.16 没有改善一些看来可以合理提供的设施:
   
  a)
斜道或梯级的扶手在多方面,如直径、高度和长度都不符合标准;
     
  b)
斜道、梯级和梯间没有触觉警示带;
     
  c) 升降机没有声音报讯;
     
  d)
在当眼处没有适当的标志牌,一些标志牌所用的符号不是《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为残疾人而设的国际符号;
     
  e) 扶手无触觉点字标志;
     
  f) 没有触觉地图;及
     
  g)
有些商店门口有梯级。
   
13.17 没有改善一些被视为可能会造成困难的地方:
   
  a) 没有侦测升降机门重开的仪器;及
     
  b) 升降机没有声音报讯。
   
小西湾村
   
13.18 改善:
   
  a) 下斜路缘石符合标准。
   
13.19 部分改善:
   
  a)
一些斜道的斜度较斜,不符《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1:12 的设计要求;及
     
  b)
有畅通易达停车位,但停车场本身(业主为领汇)不便轮椅使用者。
   
13.20
一些看来可以合理提供的设施却没有作出改善:
   
  a)
巴士总站一些候车岛没有下斜路缘石;
     
  b)
一些斜道或梯级没有扶手,而一些现有的扶手在多方面,如直径、高度和长度都不符合标准;
     
  c)
室外大多数斜道、梯级和梯间没有触觉警示带;
     
  d)
在当眼处没有适当的标志牌,一些标志牌所用的符号不是《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为残疾人而设的国际符号;
     
  e) 扶手无触觉点字标志;
     
  f) 没有触觉地图;
     
  g) 轮椅使用者不能按到一些火警钟掣;及
     
  h)
沿步行径旁的1条排水道没有水道盖,易生危险。
   
13.21 一些被视为可能造成困难的地方没有作出改善:
   
  a)
屋村大厦梯间没有触觉警示带;
     
  b)
没有侦测升降机门重开的仪器;
     
  c)
升降机没有声音报讯;及
     
  d)
住宅单位门口的门槛高于25毫米。
   
小西湾商场
   
13.22 部分改善:
   
  a)
畅通易达洗手间内的设施有改善,但不是全部符合标准,例如增加了紧急呼救钟,但安装位置太低。
   
13.23
一些看来可以合理提供的设施却没有作出改善:
   
  a) 斜道、梯级和梯间没有触觉警示带;
     
  b) 斜道、梯级或梯间的扶手不符合标准;
     
  c) 升降机没有声音报讯;及
     
  d)
在当眼处没有适当的标志牌,一些标志牌所用的符号不是《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规定的为残疾人而设的国际符号;
     
  e) 扶手无触觉点字标志;
     
  f) 没有触觉地图;及
     
  g)
有些商店门口有梯级。
   
13.24
一些被视为可能造成困难的地方没有作出改善:
   
  a) 没有侦测升降机门重开的仪器;及
     
  b) 升降机到达时无声音报讯;升降机门口也没有上落指示。
   
观察
   
13.25
整体而言,自2000年进行巡查后,所有屋村和商场作出的改善有限。虽然基于费用和结构限制,有些改善工程难以进行,但很明显,有些改善工程可合理进行而不会造成不能承受的困难,例如为残疾人而设的标志、斜道和梯级加扶手、升降机内设声音报讯、触觉地图等,俯拾即是。
   
13.26
尤其令人失望的是,尽管落成日年期相差甚远(1970年代至1990年代),较近期落成屋村的处所通道和无障碍设施并非更完善。例如:小西湾村和相邻的商场建于1990年代,但其无障碍设施的数量并非较多,亦并非有更多设施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
   
13.27
根据现时情况,听障人士、视障人士或行动不便人士在使用通道和设施的情况仍未有显著改善。
   
13.28
由于室外地方由政府拥有,且属路政署和运输署职权范围,有关室外地方缺乏下斜路缘石问题,需要房委会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与协调,以作出改善。鉴于服务屋村的无障碍巴士越来越多,残疾乘客的人数会相应增加,建议房委会可较主动地率领其余各方改善目前的情况。
   

   

6

平机会得到香港理工大学协助在三个屋村进行无障碍巡查。

7

屋村与商场位于同一建筑物内。自进行审核后,房委会已确认,稍后会于商场内安装升降机。

8

参阅上文注7。
   

第十四章 焦点小组讨论

   
引言
 
 
14.1
建设共融环境的重要原则是要从用家观点设计无障碍设施,并且透过不断评估,持续改善这些设施。要确保为他们设计的设施能达致应有功能,用家的观点至为重要。根据这原则,平机会与代表某类残疾的人士进行了一连串焦点小组讨论会,取得他们的看法以及他们在无障碍问题上的体验。透过这些讨论,平机会得知残疾人士对使用屋村通道/设施和各类公共建筑物的体验和感受。从讨论会收集到的资料,包括参加者提出的改善建议,用新角度评估审核结果,也为日后如何改善无障碍设施带出新观点。
   
14.2
根据过去曾向平机会作出通道/设施投诉的投诉人的资料,以及非政府组织提出的通道/设施障碍类别来看,行动不便人士、视障和听障人士受通道/设施障碍影响的比例看来远较其他人士为高。因此,焦点小组选取了代表这些残疾的人士进行这部分的调查研究。
   
14.3
平机会邀请代表或服务这3类残疾人士的非政府组织参加焦点小组。共有27位来自各主要复康团体的残疾人士参加各次讨论(参与焦点小组的非政府组织名单请参阅附录C)。
   
14.4
虽然参加者人数相对少,但他们的经验和看法能够代表大多数有类似残疾的人士。在这过程中收集到的看法和实证数据,提供了更多资料和角度给平机会去评估各类接受审核处所现有的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14.5
本章较后部分概括列出3个焦点小组所代表的残疾人士在通道/设施上遇到的问题,包括实际环境障碍、操作障碍和态度问题。为方便参阅,在稍后的表14a – 14c已列出这些通道/设施问题的概览,以及根据现状作出改善的建议摘要,和焦点小组参加者的期望。
   
公共屋村
   
行动不便人士
   
14.6
参加焦点小组的行动不便人士大多数是轮椅使用者,少数个别人士使用助行器。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行动问题是地面高度不一,即相连地面或道路地面突然升高,可能是一级或多级楼梯、行人路与商店地面之间相差数吋、或建筑物内没有升降机到达不同楼层。行动不便人士又表示,不够空间让轮椅移动也是常见问题,有时会发现专为他们设计的设施未达无障碍设施的标准,因而产生另一种沮丧感。
   
14.7
露天地方
   
  a)
行动不便人士表示,过去几年公共屋村提供的斜道有所增加,已成为新落成屋村的普遍特色。斜道有助行动不便人士克服梯级,但也不是所有斜道都达到此目的。有些斜道明显不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标准。他们遇到的问题包括斜道的斜度太陡、斜道端低的一端太近马路,两者都对轮椅使用者构成危险。每当有建筑工程令现有斜道不能使用时,临时斜道又经常不合规格,或间中因为有市民投诉斜道阻碍行人路时,斜道更会被移走。
     
  b)
表面粗糙的地板对轮椅使用者不便和造成危险,因为他们需要额外气力去推动轮椅,而使用助行器人士在不平的地面行走时会较易跌倒。
     
  c)
在一些公共屋村,行动不便人士要像其他居民一样到邻近屋村购买日用品或使用其设施时有困难,因为连接两屋村的通道或会有梯级等障碍。
     
14.8 商场
     
  a)
商场是公共屋村常见设施,虽然现在设有升降机的商场已较以前多,但这些设施不一定是为了照顾行动不便人士的需要而设。
     
  b)
行动不便人士表示,升降机所在位置必须经过防火门才能到达,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由于防火门用来阻隔浓烟与火,因此一般都很重。使用助行器的行动不便人士只能用单手打开防火门,轮椅使用者则要坐着开门。他们觉得推开或拉开防火门都有困难,经常要等路过者协助,这样等有时很费时,因为大厦的这些部分通常较少人出入。
     
  c)
门是经常对行动不便人士进入商场或商场内商店造成困难。例如:大厦门口的双扇玻璃门不够阔,轮椅使用者不能穿过,和轮椅使用者无法同时推开或拉开两扇门。另一例子是餐厅和商店的门太重,行动不便人士无法使用。
     
  d)
商场内有些商店门口有梯级,令轮椅使用者再遇上困难,而某些类型商店内也存在其他不便之处:超级市场门口经常有梯级,导致轮椅使用者要召唤超市职员协助进入处所;酒楼的台放得太密,走廊太窄,令轮椅使用者不能通过;银行的服务柜台和自动柜员机的液晶体荧幕太高,对轮椅使用者造成不方便;自动柜员机下面没有放脚的空位,令轮椅使用者使用时有困难。
     
14.9 交通
     
  a)
许多服务公共屋村的巴士线的总站都设在村内。巴士经营者已增加低地台巴士的数目,使轮椅使用者可以使用巴士服务。不过,不是所有巴士总站或巴士站都有方便轮椅使用者使用的登车处。即使有登车处,有时会被停泊等候的巴士、灯柱或垃圾桶所阻。有时巴士司机不一定在登车处停车或未能把登车斜道放到行人路或登车处的位置。
     
  b)
一位轮椅使用者分享他的经历。有一次他在停车场的二楼泊车后才得知,该建筑物只可走楼梯。他需要使用停车场内的行车道走到地下,才可出入停车场,他觉得这样做非常危险。
     
14.10 畅通易达洗手间
     
  a)
畅通易达洗手间是商场较普遍的设施,但不是所有畅通易达洗手间均按照《设计手册1997》的标准建造。例子包括:畅通易达洗手间空间太少,即使小型轮椅也不能进入;或洗手间门向内开,令轮椅使用者进入水厕格后无法关门。畅通易达洗手间厕门紧锁的事经常发生,急需上厕的行动不便人士需要找管理处职员来开锁。
     
14.11 人为因素或资源问题
     
  a)
行动不便人士一般觉得,很难联络到适当的人或机构提出特殊设施要求或表达他们对通道/设施问题的关注。即使他们成功说出自己的要求或看法,反应不一定令人满意。有一位行动不便人士声称,他要求在所住公共屋村提供残疾人士设施,得到的回覆是没有足够资源作改善。他最后获配到另一屋村的住所,虽然他不愿意,但他还是搬了家,以便所住屋村和周围地方有较方便的无障碍通道/设施。另一位行动不便人士发觉处理其通道/设施要求的职员和工程师都不察觉《设计手册1997》所规定的标准。
     
视障人士
     
14.12 露天地方
     
  a)
视障人士表示,他们知道屋村内竖立的栏柱有时是为了阻止小贩在村内摆卖。不过,柱的数目、高度和阔度为在村内活动的视障人士带来不少困难。一位视障人士声称,有些栏柱之间的距离太窄,即使对无视障的人来说也是不便的。
     
  b)
触觉引路带的原意是为视障人士提供路线指引,但若设计不善,利便视障人士的措施反成了局限的措施。
     
  c)
随着房委会把物业转到领汇,视障人士关注由公共屋村到邻近设施的触觉引路带的规划和连接程度。某屋村的商场现由领汇拥有和管理,但领汇否决从商场铺设连接屋村的触觉引路带建议。
     
  d)
视障人士又关注到触觉引路带太贴近墙壁或路途上有障碍物的问题,都会对视障人士造成危险。
     
14.13 商场
     
  a)
当使用没有装置声音报讯的升降机时,视障人士不能肯定他们是否已到达目的地。相反,一些装有声音报讯的升降机又无用武之地,因为喇叭位置装置不正确,令人无法听得见。其中一个例子是声音报讯被拆毁,因为其他使用者声称声音令人烦扰。另一例子是当局收到市民投诉声音水平后把声音报讯关上。
     
  b)
扶手电梯是在商场内到处去的另一设施,但大多数扶手电梯都没有发声讯号。因此,视障人士不能肯定有否该项设施,或在使用时是否已到达另一层。视障人士表示,扶手电梯缺乏发声讯号是因为普遍认为视障人士使用这类设施不够安全。
     
  c)
有些楼梯每级边沿都会髹上对比鲜明的颜色,以令视障人士易于看见。但有时会因为楼梯使用日久,梯级颜色渐褪色又没有重新油髹而失去这功能。
     
  d)
楼梯底进行建筑工程会对视障人士构成危险,因为即使放了警告标志或封锁线,他们也不会见到。
     
14.14
其他
   
  a)
视障人士亦对公屋以下方面表示关注:火警钟音响不够、公共地方照明不足和发声交通灯的声量不一。
   
14.15
人为因素和资源问题
   
  a)
视障人士认为,屋村管理处的员工不了解他们的需要,在处理他们提出的问题上缺乏敏感度。一位视障人士指出,即使理应对无障碍设施的技术问题有认识的高级公务员,也缺乏敏感度。他举例说,有一位总建筑师不意识行人路与触觉引路带的颜色要有对比的重要性。
     
  b)
一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解释,改善设施的效率有时视乎视障人士与屋村经理的关系而定。一些视障人士对他们有时作出的通道/设施问题投诉石沉大海表示关注。
   
听障人士
   
14.16
沟通
   
  a)
听障人士最大的困难是沟通。听障人士经常以传真与屋村管理处沟通,但这方法有其局限。接收一方存在不少因素会影响到沟通,例如:传真机关上或传真机无纸。此外,年长的听障人士更可能有书写困难和不懂使用传真机。
     
  b)
听障人士表示,他们与保安员沟通常遇到困难。当他们到某座大厦时,保安员常会问他们去那里。语言能力有限的听障人士不易给予清楚回答,有时会被拒进入处所。
   
14.17
设施
   
  a)
有听障人士对于在住宅单位外见不到视像警报表示关注,因为这会对听不到警钟的听障人士构成危险。
     
  b)
听障人士无法向过路人问路,因此他们第一次到某处所时,极之倚靠标志。公共屋村缺乏清楚标志,令他们有困难找到想去的地方。
   
若干公共设施
   
14.18
图书馆
   
  a)
一位轮椅使用者声称,某图书馆装有轮椅登梯辅助器,可以通往各楼层,但轮椅使用者发觉使用该设施令他们感尴尬,因为它开动时声量很大,破坏安静的环境,引人注目。
     
  b)
有些图书馆没有提供轮椅人士可出入的门口,轮椅人士要走后门。除了要召唤职员开后门造成不便外,也打扰其他使用图书馆的人。其中一个例子,轮椅使用者从后门进入,要经过学生温习室才到达图书馆的主要部分。
   
14.19
医院
   
  a)
某公立医院楼上的畅通易达洗手间靠近楼梯,令轮椅使用者有跌落楼梯的危险。
     
  b)
某医院为残疾人士设施而设的标志不足。
     
  c)
听障人士轮候见医生时,听不到已叫自己的名。
     
  d)
听障人士声称,由于他们说话能力有限,无法使用电话预约诊症时间。他们会直接去医院尝试预约,因为他们懂唇读,而与医院职员面对面沟通较为方便。不过有些医院职员拒绝作出安排,坚持他们要用电话预约时间。
     
  e)
视障人士声称,有些医院没有触觉引路带和方向指示,使他们难以找到想去的地方。
   
14.20
文化及康乐场地
   
  a)
行动不便人士关注到不是所有楼层(包括后台)都有升降机服务。
     
  b)
听障人士在服务柜台预订体育场地时依赖书写,所需时间会较口头沟通长。他们发现场地职员有时表现得不耐烦,尤其是大排长龙时。他们希望这些职员会对他们的处境有较高敏感度。
     
  c)
视障人士声称,公园内的栏柱和扶手或从地上向上投射的泛光灯,对他们在公园活动造成障碍。
     
  d)
视障人士声称,多个政府部门办事处所在的某幢大厦只有1部升降机装有声音报讯,证明政府对他们的需要只属口惠而实不至。
   
通道/设施问题一览
   
表14a:实际环境障碍

行动不便人士

视障人士

听障人士

  • 斜道的斜度不合标准或位置太近马路
  • 地砖表面粗糙
  • 临时路径有障碍物
  • 升降机位置必需穿越重门才可到达
  • 两扇门打开的宽度不足够轮椅经过
  • 商场门口的大门太重
  • 商场门口有梯级
  • 街市内店铺通道太窄
  • 超级市场门口竖立的摊档阻塞处所入口
  • 自动柜员机的设计特质没有顾及轮椅使用者需要
  • 银行服务柜台对轮椅使用者来说太高
  • 畅通易达洗手间不符标准
  • 停车场没有升降机
  • 一些图书馆的升降机不能到达所有楼层
  • 一些图书馆的大门轮椅使用者不能进入
  • 某医院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太近楼梯
  • 医院的畅通易达设施缺乏清楚标志
  • 一些文化场地的升降机不到达所有楼层和后台
  • 巴士站/总站没有地方供轮椅使用者上落车
  • 连接屋村的行人路有障碍物(如:梯级)
  • 屋村内的栏柱和柱与柱间的狭窄距离,即使没有视障人士也感困难
  • 升降机内没有声音报讯
  • 升降机内的声音报讯音量太少,听不到
  • 扶手电梯没有发声讯号
  • 触觉引路带的连接性差劣或阙如
  • 触觉引路带位置太贴近墙壁
  • 梯间梯级边缘的颜色褪去
  • 公用地方照明不足
  • 火警钟不够大声
  • 发声交通灯声量大小不一
  • 楼梯底进行工程
  • 医院没有触觉引路带
  • 医院没有通往服务柜台的方向指示
  • 某文化场地楼梯没有颜色对比和扶手
  • 公园内的栏柱、扶手和地面的泛光灯造成障碍
  • 在住宅单位外看不见视像警报
  • 医院欠缺召唤病人到诊症室的视像显示板
  •  
   
表14b:操作障碍

行动不便人士

视障人士

听障人士

  • 巴士站和总站上落车位置被其他巴士、灯柱和垃圾桶阻挡
  • 巴士司机无法在上落车位置停车
  • 登上低地台巴士的斜道无法降落至行人路或上车位置
  • 畅通易达洗手间上锁
  • 建筑工程阻挡斜道
  • 触觉引路带受阻
  • 与公共屋村管理处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 没有清晰标志指示方向
   
表14c:态度问题
  • 负责为残疾人士建造设施的人不知道设计手册的标准
  • 残疾人士不知道适当的投诉途径
  • 收到残疾人士提出投诉后没有作出回应
  • 公众人士投诉为残疾人士而设的设施引起他们不便
  • 同一公共屋村处所的不同业主或管理人之间缺乏协调
  • 政府为残疾人士提供设施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 部分屋村管理员工与听障人士沟通时欠缺敏感度
   
期望及建议改善措施
   
14.21 期望及建议改善措施
   
  a)
公共屋村管理职员和工程师应熟识设计手册所规定的标准。
     
  b)
领汇及公屋管理处应有较好的协调。
     
  c)
为残疾人士规划和提供特殊设施时,应考虑他们的意见。
     
  d)
有需要就残疾人士的特殊需要和辅助设施进行公众教育。
     
  e)
为残疾人士提供特殊设施,应顾及环境因素。
     
  f)
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应使人清楚知道投诉渠道和程序,以及对投诉和要​​求作出积极回应。
   
14.22 行动不便人士提出的改善建议
   
  a)
提供例如斜道、畅通易达洗手间等设施;在巴士站和总站提供上落车位置。
     
  b)
确保无障碍设施符合设计手册所定的标准。
     
  c)
门的设计(宽度、高度和开门力度)应能让行动不便人士自行开门。
     
  d)
街市和商店内的走廊应可容轮椅使用者通过。
     
  e)
拆去阻碍无障碍设施的障碍。
     
  f)
清楚标志指示行动不便人士设施的位置。
     
  g)
升降机应到达所有公众人士能到达的地方。
   
14.23 视障人士提出的改善建议
   
  a)
提供无障碍设施(如触觉引路带、升降机内的声音报讯和触觉点字按钮、楼梯扶手和梯级的颜色对比)以切合视障人士的需要。
     
  b)
把按保安密码进入大厦的做法改为使用智能卡。
     
  c)
拆去公园内栏路的扶手、柱和地面的泛光灯。
     
  d)
在升降机内不能清楚听见声音报讯的地方安装扬声器。
     
  e)
定期巡查和维修专为残疾人士而设的特殊设施。
     
  f)
触觉引路带应与邻接楼宇或设施有连接性。
     
  g)
规划触觉引路带时应顾及外在环境。
     
  h)
提高火警钟的音量。
   
14.24 14.24 听障人士提出的改善建议
   
  a)
他们住宅单位内应设有视像警报。
     
  b)
除了电话外,公共屋村的管理处应提供其他有效的沟通方法。
     
  c)
设清楚标志指示方向。
   
14.25
平机会为调查报告全文定稿过程中,再举行了另一次焦点小组会议,向参加者简介了初步结果和处所业主/管理人的回应。焦点小组的共识是,应提供更多资金以改善无障碍情况。同样重要的是提高大众对无障碍的认识,以及在设计、规划和政府政策方面把无障碍主流化。另应设立有高度权力的机构,协调各方力量,监察在政府拥有或营运的处所内推行无障碍的进度。一些参加者认为康复专员可担任此协调角色。残疾课题应纳入学校课程内,让年轻人有正确的看法。参加者又认为,所有建筑环境和政府新工程项目(如西九龙文化区)的公用地方必须是完全无障碍的。
   
观察
   
14.26
从焦点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大致是以往曾发生的事,但将这些事与审核结果发现目前提供无障碍设施差距的情况作对比,会看出这些往事似乎反映了现实情况。确定出会影响无障碍设施的非技术因素类别(如:操作上和态度上问题)也很重要。最后,透过直接聆听焦点小组参加者提出的改善建议,落实任何这些建议都是合适的,也能切合使用者的需要。
   

第十五章 其他结果摘要

 
 
15.1
本报告前文已提到,引致实际环境和内部结构的障碍源于不同方面,包括建筑物条例和设计守则、可用资源、文化、态度和操作问题。因此,作为是次审核的一部分,平机会认为,若能确定管理机构的操作和态度因素有否和如何影响通道/设施的无障碍情况,将会有帮助。
   
操作问题
   
15.2
可影响残疾人士享用设施及服务的操作因素,主要与提供服务与设施的政策、程序和措施有关。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有时会受忽略,因为无障碍的焦点多集中于设计标准与要求等技术层面。不过,操作因素在确保或妨碍处所的畅道通行方面亦具关键性。例如:在香港经常会发现畅通易达洗手间被用作储物室,或物品被不小心地放在处所内某部分,从而阻碍轮椅的移动。另一例子是拒绝带同导盲犬的失明顾客到餐厅进餐,因为该处所不准动物进入。从这些例子看到,显而易见,只要落实顾及有残疾的使用者需要的政策和程序,消除这类障碍并不困难。
   
15.3
这部分并不打算详细全面地研究在60 处处所审核时发觉的潜在操作障碍。反之,我们的目的是识别出和重点指出可能存在的操作障碍类别,以便向服务和设施提供者对无障碍设施有更宏观的看法,并遵守《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的标准。
   
15.4
审核识别出以下主要操作障碍:
   
  a)
畅通易达洗手间上锁,又没有贴出求助资料;
     
  b)
畅通易达洗手间变成储物室;
     
  c)
畅通易达洗手间放置杂物,阻碍轮椅移动;
     
  d)
畅通易达洗手间洗手盆下方无地方放脚;
     
  e)
处所内缺少喂哺母乳设施,吸引家庭使用畅通易达洗手间;
     
  f)
处所内缺少适当的畅通易达标志;
     
  g) 标志设计不一致或不适当,标志摆放不当;
     
  h) 触觉引路带和触觉警示带被地毯盖着;
     
  i) 触觉引路带上有障碍物;
     
  j) 用滑面物料做的触觉警示带放在户外;
     
  k) 颜色对比强烈防滑带上的颜色渐褪去或剥落;
     
  l)
缺乏为残疾使用者在紧急事故时疏散的正式指引和程序;及
     
  m) 印刷刊物或处所或服务的网站缺乏可供残疾人士使用设施的资料。
     
员工警觉性
     
15.5
实际操作人员应认识有关政策程序,若他们都不认识其目的和背后的原则,这些政策和程序不大可能会成功,而持续性亦成疑。换言之,职员在识别和消除日常操作障碍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尤其是政府和公营机构的职员,在房屋、卫生、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层面上为市民提供多方面的基本服务。
   
15.6
在这方面,透过培训提高员工对残疾课题和残疾人士权利的认识至为重要。第一步首先要培养员工对残疾人士的正面态度,协助提升他们的认知度和对残疾人士需要的敏感度。这有助减少残疾人士在通道/设施方面受歧视,改善和提高有关机构具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15.7
有些情况下,改善通道/设施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超乎处所业主及/或管理人所能控制,例如:文化遗产的保育建筑物可作的改装有限。不过,不代表不可作出改变和改善,关键在于要找出更有创意的解决办法,让残疾人士可在某程度进入和使用该等处所和周围地方。例如:若保育建筑物的结构不能更改,或许可利用分支办事处向残疾人士提供服务或把若干类服务移去残疾人士能达的处所。
   
15.8
这部分的审核,分别访问了目标处所的代表,估量这些机构如何向职员推广对残疾的认识。从这些访问中得到的观察都已放在个别的审核报告和审核清单内。
   
15.9
受访的处所管理代表大多数展现对残疾人士需要的一般了解,和认识处所内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整体而言,他们对持续改善无障碍设施态度积极;尤其是房屋委员会和领汇的代表,在改善其处所无障碍设施方面,较其他人表现得更清楚更强烈的意愿。有些部门(例如卫生署的代表)对残疾人士需要的认识较多。
   
15.10
从观察所得,一些处所/设施的管理人不大合作协助审核队进行实地巡查。这包括一些在租置计划下的外判物业管理公司。
   
15.11
从访问中发现大多数受访代表及其职员都未受过任何有关《残疾歧视条例》条文的训练。
   
15.12
研究又发现,除了房委会和卫生署外,大多数其他代表对于需要培训员工和在紧急情况下如何疏散其处所内的残疾人士的认知度都不够高。
   

第十六章 处所业主及管理人的回应

   
引言
 
16.1
接受审核的60 处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都是在提供和保养无障碍设施方面的主要持份者。他们的政策和措施,对评估目前形势和持续改善这类设施至关重要。是次调查联络了这些持份者,向他们索取了有关提供和保养无障碍设施的机构政策、指引、措施、经费孜排和技术支援等资料。帄机会征询了他们对提供这类设施的角色和改善计划的看法,以及他们与相关人士在无障碍通道/设施问题上的沟通情况。
   
16.2
完成了实际环境的审核后,研究人员联络了持份者,请他们对审核结果提出回应。每份审核报告都载有一系列改善现有设施建议,务使有关设施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报告内备有照片,以便读者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我们邀请持份者就个别地点所识别出未符《设计手册1997》或《最后草本2006》规定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又请他们就已采取或可采取的措施提出意见,以纠正不足,使之符合《最后草本2006》标准(当时《设计手册2008》尚未定稿和刊宪,我们只能凭借《最后草本2006》的标准)。也请他们告诉帄机会在执行改善工程上有何限制,并提供为提高员工对残疾人士使用设施认识的培训课程资料。
   
16.3
虽然详细程度不一,但所有持份者均作出回应,并提交了资料和意见。审核指出该些处所设计未能顾及残疾人士的需要,因为:大多数接受审核的处所都在《设计手册1997》颁布前兴建,而其他则在《最后草本2006》前已落成;地势原因(例如建于斜坡上的屋村难以改善设施);结构限制或技术困难;或处所属历史建筑物,而进行更改须符合文物保育要求。一如所料,那些易于纠正和所费资源不多的问题很快得到处理,例如:把阻挡触觉引路带的障碍物移走。涉及主要、结构性或技术性的变动,则耗费巨大,需留待装修或翻新工程时才作考虑,但甚少持份者提出切实的工程进行的时间表。在个别情况下,若工程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拨款批核需时、或需取得另一决策机构考虑,而未能提出清晰的时间表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帄机会认为有关持份者仍可作出承诺,定立向相关决策机构或拨款机构提交建议书的时间表。部份持份者只笼统承诺会在日后翻新时进行改善工程。这样笼统且缺乏时限的回应,使人认为该些持份者对改善现有的通道/设施问题缺乏承担,特别是那些在技术和费用似乎都不会构成大问题的项目。个别政府部门的回应较为合理,他们承诺在2009 年内进行改善工程,并提供了时间表以监察工程进度。
   
16.4
根据政府政策局和部门提供的资料,政府有一套划一政策,要求所有类型的处所、服务和设施提供一个无障碍环境。为此,政府在可能情况下参考《建筑79 物条例》和设计手册所颁布的标准,以改善或发展现有设施。下文会按每间机构或部门列出持份者提交的资料。为免重复,若政策局及其行政部门提供的资料相同,则只会在各政策局之下列出。有些情况若某处所提供的设施涉及多个部门(例如中环码头的设施),个别部门的回应可提到其他部门的工程。为免重复,只会列出直接负责有关工程的部门的回应。
   
劳工及福利局
   
16.5
政策与措施
   
  a)
政府康复政策的目标是促进残疾人士完全融入社会。劳工及福利局属下的康复专员办公室就是协助全政府实现此一目标。
     
  b)
康复咨询委员会的无障碍小组委员会,是政府咨询组织。提供在建筑设计、外在环境、交通设施和获取资讯科技及相关媒体事务上,能符合残疾人士特殊需要的意见。透过这小组委员会,康复专员协助发展局和运输及房屋局及其行政部门接收残疾人士对建筑物和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情况的意见和回应。
     
  c)
劳工及福利局补助复康资源协会属下的生活环境辅导服务,向政府部门、医院及志愿机构就有关无障碍设施及无障碍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专门资料和顾问服务。
     
  d)
与其他政府部门相似,社会福利署负责其所拥有或管理的处所,并向残疾人士提供合理的无障碍设施。
     
  e)
建筑署协同其他政府部门,会继续为个别的场地和处所进行通道和设施改善工程。自2006 年至给帄机会的回覆期间,该署已在康乐及文化场地完成共37 项改善工程,为残疾人士提供合适的通道和设施。并且在50 间邮政局、34 间警署和56 间政府诊所和健康机构正进行改善工程。
     
  f)
康复咨询委员会的无障碍小组委员会为政府场地进行无障碍设施检讨,并向建筑署作出建议,改善需优先处理的场地。例如:2008 年5 月政府拨出6,800 多万元以改善政府130 个场地的无障碍设施。
   
运输及房屋局
   
16.6
政策及措施
   
  a)
运输及房屋局、房委会和房屋署的政策是主要在房委会拥有的出租公共屋村及所属的设施,为残疾人士提供和创造一个无障碍居住环境。
     
  b)
至于交通方面,政府致力为残疾人士提供无障碍的街道环境,以提升他们的可动性,务使行动自如,协助他们融入社会。
     
  c)
局方与属下各行政部门自1998 年4 月起在所有建筑招标合约都已采用《设计手册1997》的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工程时,他们也遵孚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引,包括由规划署发出的《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和由运输署发出的《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现有物业作任何改装和新增工程,都会遵孚《设计手册1997》。
     
  d)
从2001 至2007 年间,房委会进行了一项全面的改善计划,旨在改善所有现有出租公共屋村的无障碍设施,包括在出租公屋内加建斜道、扶手、下斜路缘石和标志等,以符合《设计手册1997 》的设计要求。除了公用地方的设施外,也应要求为有残疾人士的家庭改善室内设施,如:为轮椅使用者改装所住单位内的洗手间。计划约费2,000多万元,涵盖151个出租公共屋村。
     
  e)
于2006 至2008 年间,房委会进行了一项旨在改善出租公屋及租置计划屋内有视障的租户的无障碍设施改善计划。计划包括在楼梯和斜道孜装触觉警示带、触觉引路带、在升降机内孜装声音合成器[声音报讯]、在升降机内孜装触觉标记和在按钮上装触觉点字、信箱有触觉点字、楼孙入口的对讲机和密码数字板孜装触觉标记和触觉点字。
     
  f)
房委会已定出措施提升视障人士和屋村管理处的沟通。每个屋村的管理处都有一份村内有需要协助的住客名单,例如:视障人士或其他残疾类别人士或长者。遇紧急事故(如暂停供电或供水),前线管理人员会联络有需要的住户,让他们得到第一手资料。至于租置屋村,会鼓励业主立案法团采取类似措施,以便租户能得到相同的服务。
   
16.7
公屋方面的角色
 
  a)
局方、房委会和房屋署会视乎地盘的限制,在改建或增建现有屋村和兴建新屋村时,致力遵孚同样的无障碍标准,以便为残疾人士提供更合适的无障碍设施。房委会的角色是在房屋署的行政协助下,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公共房屋。如得到房委会(负责拨款建设无障碍设施)的批准,房屋署会与其他相关人士合作和提供技术支援,以解决通道/设施问题,包括规划、设施、施工、管理和维修保养由房委会所拥有的无障碍设施。
     
  b) 在出租公屋的特别角色
     
    (i)
房委会拥有出租公屋,并有责任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前往屋村及令有需要人士能在屋村内走动自如。
     
  c) 在租置计划屋村的特别角色
     
    (i)
房委会拥有租置计划屋村中未出售的单位,也是屋村公用地方的联合业权人之一。房委会与各业主的权利和责任已在公契列明。房委会根据公契提供的份数缴交管理费。
       
    (ii)
租置计划屋村的业主立案法团(法团)也代表房委会。法团一般负责在村内提供和保养无障碍通道及设施。
       
    (iii)
根据租置计划售出屋村后,房委会为这些屋村设立了管理基金,以一笔过形式注入资金( 不论单位有否售出,每住孛单位相当于14,000 元)。该笔资金用作公用地方的主要保养维修工程及法团认为有需要的设施,包括:维修和更换升降机、门、扶手、地脚线及其他主要工程,以保持屋村良好和耐用的状态。
     
  d) 领汇对其所拥有物业的特别角色
     
    (i)
房委会于2005 年完成分拆出售物业(包括零售业和停车场)。领汇是该等处所和设施的业主,负责提供资金、执行、管理、和保养有关物业内的设施,使之成为无障碍设施。
       
    (ii)
房屋署的独立审查组根据建筑事务监督转授的权力,对领汇拥有物业的建筑有监管职能。独立审查组处理领汇提交的增建和改建建议,并根据《建筑物条例》与相关规例对无障碍设施的规定,就牌照申请事宜提出意见。独立审查组采用的标准,与屋孙署对私人楼孙所用的标准相同,当中包括无障碍设施的标准。
 
16.8
运输方面的角色
   
  a)
在提供无障碍交通环境方面,运输署与路政署紧密合作。运输署制定无障碍交通设施的设计规定,而路政署则按照运输署的规定,负责设计、建造和保养行人路(包括行人步行径、行人天桥和行人隧道) 。由当时的运输局发出一份《运输局技术通告》。
     
  b)
运输署曾出版《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就设计无障碍交通设施提供指引,供规划师和设计师遵从。手册上次更新时间为2001年,政府表示会因应公共交通设计的发展不时更新,与时并进,照顾残疾人士的需要。为确保由工务部门9进行的新公共交通交汇处、渡轮码头或与交通服务有关的新工程项目符合《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的规定,运输署担当了监察角色,在设计阶段审阅这些工程项目的技术孜排。若工务部门在符合《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方面遇上技术困难,需征询运输署的意见,和在充分理据作出其他孜排。若有需要,工务部门也可征询代表残疾人士团体的意见。
 
     
  c) 除了新工程项目外,政府一直升级改造交通设施和公共交通基建(包括行人天桥),照顾残疾人士的需要。过去几年,政府已耗资超过26 亿元来进行这类改善工程。此外,运输署计划在2008 和2009 年检讨约30 处公共交通交汇处的设计,以作改善。路政署已开始进行另一期有关现有行人天桥和行人隧道为残疾人士所提供无障碍设施的研究,检讨是否适合为尚未有足够设施的行人天桥和隧道进行升级改造工程。
     
  d) 运输署和工务部门会根据他们在工务计划下的职权范围,协助新的交通基建项目或现有交通相关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寻找资金。
   
政府产业署
   
16.9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政府产业署(产业署)负责管理政府多个政府写字楼和宿舍。这些处所由产业署的工务工程部门:建筑署遵照当时的法定要求(包括有关无障碍设施的要求)设计。
     
  b)
新的政府合署或宿舍属基本工程项目,建筑物内所提供的设施资金来自基本工程拨款,须得到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
     
  c)
在建筑署协助下,尽量切实可行地透过装修或翻新工程,持续为现有的建筑物进行改善工程,提供无障碍设施。升级改造工程的资金通常来自翻新工程的整体拨款或获财政司司长授权的小组委员会主管的小型建筑工程整体拨款。至于不属产业署职权范围的专属政府建筑物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善工程,就需由相应部门在适当的翻新工程或小型建筑工程整体拨款中提出拨款申请。
     
  d)
作为新政府合署工程的提议者,产业署的政策是按照现行法定要求提供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建筑署和机电工程营运基金提供技术支援,并负责设计、建筑和保养设施。
     
  e)
建筑署经考虑可行性、实际限制和现有建筑物的环境, 以及咨询产业署有代表在内的建筑物管理委员会后,在进行翻新、改建和改善工程时,会包括无障碍设施。公众使用量高的建筑物通常优先处理。
     
  f)
产业署的物业管理承判公司负责监察其管理设施或物业内的无障碍状况。他们向产业署的维修代理(即:建筑署和机电工程营运基金)报告问题和监察跟进行动的进度。产业署不时会把收到改善无障碍通道及设施的要求转交维修代理考虑和落实。
   
16.10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由于审核的大多数建议与改善工程有关,产业署把审核结果交予其工程部门(即:建筑署和机电工程营运基金)考虑。若问题与使用建筑物个别部门操作设施相关,产业署已知会有关部门采取所需的跟进行动。产业署也要求物业管理承判公司加强培训员工,以便向残疾人士提供更好的协助和妥善地使用无障碍设施。
     
  b)
产业署会要求建筑署和机电工程营运基金考虑在进行其他改善工程时,尽可能参照审核报告的建议,同时进行提升改造无障碍设施的工程,令对使用部门及到访公众的打扰减至最低。
     
  c)
产业署会根据其职权范围与政府合署的使用部门联络, 为他们提出的改善计划提供协助。
     
  d)
产业署已敦促其物业管理承判公司加强培训员工,和通知政府合署内各部门确保妥善使用无障碍设施。
     
  e)
有关长沙湾政府合署的操作障碍,收到物业管理公司的直接回覆。一根放在公众询问处前面用来引导市民排队的柱,因为阻挡触觉引路带,将会移到其他位置。
   
香港房屋委员会
   
16.11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出租公共屋村
   
    (i)
房委会自1998 年起已在所有新建屋村应用《设计手册1997 》 ,而该手册的规定亦已纳入相关的《房屋署设计指引及总图则详情》以划一公共房屋项目的标准常规。房委会亦参考屋孙署发出的《认可人士及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指引第247 号》和运输署发出的《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第6 卷。
       
    (ii)
为令残疾人士掌握房屋署的最新政策和重要消息,已向租户发出《为残疾人士提供的服务》资料单张。此外,会定期灌录宣传小册子和屋村通讯,送予有视障人士的住户。
   
  b)
租置计划屋村
   
    (i)
房委会出席法团的管理委员会会议,努力说服委员会取得法团同意为残疾人士改善无障碍设施。
       
    (ii)
根据《建筑物管理条例》(第344 章)和公契,房委会是业主之一,受到法团的决定约束。因此,若房委会不能确实取得法团同意进行任何设施的改善工程,它可孜排住在未出售单位的租户转到其他屋村居住。
   
  c)
已分拆出售物业
   
    (i)
房屋署和领汇代表定期会议讨论各种问题,包括: 无障碍设施。透过这些会议,房委员努力说服领汇履行其机构社会责任,为残疾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
   
16.12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审核巡查包括了由房委会拥有的14 个出租公共屋村和3 间商场,及3 个租置计划屋村。在14 个出租公共屋村中,有7 个屋村的零售和停车场设施已售予领汇。
     
  b)
房委会表示会进行以下项目的工程,但没有交代计划的工程类型或落实改变的时间表:
     
    (i)
下斜路缘石;扶手;斜道;楼梯;外间地方的触觉警示带;升降机内到达楼层时的声音报讯; 外间地方各项一般设施如标志、触觉点字和触觉地图;和调校或更换大门的门铰,以确保可毫无困难地开门。
     
  c)
房委会认为由于现有结构和屋村布局的局限,以下项目进行提升工程不切实可行。房委会考虑日后进行翻新或更换计划时会同时进行提升工程,但房委会没有提出时间表:
     
    (i)
只会根据若干租户的需要(如长者和残疾人士或根据治疗师建议)把住孛门口的门槛改低至25 毫米以下;
       
    (ii)
在走廊尽头提供1.5 米乘1.5 米的转弯位;
       
    (iii)
升降机大堂提供升降机上落方向的声音报讯、在升降机500 至600 毫米高度孜装侦测器,使升降机门可以重开、在900 至1200 毫米设升降机按钮;及
       
    (iv)
增加走廊和楼梯间的光度至85 勒克斯[照明单位],升降机大堂至120 勒克斯。
     
领汇管理有限公司
   
16.13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领汇于2005 年11 月从房委会购入若干物业,当中有些是《设计手册1997》推出前已兴建。
     
  b)
作为处所的业主,领汇有责任提供资金、执行、管理、 和保养有关物业内的设施,使之成为无障碍设施。
     
  c)
领汇解释,属下一些零售和停车场设施未完全符合《设计手册1997 》或《最后草本2006》,是因为该等处所在设计手册推出前已落成。不过,它表示有意为残疾人士和长者提供适当的通道和平等待遇,使障碍减至最少。它承诺考虑纠正不足之处,尽可能改善无障碍设施,以符合最新的无障碍设计要求。
   
16.14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领汇就辖下的6 间商场和2 个停车场的审核报告作出回应,大致的处理方法是,在可行的情况下,立即进行纠正,或考虑在日后翻新工程时进行。
   
  b)
有关停车场,领汇有以下意见:
   
    (i)
任何有关畅通易达停车位位置和大小的改动会违反已协议的转让契内分配图则和车位数目;
       
    (ii)
为符合标准,要更换现有所有楼间和梯级扶手可能有困难,但领汇会考虑按照其翻新计划时间表,进行翻新时一起纠正问题;
       
    (iii)
由于存在困难,改善斜道的斜度会纳入重大翻新时进行;
       
    (iv)
停车场收费亭的高度难以修改,但亭内职员有需要时可给予协助;
       
    (v)
会根据翻新计划孜装触觉条或颜色对比强烈的突缘磁砖,如有需要。会孜排适当的标志;
       
    (vi)
进行主要翻新时会提供下斜路缘石,短期来说,会提供可移动的斜道;及
       
    (vii)
会调校或更换关门器,使之不需太大力开门;但若不可能,门太重的问题会于日后翻新时纠正。
   
  b)
有关商场:
   
    (i)
某畅通易达洗手间洗手盆下放置的水桶已移走;
       
    (ii)
会孜排改善以下设施:前往无障碍斜道的方向指示;玻璃门有颜色对比使人可以看见门(有些已进行,增加能见度);更换畅通易达洗手间门的球形把手变为杆形,在水厕间内增加可折起扶手;在扶手升降机孜装警告护栏;
       
    (iii)
稍后会更换或纠正以下项目:坑渠盖;走火门宽度;门把高度;使梯级突缘突出,和提高牵引条;畅通易达洗手间内的紧急召援钟高度和把水厕间内的抽水掣移至水厕间的横边;
       
    (iv)
领汇会与升降机服务承办商联络,考虑为无障碍升降机孜装声音报讯;调整主要升降机按钮的高度;孜装重开升降机门侦测器和在升降机内孜排扶手;
       
    (v)
目前正考虑的项目计有: 加大门摆空间; 孜装视像警报系统;在若干地点[未有指明]孜装触觉引路带和标志;和在爱民商场提供至少一个畅通易达停车位;
       
    (vi)
由于存在困难,以下项目会于主要翻新时考虑进行:在每10 米地帄线长度提供一处中途休息帄台;在商户目录提供触觉点字和触觉地图(有关这1 点,领汇又表示询问处职员向来加以协助);
       
    (vii)
由于存在困难,更换现有扶手的事会在日后翻新时考虑;
       
    (viii)
以下项目会按翻新时间表可能作出考虑:在下斜路缘石、梯间和梯级装上触觉条或颜色对比的突缘砖;为畅通易达洗手间装上触觉和强烈颜色对比标志; 把贴墙的坐洗手间位置移至贴洗手盆,以便为轮椅使用者腾出更多地方;
       
    (ix)
会调校或更换关门器,使之不需太大力开门;但若不可能,门太重的问题会于日后翻新时纠正;
       
    (x)
由于存在困难,难以改善斜道斜度的问题,而审核识别出来的一些斜道只是作上落货之用;
       
    (xi)
由于存在困难,难以在爱民商场与停车场之间提供通道。领汇补充说,2 座大厦已有其他路径可达;
       
    (xii)
不会调整服务柜台的高度,因为柜台职员向来会提供协助;
       
    (xiii)
目前正在爱民商场进行提供升降机设施的可行性研究;
       
    (xiv)
有关男/女洗手间的问题,例如:尿盆高度、坐厕和洗手盆、尿盆前梯级等,领汇表示,大多数情况下已在不远处设有畅通易达洗手间;及
       
    (xv)
有关商店门口的梯级,领汇声称问题是在租户处所内, 需与租户联络孜排作出纠正。与此同时,领汇会通知租户提供可移动斜道或向残疾人士提供协助。余下的有梯级门口,如不存在困难,会作出纠正。
   
  d)
至于员工培训和警觉性,领汇概括指出,会继续教育员工保持警觉,为服务使用者提供不含歧视的服务,确保他们有正规的知识和对《残疾歧视条例》有所认识。
   
香港房屋协会
   
16.15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香港房屋协会(房协)代表业主立案法团(法团)管理东头( 二)村。该村以前是出租公共屋村,2002 年成为租置屋村。在有关无障碍设施和《残疾歧视条例》的条文等事宜上,房协虽作为法团的顾问,但决策权仍操于法团手中。
     
  b)
房协作为推广有关无障碍通道的管理机构,是有留意《 残疾歧视条例》的相关条文和对无障碍设施的最新要求。房协会让法团掌握无障碍课题的资讯、把法团可能关注的问题和所建议的改善工程提交予法团作出批准。而改善工程会否进行,需视乎多个不同考虑因素,包括有关已通过屋村的预算拨款、房协根据服务协定和服务范围的可动用资源、公众咨询及回应。
   
16.16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房协表示,如得到法团批准而又有预算的话,可于2008 -09 财政年度落实提升级别工程,如:设指示标志、轻微维修突缘砖或防滑条、调整和轻微纠正防烟门和大堂门口的大门。
     
  b)
房协会通知法团有关升降机和斜道的最新无障碍要求, 但法团有权决定是否批准工程。大型改善工程需在周年大会或特别大会通过决议案才能进行,此举可能会增加额外的管理费。
     
  c)
房协就改善建议提出以下几项供法团考虑:
   
    (i)
有关通道路线、升高的行人道、外在梯级和楼梯等,在许可的情况下可在斜道和楼梯提供扶手和触觉警示带;调整斜道的斜度至不超过1:12;在楼梯提供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为斜道提供适当的帄台空间;
       
    (ii)
住孛楼孙提供可达所有楼层的升降机;
       
    (iii)
在升降机内提供以下设施:重开升降机门的侦测器;升降机内设声音报讯、升降机大堂设声音报讯,在升降机设声音报讯以表明运行方向;和主要的升降机按钮;
       
    (iv)
住孛楼孙内走火楼梯提供以下设施:在扶手设凸出的方向标志、扶手长度由楼梯第一级至最后一级的突缘、有触觉警示带和颜色对比的突缘;
       
    (v) 收窄现时面渠渠闸的阔度;及
       
    (vi)
把火警钟掣改至较低位置。
   
  d)
至于审核识别出的其他关注地方,房协有以下意见:
   
    (i)
屋村不是所有斜道都属无障碍通道,因为有些斜道作一般用途的;
       
    (ii)
可调整主要大门让它们较易打开,但较小的门加大开门力会增加关门速度,关门声很大,也会危害孜全;
       
    (iii)
尽快调校升降机按钮高度;
       
    (iv)
会建议法团提供屋村的触觉点字地图;
       
    (v)
会建议法团在无障碍入口、斜道和非无障碍入口提供畅通易达标志;
       
    (vi)
会检讨住孛大厦内走廊灯光不足的问题,如有需要会作出调整;
       
    (vii)
会由房协工人更换已损坏或损耗的地板防滑物料和梯级剥落的突缘砖;
       
    (viii)
业主和租户有责任降低本身单位门口的门槛,亦会忠告他们不要把门槛延伸至公用地方;
       
    (ix)
有关取道地下的空置间隔通往住孛大厦和附近设施的路线,因为间隔有梯级的关系令通道不是完全无障碍,房协表示不鼓励把空置间隔用作通道,但无详加解释;
       
    (x)
屋村附近设施如老人中心、诊所、幼稚园和零售店都是由房委会或领汇拥有或管理;及
       
    (xi)
有关下斜路缘石和巴士总站问题,都不属屋村的职权范围。
   
  e)
作为房委会为视障人士改善出租公屋和租置计划屋村设施的一部分(参阅上文第16. 6 d. 段),房委会孜排在升降机内孜装免费声音合成器、为个别大厦孜装参观者电话通讯系统,和在屋村铺设触觉引路带。这些设施的保养费用会由法团承担。
     
  f)
房协表示,其屋村管理职员都认识《残疾歧视条例》赋予他们的责任,并会因应行事。此外,房协已在各大厦主要大堂内张贴出联络电话,在有需要时供残疾人士使用。日后房协进行定期火警演习时,亦会把残疾人士包括在内。
   
运输署
   
16.17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随着《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的检讨,日后兴建的公共交通交汇处和渡轮码头都会根据《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的规定提供适当的设施供残疾人士使用。这些项目属工务计划,会由基本工程储备基金支付费用。运输署会提交充分理据协助争取资金进行工程。若工程项目获批准,基本工程储备基金会分配资金到落实有关项目的工务部门。与此同时,相关的保养部门亦可申请资金作日后进行维修保养。由于无障碍交通设施是公共交通交汇处和渡轮码头的标准设施,不需要另行申请拨款。项目一旦完成,各保养部门会接管有关处所和设施不同部分的保养维修责任。
     
  b)
在提供无障碍交通设施时,运输署会孜排残疾人士参观各主要公共交通交汇处和渡轮码头,以便更深入了解新设施,例如在委托建造前,残疾人士到落马洲公共交通交汇处和天星小轮新码头参观。
     
  c)
公共交通交汇处和渡轮码头的保养部门已有既定的分工。一般而言,建筑署负责保养公共交通交汇处和渡轮码头的政府建筑物结构。土木工程拓展署处理渡轮码头的接驳系统、机电工程署负责公共交通交汇处抽风系统的电力和机械装置,以及渡轮码头的升降机及斜道设施。路政署负责公共交通交汇处的道路表面、交通和照明设施,包括下斜路缘石、触觉警示带和触觉引路带等。这些部门会根据自己的时间表进行保养巡查或在收到损坏报告时进行维修。而未分配的公众码头,运输署会统筹各保养部门进行改善工程。至于已租予渡轮公司的渡轮码头,经营商会把问题知会相关的保养部门,以采取行动。运输署若收到公众任何有关问题设施的报告,都会交予保养部门予以纠正。
     
  d)
运输署于1993 年成立「残疾人士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 以收集残疾人士的意见,和确保无障碍交通设施切合他们的需要。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代表不同类型残疾人士的组织和来自铁路、巴士和渡轮等公共交通工具经营者。工作小组为残疾人士和公共交91 通经营者提供定期论坛,讨论会影响到残疾人士的交通议题。运输署也是康复咨询委员会属下无障碍小组委员会的成员,也会从政策角度对无障碍交通设施给予意见。当更新《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的设计标准时,会考虑到小组委员会会议的讨论和残疾人士提交的资料,2001 年的检讨就是与残疾人士讨论的结果。
     
  e)
《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建议下斜路缘石的高度为15毫米10,与《设计手册1997》规定的10毫米有出入11。运输署解释,15毫米的高度是于2001年咨询代表残疾人士的组织后的建议,自此一直沿用该标准。运输署留意到两本设计手册的差异,并于2006年《设计手册1997》进行检讨期间促请屋孙署注意。现时新的《设计手册2008》所定的标准与《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相同,把强制设计规定订为不可高于15毫米12
     
  f)
运输署认为,即使设施是于2001 年更新《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前已设计和建造,仍可作翻新改进提升至符合最新的设计和标准。运输署已与保养部门联络,检讨有关设施,而提升工程主要包括提供触觉引路带、下斜路缘石和过马路设施。这些都不是复杂的工程,可以由预算吸纳而不需额外要求拨款。若设施因为土地局限而不能提升到最新的《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标准,运输署会与保养部门联络考虑其它可行设计,并咨询残疾人士的意见。
     
  g)
运输署表示,根据与残疾人士的接触,了解到他们比较关注公共交通交汇处的设施。因此,运输署集中于公共交通交汇处的改善计划,尤其是靠近铁路站,使用量更高的主要交汇处。该署计划于2008和2009 年检讨约30 个公共交通交汇处的设施,以便作出改善。
   
16.18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有关审核所识别出的各项问题,运输署有以下回应:
   
    (i)
路政署将于2009 年上半年进行工程,改善通往5 号码头下层入口的行人通道的斜度。
       
    (ii)
建筑署会应要求提供适当的颜色对比的柱,并计划于2009 年进行改善工程。
       
    (iii)
7 号和8 号码头的商店入口和店内的陈设:
   
      (1)
有关店铺是位于中环码头大楼内,该楼孙已出租予天星小轮再转租其他租户。根据天星小轮表示,商店入口的门槛高度由27 毫米至40 毫米。这些门槛很重要,当大雨时和洗地时可避免浸湿店铺。如有任何轮椅使用者想进入商店,该店租户会悉心侍候有关人士。
         
      (2)
商店的窗边原非为摆放陈列品而设计。根据天星小轮表示,放在中环码头大楼窗边的陈列品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特意填满该处空间。由于窗边的高度已被固定,陈列品因此不可能被放到较低位置展出。
   
    (iv)
建筑署计划于2009 年内为5 号码头下列设施进行改善工程:内部楼梯、畅通易达洗手间、紧急疏散时如何照顾残疾人士的问题。
       
    (v)
有关7 号码头的坐厕,建筑署解释,进行改善工程可能需要关闭洗手间,令需要使用的人士不便。建筑署建议日后进行洗手间翻新工程时会一起进行有关改善工程。
   
  b)
至于7号码头紧急出口的问题,审核建议应把开门力度调校至符合《设计手册1997 》的规定。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参考《设计手册1997 》和《设计手册2008》13后有以下观察:
   
    (i)
内门和外门关门掣的开门力最高限额规定,适用于无障碍通道的所有门,以便残疾人士(特别是轮椅使用者)可在没有任何困难的情况下独自进出任何房间。
       
    (ii)
在可通往大街上或行人路的地段范围,应于显眼地点提供无障碍通道,以连接到至少一个公众经常使用的门口或直接通往邻近公众经常使用的门口或畅通易达升降机。
       
    (iii)
受审核7 号码头的紧急出口是有梯级通往下层甲板的逃生路,只会于紧急事故时使用。因此不属无障碍通道的一部分。
       
    (iv)
建筑署会向土木工程拓展署确认码头于2006 年11 月启用时已考虑门是否符合标准,若未符规时,建筑署会采取跟进行动。
   
  c)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7 号、8 号码头以及中环码头大楼于2006 年11 月码头启用前,楼梯间的梯级已有防滑的颜色对比突缘。最近实地视察发现突缘已耗损,已要求保养部门建筑署采取跟进行动。
   
  d)
就聆听辅助系统换成国际标志的建议作出回应:
   
    (i)
目前的设施是在5 号码头票务处装置了一套扩音器系统,以协助顾客与票务员的沟通。鉴于财政亏损和现时的经营环境,新渡轮公司无计划孜装感应圈系统,但会记取建议作日后提升服务的有用参考。
       
    (ii)
据天星小轮称,在7 号和8 号码头至少有一名员工在入口旋转杆后当值。码头职员会与有听障的乘客进行实际的面对面沟通。由于在入口已有自动代币机,天星因此无需打开票务处的人力旋转杆, 事实上7 号和8 号码头都没有设置询问处。
   
  e)
建筑署已于2008 年9 月15 日在5 号码头孜装视像警报。
   
  f)
建筑署联同天星小轮会于2009 年内在5 号和7 号码头进行标志的改善工程。
   
16.19
运输署为正视操作障碍已作出以下行动:
   
  a)
渡轮经营者已拆去5 号码头阻挡标志和求助掣的障碍。
     
  b)
回应牵引条不应打横覆盖整条登船跳板的建议,运输署表示,5 号码头的下层甲板跳板目前已设有坑道,可供轮椅使用者通过。
     
  c)
天星小轮已制定政策和执行程序,避免提供带歧视的服务,并向所有员工和新入职员工就上述政策及程序作出简介。
     
  d)
新渡轮会把最新法定要定通知员工,以确保为有特殊需要的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建筑署
   
16.20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建筑署是负责维修政府建筑物的工程部门,也协助管理部门保养处所,使之符合它们的运作要求。
     
  b)
为使提高公众对畅道通行的认识,建筑署已发出2 份研究报告,题为《畅道通行-良好作业指引》和《畅道通行户外环境建设》,2 份报告都已上载在该署的网站。建筑署又出席本地及国际会议,分享知识和掌握无障碍设施的最新发展与科技。
     
  c)
建筑署身体力行,在新建和现有政府建筑物工程中应用畅道通行理念。
     
  d)
新政府建筑工程
   
    (i)
对于由建筑署孜排进行的所有新政府建筑工程,在规划阶段开始已详尽考虑畅道通行的方面,采用部门的设计指引和有关的核对表。部门之下设有设计审议委员会,监督这些文件是否符规。一般而言,所有新建筑工程的设计都符合当时所用的无障碍设计手册的强制要求。在切实可行情况下,所采用的标准较强制的无障碍标准更为严紧。
   
  d)
现有政府建筑
   
    (i)
建筑署与管理部门合作,在现有建筑进行翻新、改建和改善工程时尽可行包括无障碍设施在内。
       
    (ii)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筑署一直与康复咨询委员会属下的工作小组紧密合作。康复咨询委员会定期为建筑署识别出和挑选一份政府建筑物名单,在相关管理部门合作下,进行改善工程,提供适当的无障碍设施。
   
16.21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审核是参考《设计手册1997》和《最后草本2006》进行。选取作审核的大多数政府建筑都是在《设计手册1997 》制定前兴建或设计的,所有都是《最后草本2006》面世前已落成。这些年来,建筑署一直持续进行改善工程,尽量切实在政府建筑内提供无障碍设施,以消除隐患。在审核中识别出的一些隐患并不是《设计手册1997》内所列明的强制规定,而纵使与《最后草本2006》有关,但该草本当时并未正式颁布。另一些问题乃关乎管理部门所操作的设施。
   
  b)
建筑署有意纠正现有建筑内现存的问题,以尽量切实符合新的《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并会于日后的工程中与管理部门紧密合作,以实践此目标。
   
  c)
建筑署识别出以下改善现有建筑的无障碍设施时常遇上的限制或困难,但强调尽管如此,仍会尽力与管理部门合作,为残疾人士改善无障碍设施:
   
    (i) 不足够空间– 管理部门也许没有足够空间或腾不出足够空间以提供完全符合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标准。例如:提供有300 毫米阔的扶手可能会减少楼梯内围通道空间,造成违反消防孜全规定。
       
    (ii)
结构限制– 为残疾人士建斜道、楼梯升降台或开门装置等,有时会被地梁、结构柱和其他入墙设施所阻。管理部门认为大规模的结构改动和服务分流不切实际,而且在技术上亦未必可行。
       
    (iii)
占用公用地方和不属地盘界限范围- 有些外面的无障碍设施,例如触觉地板和斜道,可能会占用公用地方,有时会落到建筑地界以外的地方。至于在私家地段内的租用建筑,管理部门未必能成功取得大厦业主的同意,在租用地方以外进行改善工程。
       
    (iv)
历史建筑物的工程- 因被评级的历史建筑物具有历史价值,及受到古物古迹办事处的保护文物规定所限,所以在这些建筑物进行广泛的改良工程,以增设所有所需的无障碍设施未必可行。
   
  d)
建筑署已定出培训课程时间表,以协助员工熟识无障碍设施的最新规定。该署又邀请屋孙署为建筑署职员主持《设计手册2008》的简介会。员工又可在部门的图书馆或内联网上轻易找到有关设计手册的资料。
   
土木工程拓展署
   
16.22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土木工程拓展署解释,基本上负责保养以下处所的2 类无障碍设施:
     
  b)
专利及持牌渡轮码头
     
    (i)
专利及持牌渡轮码头是由各间渡轮公司在运输署的整体管理下各自管理和营运。渡轮码头的规划和设计是经咨询不同团体后作出的。使用码头的船只都已在运输署发出的牌照条款内具体注明,以经营渡轮服务。
       
    (ii)
《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第9 卷第7 章第7. 5. 1. 5 段关于「渡轮码头的标准」规定:「海港工程部是渡轮码头结构设计的权威,建筑布局受到运输署及其他关注团体的规定所规管。」
       
    (iii)
虽然《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没有具体注明,但运输署的规定是针对有关提供无障碍设施的事宜。典型渡轮码头设有跳板,乘客使用一块可以随潮水高度调节的板登船或离船。不过,应请运输署确认有关设施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
     
  c)
公众码头
   
    (i)
公众码头可分为指形突码头或公众登岸台阶(由防波堤伸出)。有关这些码头的登岸梯级部分,过去一直没有为残疾人士的需要作出任何特别措施。从这2 类公众码头登船或离船,都要经过梯级才到船只。但要去到主要硬地面区域(包括码头甲板和船边狭窄通道)则没有障碍物。
       
    (ii)
与渡轮码头不同,各类船只都可使用公众码头,由小至非常大的船都有, 形状也各异。由于需要顾及潮水高度经常不同,因此公众码头必需有登岸梯级,提供完全的无障碍通道是不设实际的。
   
16.23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土木工程拓展署解释,审核报告内的中环码头包括第5, 7 和8 号码头,全部都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兴建。全部3 个码头的无障碍设施都由屋孙署于1990 年代设计和批准,当时尚未实行《设计手册1997》。
   
  b)
有关审核中识别出的各项问题,土木工程拓展署有以下回应:
   
    (i)
天星小轮7 号和8 号码头下层甲板入口:土木工程拓展署声称,现时7 号和8 号码头下层甲板入口的斜度约为1:12,符合《设计手册1997》规定。在7 号码头附近几个地点的斜度稍高于1:12,但仍较《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所容许的最高限度1:10 为低。此外,到下层甲板入口的另一方法是从中环总站大楼搭乘客升降机。各码头一直有为残疾人士提供服务。
       
    (ii)
到7号和8号码头上层
   
      (1)
楼梯梯级已装上颜色对比的突缘,由建筑署负责保养;而中环总站大楼地下亦已孜装触觉警示带。
         
      (2)
根据《设计手册1997》扶手电梯不是强制规定。建议提供适当颜色对比系船柱的事应由建筑署跟进。
         
      (3)
引起关注的升降机乃位于中环总站大楼中央的送货升降机,并不是设计给残疾人士使用的。在7 号和8 号码头两端设有乘客升降机。根据《设计手册1997》这些升降机都没有触觉点字和触觉按掣,升降机门口也有声音报讯,表明升降机到达的楼层和上落方向。
   
  c)
已根据审核结果检查7 号和8 号码头乘客升降机提供的侦测仪器,发现操作正常。仪器在500 至600 毫米高度会重开升降机门。
   
  d)
5号和7号码头紧急出口发现的各种通道问题会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建筑署和运输署跟进。
   
  e)
7号和8号码头的标志已于2006年11月码头启用前作出检查,操作良好。标志的保养问题会由建筑署、运输署和小轮公司跟进。
   

卫生署

   
16.24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有关现有诊所处所和规划中的新诊所项目,卫生署会要求建筑署根据最新的设计手册,一起进行无障碍设施工程。
     
  b)
任何改善无障碍设施的计划,卫生署都会就所需工程的拨款孜排与建筑署联络,又要求建筑署在拨款确定后尽快进行工程。
     
  c)
卫生署要求各级主管提醒诊所和服务单位的前线员工, 向有残疾的求诊人士提供适当协助。
   
16.25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卫生署会把建筑署的意见交予平机会,因为该署负责所有政府处所,包括卫生署辖下5间处所的一般情况和目前情况(请参阅有关建筑署第16.21至16.22段)。
     
  b)
为提高员工警觉性,会由各主管提醒员工向有残疾的求诊人士提供适当的协助,以及不时透过分享、简介和指引,以确保不会不恰当地使用无障碍设施。
     
  c)
卫生署表示,一直以来致力达到政府康复政策的目的,以创建一个无障碍的环境,协助残疾人士融入社会。卫生署会继续与建筑署合作,规划和改善诊所处所内的无障碍设施,尽量切实可行地达到最新标准。
     

食物环境卫生署

   
16.26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非常着重在其处所和设施内提供无障碍设施,致力符合相关法定要求, 提升现有或新建处所内为残疾人士而设的设施。该署的工务代理建筑署向食环署提供专家意见和所需的技术支援。在建筑署的意见下,食环署会把所需的无障碍设施拨款纳入工程项目费用中。若涉及主要工程,食环署会咨询受影响的团体(例如现有租户或现有使用者)对工程范围和时间的意见。
     
  b)
规划新的食环署的新设施时,建筑署会根据《设计手册1997》的法定要求设计大厦和工程范围。食环署在考虑到使用者类别后,在适当情况下,会要求增加无障碍设施(如增加标志和警示讯号)。建筑署会落实和监督项目,而食环署会在完工时巡查地盘。设施开放公众使用后,如收到公众意见,会进一步考虑和落实完善无障碍设施。
     
  c)
至于改善工程, 建筑署会检查地盘, 视乎有否足够空间和土地限制,就技术上的可行性向食环署提出意见。例如:可在翻新工程时孜装畅通易达洗手间。若有重大限制,食环署和建筑署会讨论最佳可行办法。一旦确定改善范围,建筑署会落实和监督工程。
     
  d)
建筑署每数年为食环署的处所进行定期保养。食环署会要求建筑署把技术上可行的基本设施(例如:触觉引路带、斜道、扶手和标志)纳入保养工程中。
     
  e)
食环署已计划于2008 年为属下于1990 年代中期以前兴建的公众街市进行调查,以确定可否和如何在该等处所内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现有但未符合《设计手册1997》规定的设施)。
   
16.27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有关审核识别出的各项问题,食环署的回应如下:
     
    (i)
接受审核的5 个街市都是于《设计手册1997》颁布前设计和兴建的,但食环署会采取一切实际可行措施,尽量达到在属下处所及设施提供无障碍设施的目的。会继续与建筑署合作,在场地或设施进行翻新或提升设施时进行改善工程,以达到时下标准。在实际可行情况下,会尽力及早进行工程,尤其是那些不受土地限制的设施,例如:在大门及其他非无障碍门口孜装合标准指示标志,以便残疾人士知道无障碍门口位置;和在扶手电梯前的柱顶髹上对比颜色,以提醒视障人士。
       
    (ii)
有关新的《设计手册2008》,食环署表示,会继续与建筑署合作,在进行翻新、改建或改善工程时,达到最新标准。
       
    (iii)
在署方其下的一些场所,由于空间不足或建筑结构问题,未能如审核所建议进行改善工程。例如:未能在土瓜湾街市提供畅通易达洗手间;和未能把西营盘街市中央街的自动趟门重新摆放,以便有更多帄台空间。因此,署方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处理这些地点的任何改善或提升工程。
       
    (iv)
为促进员工对帄等机会和对各反歧视法的认识,食环署已在其内联网增加了一条到帄机会网页的连结,以方便员工参考。又筹备培训课程以提高员工对各条例要求的认识。每日驻孚于街市处所的员工会为到街市的市民(包括长者、儿童和残疾人士)提供所需协助。他们会定时巡逻街市不同地方(包括畅通易达洗手间),以确保设施得到妥善管理和使用
     
    (v)
食环署又表示,会落实行政措施,以确保现有的无障碍设施得到适当使用,及提升在所有食环署辖下街市的无障碍购物环境。
     
民政事务总署
   
16.28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民政事务总署(民政署)的整体政策是提升社区会堂及中心的设施,以应付残疾人士的需要。署方会寻求建筑署协助,改善现有处所的无障碍设施,例如:在门口孜装斜道,使轮椅使用者易于出入,和在升降机设讯号声音报讯,方便视障人士。
     
  b)
民政署总部和18 区中的15 间民政事务处均位于政府合署。产业署是该等大厦的管理人,凭借建筑署的协助,在所有政府合署保持一个无障碍环境。其余于租用处所的3 间民政事务处位,均在其公用地方设有无障碍设施(例如:畅通易达洗手间)以配合残疾人士的需要。有些民政事务处的分处位于社区中心,需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共用一处外。
     
  c)
建筑署是民政署的工程代理部门,民政署会向建筑署申请资金,在其办事处内进行改善工程。民政署与建筑署密切合作,定期作出检讨及作进一步改善。
   
  d)
社区会堂
   
    (i)
民政署负责提供及管理社区会堂,用以举办各类社区、 社会和民间活动,和在自然灾难、紧急情况和恶劣天气下暂为民众提供临时居所。该署现管理51 间社区会堂,借向建筑署征询技术意见和协助,致力提升这些处所的无障碍设施。
       
    (ii)
当规划新的社区会堂时,建筑署提供专业意见,以确保会堂的设计和兴建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建筑署内部文件《畅道通行良好作业指引》。
       
    (iii)
根据2008 至09 年度开始的新「地区小型工程」计划, 会由民政事务总署署长支配的地区小型工程整体拨款提供改善、翻新和提升工程的资金。根据新的服务模式,区议会在管理社区会堂设施方面有很大参与。在合适情况下,民政事务专员会将建筑署对在社区会堂中孜装无障碍设施作出的建议和意见呈交区议会考虑,在得到区议会通过后落实改善方案。
   
  e)
社区中心
   
    (i)
目前有38 间社区中心,每间都有社区会堂,和有设有民政署分区办事分处和非政府组织所办活动中心的福利楼。建筑署是民政署的工务代理部门,并为这些处所的改善工程担任技术顾问。
       
    (ii)
建筑署为民政署分区办事处和公用地方的翻新和改善工程提供资金,而从2008-09 年度起,地区小型工程为社区会堂设施(如:多用途会堂、会议室和活动室)等提供改善工程的资金。
       
    (iii)
政府不再建新的社区中心。
   
16.29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民政署集合了黄大以民政事务处、葵青民政事务处和荃湾民政事务处的意见作出回应:
     
    (i)
会要求建筑署作出小规模改善工程,如:在洗手间装置扶手和提供触觉标志。
       
    (ii)
重大改善工程(如:提供斜道和无障碍设施后台),会要求建筑署进行可行性研究,看看可否提升现有设施以纠正不足;
       
    (iii)
一些于多年前兴建的社区中心(如:慈云山(南)社区中心和长青社区中心),当时并无规定要为残疾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鉴于社区中心的设计过时和布局限制,要改善现有设施达至时下标准会有技术困难。然而,署方仍会要求建筑署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能否采纳有关建议。
       
    (iv)
会为社区中心员工提供定期讲座,以确保他们熟悉正确使用设施的方法。
     
  b)
黄大以民政事务处对于设施未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最后草本2006》有以下意见:
     
    (i)
残疾访客没有畅通易达停车位-目前有1 个14 座位车辆的车位,和3 个私家车车位,供中心租户和为工作原因而到中心的民政署职员使用。由于车位不会公开让访客使用,所以毋需为有残疾的访客提供畅通易达停车位。
       
    (ii)
会要求建筑署就提供斜道、升降机、在楼梯孜装特别警示带和扶手、在男洗手间提供畅通易达尿盆和在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提供洗手盆。
       
    (iii)
由于设计不达标准(例如:门不够阔,轮椅使用者无法进入)而致畅通易达洗手间不能被使用。可要求建筑署纠正问题。
       
    (iv) 洗手间缺少触觉标志-会要求建筑署进行改善工程。
       
    (v)
缺少视像警报-民政署会于稍后提升消防系统时,进行孜装视像警报的可行性研究。
       
    (vi) 会定期培训民政署职员,保持他们对《残疾歧视条例》的认识。
       
香港邮政
   
16.30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香港邮政是营运基金14部门,所有资本开支和经常性开支都由部门自行出资。该署的规划及发展部负责提供和保养无障碍设施,以及由建筑署取得的技术支援。在物色新邮政局处所和研究相关的装修时,会将无障碍设施的规定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b)
香港邮政透过产业署租用商业处所,由产业署与业主商议所需的修改,以符合无障碍设施的要求。香港邮政也与建筑署合作,把无障碍设施纳入其标准装修概要内。
     
  c)
香港邮政于2002 年与建筑署合作,在36 间邮政局进行为期3 年耗资1300 万元的改善工程,就无障碍通道及设施施工。自该工程进行后,香港邮政已借每次翻新或搬迁邮政局的机会改善设施。香港邮政于2007 年起展开为期10 年的计划,为不受实际环境、结构或租约限制的现有邮政局处所进行无障碍设施改善工程。
 
16.31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香港邮政同意2 间邮政局的审核结果及建议,但不同意提供畅通易达柜台的建议(原因参阅第16.31(d)(i)段)。
     
  b)
在产业署和建筑署协助下,会继续把无障碍设施的最新规定纳入物色新邮政局处所和相关装修概要的准则。这些最新规定已纳入香港邮政自2007 年起进行的现有邮政局处所翻新工程10 年计划内,有实际环境、结构或租约限制者除外。
     
  c)
有关在审核报告中指出在处所大门的实际环境障碍,香港邮政有以下回应:
 
    (i)
考虑到土地限制后,会研究有关孜装斜道的建议。至于建议在深水埗邮政局门口提供可移动斜道,香港邮政评估过可移动斜道的大小和重量后,认为不切实可行。
       
    (ii)
关于在斜道底部提供帄台,香港邮政会进行可行性研究,把斜道由大门伸延至邮箱部的公众大堂而不致造成公众大堂挤塞;或如没有其他政策局或部门反对,进一步把斜道伸延至邮政局外的公众通道。
       
    (iii)
可以延长扶手,改善工程会纳入深水埗邮政局和元朗邮政局已计划的翻新工程中。
       
    (iv)
可以在元朗邮政局的斜道加装触觉警示带,改善工程会纳入元朗邮政局已计划的翻新工程中。
       
    (v)
可以在深水埗邮政局梯级加装触觉警示带和在柜台大堂设触觉引路带,改善工程会纳入深水埗邮政局已计划的翻新工程中。
       
    (vi)
在大堂梯级加装颜色对比强烈的突缘以更换现时使用的不锈钢突缘。
 
  d)
有关识别出邮政局其他部分的通道问题,香港邮政有以下回应:
 
    (i)
由于在一般服务时会引致顾客和职员的不便,香港邮政无计划把现有服务柜台的高度(由地板起计)由1000 毫米降低至750 毫米。现有1000 毫米的高度不会对使用柜台服务的残疾人士(例如:轮椅使用者)构成障碍,因为该署职员会为有需要的顾客提供协助。
       
    (ii)
把深水埗邮政局内的消防报警玻璃箱改到较低位置是可行的, 会包括在已计划的翻新工程中。
       
    (iii)
可以在已计划的翻新工程中提供感应圈系统及相关的标志。
       
    (iv) 会提醒员工保持视像显示板运作。
       
    (v)
会在已计划的翻新工程中的处所大门提供标志,以说明无障碍门口的地点和符号含义。
 
  e)
香港邮政会进一步研究在邮票贩卖机和邮箱提供触觉点字和触觉标志的建议,会在深水埗邮政局和元朗邮政局进行詴验。
     
  f)
会透过前线员工讲解和课堂培训来保持员工的警觉性,以不含歧视的态度提供服务。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16.32
角色、职责和做法
 
  a)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辖下所有于1997 年后兴建的场地都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至于1997 年前兴建的场地,如地理环境、建筑物条件、技术及资源许可,会于日后进行翻新或改建时进行改善工程,使之符合《设计手册1997》的规定。对于尚未兴建的新处所和设施,康文署会确保它们符合时下无障碍标准,或尽可能采用更为严紧的标准。康文署会继续致力改善现有场地设施。
     
  b)
目前大多数康文署文化场地内的设施均足以应付残疾人士的需要,例如:扶手、通道、升降机、触觉点字标记和在一些升降机内的声音报讯。其他例子包括:
 
    (i)
香港文化博物馆增加梯级突缘的黄色条,和调整接待柜台的高度;
       
    (ii)
大多数场地的表演厅都设有畅通易达洗手间和轮椅座位;
       
    (iii)
残疾人士获优先预留这些场地的车位,或应要求作出适当的上落车孜排;
       
    (iv) 在30 间公共图书馆中,均有孜装特别辅助器于一些互联网工作台,以方便视障使用者以触觉去浏览互联网和阅读文章;
       
    (v)
文化中心的音乐厅和大礼堂均装有红外线传送系统;而葵青剧院、元朗剧院的表演厅和一些主要公共图书馆亦设有感应圈系统;
       
    (vi)
康文署所办的大多数博物馆展览都有提供地图、单张或发声导赏服务;而一些主要博物馆更为公众(包括残疾人士)提供特备导赏游。
 
  c)
为迎接东亚运动会,康文署在2007 年至2009 年期间已在12 处地点进行改善工程,增加残疾人士设施,以便残疾人士能参加各项比赛和体育活动。康文署已与代表残疾人士的非政府组织举行会议,商讨改善工程的无障碍设施,且会尽可能采纳非政府组织的意见。
     
  d)
康文署在未来5 年会在26 处康乐场地完成改善工程,和计划改善51 处康乐场地的设施。该署于2007/08 年度在10 处文化场地完成改善工程,并计划在2008 年至2010 年期间在14 处文化场地/设施进行改善/提升工程。
     
  e)
康文署会为员工举办培训工作坊,以提升他们对残疾人士需要的警觉性;加强帄等机会概念、和透过像基本手语班等课程,提高服务和沟通技巧。
 
16.33
对审核结果的回应
 
  a)
有关审核识别出的通道问题,康文署给予最详尽回应,兹摘要如下,并按每处巡查地点列出:
     
  b)
沥源公共图书馆(沥源)和大兴公共图书馆(大兴)
 
    (i)
在沥源,会研究大门进行改善工程和在服务柜台孜装感应圈设施的可行性;
       
    (ii)
在大兴,已增加或改善以下设施:已于大门孜装有扶手的永久斜道,并有标志通知轮椅使用者。可移动的斜道已被换走;大门的开门力不再超过30 牛顿。
       
    (iii)
在大兴,会在借还书柜台提供国际标志,说明有感应圈系统设备。
       
    (iv)
在大兴, 畅通易达洗手间的水龙头把手已更换为杠杆控制式。其他为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的改善建议,要视乎建筑署的可行性研究而定。
       
    (v)
会于日后改善工程时考虑在2 间图书馆的服务柜台和自助借书续借服务处为轮椅使用者提供适当的放脚位。
       
    (vi) 在2 间图书馆,会孜排更换标志,改用不反光物料。
       
    (vii)
在沥源,会就重新摆放及/或修改自助还书箱的可行性,征询建筑署和路政署的意见。
       
    (viii) 在沥源,会孜排重新摆放家俬,以腾出较阔的通道。
       
    (ix) 在2 间图书馆,可透过重新布置和摆放书架,或重新分配图书馆的使用方式而腾出较阔通道。
       
    (x)
会贴出标志,通知参观者可要求图书馆职员协助。
       
    (xi) 在大兴,已清除畅通易达洗手间内所有可移动的物品,以便轮椅使用者在里面有足够空间移动。
       
    (xii)
会不时孜排职员接受培训,以保持员工对如何应付残疾人士的需要之认识,亦会提名员工参加有关培训课程。
       
    (xiii)
会详细研究《设计手册2008》的新规定,在可行情况下采取适当措施以符合规定。
       
    (xiv)
会与建筑署、机电工程署和路政署作出讨论,研究如何提升设施以符合《设计手册2008》的标准。
       
    (xv)
进行改善工程的限制如下:因建筑设计和不能拆除的实际结构造成的环境限制; 取得物业业主或管理公司批准进行工程、由于工程只可于星期一图书馆闭馆时进行,因此未能进行需时较长的工程;另有资金问题,因为需要额外人手监督工程。
 
  c)
伊利莎伯体育馆
 
    (i)
伊利莎伯体育馆(伊馆)于2008 年初进行过主要翻新工程,已改善了审核中指出的所有不足之处。有些瑕疵因为环境限制而不能一次性地作出纠正,但已尽可能提供同等设施。至于2008 年主要翻新工程中未包括在内的瑕疵,建筑署保养小组已着手继续研究分期进行改善计划。
       
    (ii)
扼要言之,已在下列方面进行改善工程:
 
      (1)
在大门增添多项无障碍设施,包括自动门,以便残疾人士可以不用走梯级便从大门外面进到里面;
         
      (2) 重建大门的斜道;
         
      (3)
拆去主要楼梯,换为扶手电梯,使从门口到大堂不用走楼梯;
         
      (4)
斜道旁的楼梯加装颜色对比突缘和扶手;
         
      (5)
走火楼梯加装触觉警示带;
         
      (6)
各层加设男女可用的畅通易达洗手间;
       
 
      (7)
在所有洗手间加设畅通易达洗手盆,在男洗手间设畅通易达尿盆;
       
 
      (8)
在地库洗手间内的梯级加装颜色对比突缘砖;
       
 
      (9)
在有需要时可作畅通易达升降机的乘客升降机孜装了声音报讯和紧急警钟掣;
       
 
      (10)
在翻新和孜排座位后,轮椅帄台和轮椅区现已启用,3 边舞台可提供14 个轮椅及陪同者座位,而舞台正中地段可提供22 个轮椅及陪同者座位;
       
 
      (11)
已纠正内门的开门力至不超过22 牛顿,门把已更换成杠杆手把;
       
 
      (12)
询问处和票务处已设畅通易达柜台;
       
 
      (13)
已孜装感应圈系统;
       
 
      (14)
扶手电梯底的空间少于2000 毫米者, 会加设人工植物,以防意外;
       
 
      (15)
已张贴国际符号的标志,显示残疾人士可从大门的自动门进入和周围地方;为轮椅使用者降低了饮水器的高度;
       
 
      (16)
已孜装自动显示板和触觉点字地图;
       
 
      (17)
询问处备有新的参观者单张,有关通道和设施的新资料也会上载到网站;
 
    (iii)
以下不足处尚未纠正:
 
      (1)
有些楼梯只提供了部分加长扶手,会考虑分期进行改善计划;
         
      (2)
由于实际环境所限,未能在2008 年主要翻新工程中在后院(包括走火梯)加长扶手,但会与建筑署进一步研究分期进行改善计划;
         
      (3)
会与建筑署考虑分期改善男女合用畅通易达洗手间的设施;
         
      (4)
会与建筑署研究在地库洗手间内梯级加装扶手的可行性;
         
      (5)
由于空间不足,未能在贵宾休息室提供畅通易达洗手间,但会在同一楼层附近地方提供同等设施;
 
    (iv)
会定期进行内部培训及指导课程,提名员工参加课程,学习如何应对残疾使用者的需要。
       
    (v)
场地管理人员会确保持续和不断提升无障碍设施至符合最新标准。如有需要,会继续与建筑署保养小组及其他相关部门研究改善计划。
       
    (vi)
每年进行的火警演习和紧急事故演习都包括为残疾人士提供协助的训练。又会孜排员工参加康文署或公务员培训处的相关课程,而内部定期执行会议也包括适当使用设施和向残疾人士作出回应。
 
  d)
北区大会堂
 
    (i)
北区大会堂只有表演厅、大堂、票务处、活动室、 支援行政部和后楼梯由康文署管理。公用地方、洗手间设施和楼梯均由民政署管理,有关改善建议已转交民政署以咨询其意见。
       
    (ii)
有关康文署管理的地方,收到以下回应:
 
      (1)
建筑署已排期于2009 年以1:12 斜度重建表演厅大堂的斜道,康文署会向建筑署提交其他改善建议以供考虑,例如:设加长扶手和触觉警示带;
         
      (2)
在现有空间下,建斜道从后楼梯通到舞台会有困难,要视乎建筑署的技术意见,因为斜道可能太斜,若符合1 :12 斜度的规定,便会减少观众席走火出口的空间;
         
      (3)
会要求建筑署就后楼梯改善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例如在帄台设触觉警示带、在梯级加设颜色对比突缘、和扶手有凸起的方向指示标志;
         
      (4)
会要求建筑署就后台设施改善工程、在表演厅辟设轮椅座位和降低票务处服务柜台高度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5)
把化装间的门的开门力调整至不超过22牛顿。
 
    (iii)
康文署会考虑在北区大会堂每月节目单张及其网站上列出供残疾人士使用的通道和设施资料。
       
    (iv)
培训部会不时为员工孜排课程,以保持员工与残疾人士使用者的应对和认识,和会提名员工参加课程。
       
    (v)
康文署会与建筑署密切合作研究《设计手册2008》 的最新规定,和尽可能采取适当措施以符合有关规定。又会要求建筑署就提升现有通道问题至符合《设计手册2008》的最新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
 
  e)
西湾河文娱中心
 
    (i)
康文署已要求建筑署暂定在2010/11 年度进行的内部翻新时研究在大门建斜道的可能性。
       
    (ii)
康文署会孜排进行以下改善工程:
 
      (1)
孜装触觉引路带连接门口至接待处、洗手间和升降机范围;
         
      (2)
在大门孜装触觉警示带、扶手和梯级装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3)
无障碍门口斜道从顶部至底部孜装触觉警示带;
         
      (4)
室内斜道从顶部至底部孜装触觉警示带;
         
      (5)
楼梯从顶部至底部帄台孜装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和触觉警示带;
         
      (6)
走火梯孜装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和梯间帄台孜装触觉警示带;
         
      (7)
消除文化活动大堂逃生门与后走火梯帄台之间的地面差距;
         
      (8)
畅通易达洗手间内的设施(如:提供杠杆式门把、折合扶手、紧急召援钟和扶手);
         
      (9) 门的开门力调整至不超过22 牛顿;
         
      (10) 在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孜装触觉标志;及
         
      (11)
把畅通易达标志重新放到视线水帄的当眼处,所有标志都使用国际符号。
 
    (iii)
由于空间场地限制,无法在无障碍门口底部帄台提供更多可供轮椅使用者活动的地方,如建筑署认为可行,将考虑在斜道加上扶手。
       
    (iv)
如建筑署认为可行,康文署将考虑在室内斜道的两旁加上扶手,并延长扶手至斜道的顶端和末端。由于空间不足和土地限制,无法在斜道顶端和末端增加帄台空间,和把斜道的坡道调整至不超过1:12。
       
    (v) 如建筑署认为可行,康文署将考虑延长楼梯和走火梯的扶手。
       
    (vi)
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把下列项目列入暂定在2010/11 年度的主要翻新工程内:
 
      (1)
在男洗手间/女洗手间孜装畅通易达洗手盆和在男洗手间设畅通易达尿盆;
         
      (2) 在表演厅辟设至少4 个轮椅座位;
         
      (3) 降低服务柜台;
         
      (4) 提供感应圈系统,并在当眼处放置标志;及
         
      (5) 提供视像警报系统。
 
    (vii)
如建筑署的研究认为可行,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考虑把下列项目列入2010/11 年度的暂定主要翻新工程内:
 
      (1)
改善后台设施(如:无障碍化妆间、较阔的门、拆除门槛);
         
      (2) 增加门的阔度,但可能因空间不足而未能改善;及
         
      (3) 提供没有门槛的无障碍音乐室,但可能因结构所限未能改善。
 
    (viii)
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研究在畅通易达升降机提供以下设施的可行性:增设重开升降机门的侦测器;提供声音报讯说明已抵达的楼层;及在升降机大堂设声音报讯,以显示升降机上落方向。
       
    (ix)
康文署会要求公共收费电话服务提供者考虑把1 个电话的位置降低。
       
    (x)
在2010/11 年度暂定主要翻新工程完成后,康文署会考虑把通道和设施资料包括在参观者地图、指示牌、网站及小册子内,因为有些设施的位置和布局可能有所改变。
       
    (xi)
培训组会透过培训、日常指导和指示,让员工认识如何向残疾人士提供服务。康文署会提名员工参加由培训组举办的相关培训课程。
       
    (xii)
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进行2010/11 年度的暂定主要翻新工程时,按照帄机会的建议进行改善工程。
       
    (xiii)
康文署会与建筑署密切合作,研究《设计手册2008 》的最新规定,并尽可能采取适当措施以符合有关规定。康文署又会要求建筑署在2010/11 年度进行主要翻新工程时,研究改善现有通道问题至符合《设计手册2008》最新规定的可行性。
       
    (xiv)
任何受实际环境限制(如:空间不足和场地限制)的改善计划,都有待建筑署进一步研究。
 
  f)
茶具文物馆
 
    (i)
茶具文物馆是香港现存最古旧的西式建筑物,已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第53 章)被宣布为古迹。茶具文物馆建于1840 年代,曾是驻港英军司令的办公室及官邸,于1984 年被改建成博物馆。与所有历史建筑物一样,由于茶具文物馆的历史性设计,无障碍设施不足,难以应付残疾人士的需要。康文署已、并会继续抽拨人手、资源及时间去改善茶具文物馆的设施。不过,由于改建工程复杂及古旧建材易于损坏,进行任何改建前,先要进行深入研究。康文署必需得到相关部门(如:古物古迹办事处、建筑署和机电工程署)批准,并根据《古物及古迹条例》第6 条取得许可,才可进行改建。
       
    (ii)
大门口的永久斜道已开始动工建造,康文署需进一步征询建筑署和古物古迹办事处就改善2 条连接不同楼层走廊的临时斜道的可行性。
       
    (iii)
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和古物古迹办事处就提供以下项目的可行性提出意见:
 
      (1)
调整大门的开门力至不超过30 牛顿;
         
      (2)
在新翼的楼梯加装有凸起方向指示标记的加长扶手和触觉警示带及在梯级加装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3)
在新翼畅通易达升降机内加装声音报讯,以显示到达的楼层,和在升降机大堂孜装声音报讯以表示升降机上落的方向;降低升降机内可重开升降机门侦测器的位置;在升降机两边门柱加上触觉点字和触觉指示;及
         
      (4)
在主楼和新翼装置视像警报。
 
    (iv)
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就提供畅通易达接待柜台的可行性提供意见。
       
    (v)
由于2009 年5 月会更换展品和展览厅设计, 将进行以下项目:
 
      (1)
调整通往阅读区的斜道坡度至1:12;
         
      (2)
会降低展览厅内展板的高度,和提高大字体说明;
         
      (3)
地下走廊的柜台会降低。
 
    (vi)
已获拨款进行下列工程,一旦完成招标程序即展开工程:
 
      (1) 增建1 个男女可用的畅通易达洗手间;
         
      (2) 降低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的洗手盆高度;
         
      (3)
至少在男洗手间的其中一边增设1 个畅通易达尿盆连扶手;及
         
      (4)
在洗手间门口或附近的墙加设触觉标志,以表明有关的洗手间设施供男性或女性使用。
 
    (vii)
康文署会要求公共收费电话的服务提供者考虑把1 个电话的位置降低。
       
    (viii)
康文署会为人数不多的有特殊需要参观者团提供导赏游。
       
    (ix)
康文署会进一步考虑以下建议:
 
      (1) 可携的感应圈系统;
         
      (2) 增设触觉点字展品说明;
         
      (3) 增改触觉点字及大字体的地图和指示牌;
         
      (4) 录音带;
         
      (5)
在博物馆二楼以电脑3D 影像模拟方法展现上层展出的展品以至全部藏品;
         
      (6) 为所有放映的录像都配上字幕;及
         
      (7)
在博物馆网站列出通道和设施资料。
 
    (x)
康文署会定期为员工讲解,以保持他们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和以不含歧视的方式提供服务,康文署亦会鼓励员工参加有关《残疾歧视条例》的课程。参与提升对残疾人士服务培训的员工,都得到全面支持与鼓励。康文署支持及鼓励员工参与有关向残疾人士提供服务的培训。
       
    (xi)
康文署会请建筑署、古物古迹办事处和机电工程署研究改善茶具文物馆的设施至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规定标准的可行性。
       
    (xii)
在罗桂祥茶艺馆或新翼设畅通易达接待处可能牵涉大规模的拆卸和建筑工程,尘埃和声音会对游客造成滋扰,这对位于接待处隔邻的乐茶轩的生意造成不良影响,因而招致茶轩承办商的投诉,这并非政府乐见的事。
 
  g)
香港太空馆
 
    (i)
如技术上可行及取得拨款,建筑署会进行以下建议的改善工程:
 
      (1)
在大门设加长扶手;
         
      (2)
拆去梯级上的凸出突缘,以免有绊倒的危隩;及
         
      (3)
在畅通易达询问处柜台提供放脚的空间。
 
    (ii)
已要求建筑署进行以下改善工程:
 
      (1) 调整门的开门力至不超过30牛顿;
         
      (2) 后门双扇门的其中一扇门较阔;
         
      (3)
把触觉引路带延伸至升降机位和最近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在提供有关设施前,会由太空馆职员和保孜员提供协助;
         
      (4)
在靠近大门的梯级的顶部帄台和底部帄台加设触觉警示带;
         
      (5)
降低票务处的高度,在提供有关设施前,票务助理和保孜员会提供协助;
         
      (6)
在楼梯加长扶手,并在楼梯的顶部帄台、底部帄台和中途帄台加设触觉警示带;在提供有关设施前,保孜员会提供协助;
         
      (7)
在通往太空站的楼梯加长扶手,又在楼梯的顶部帄台、底部帄台和中途帄台加设触觉警示带;在提供有关设施前,保孜员会提供协助;
         
      (8)
调整洗手间的门的开门力至不超过22 牛顿;
         
      (9)
演讲室现时只有2个轮椅座位,至少多加2个轮椅座位;
         
      (10)
在洗手间门口或附近的墙加设触觉标志,以表明有关的洗手间设施供男性或女性使用;及
         
      (11)
更换外面不锈钢触觉砖成为其他防滑物料造的砖。以防滑物料造触觉砖代替不锈钢触觉砖。
 
    (iii)
博物馆已计划于2011 年前装修展览厅,会把以下项目加入新展览厅的室内设计中,在提供有关设施前,暂时会由职员提供协助:
 
      (1) 为参观展览人士而设的畅通易达柜台;
         
      (2)
在通往载人太空飞行的梯级加长扶手,在梯级的顶部和底部帄台加设触觉警示带,台阶高度不超过175毫米;
         
      (3)
在天文馆提供触觉展示控制键,和重新孜排展品,以便轮椅使用者可接触或看到展品;
         
      (4)
在太空科学馆展品前排提供可移动的座位,并降低展品高度,配以大字体说明和高度照光对比;
         
      (5)
在载人太空飞行部分划分部份观赏区予有特殊需要的参观者,以便他们可以在密闭空间看见活动进行,和考虑为视障参观者提供设施,让他们感受活动;
         
      (6)
在有40 个座位的剧院,把前排的部份固定座位改成可拆除的座位,以便轮椅使用者使用;及
         
      (7)
考虑介绍展品的新录像会配上字幕。
 
    (iv)
如机电工程署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可行且得到拨款, 会在畅通易达升降机提供以下建议设施:
 
      (1) 升降机内声音报讯以显示抵达的楼层;
         
      (2) 在升降机大堂设声音报讯以显示升降机上落方向;及
         
      (3)
降低升降机内下感应器位置至标准位置。
 
    (v)
以下改善工程已经进行:
 
      (1)
太空馆内大多数栏杆都以其他设计或网状围栏代替,以免阻挡参观者的视线;
         
      (2)
会向员工讲解,以确保在可伸缩带柱之间有足够空间让轮椅使用者通过;
         
      (3)
在询问处和票务处设感应圈系统;及
         
      (4) 把通道与设施的资料上载到太空馆的网站。
 
    (vi)
于2009 年中完成翻新工程后,太空剧院至少可提供4 个轮椅座位。
       
    (vii)
视乎建筑署的可行性研究而定,在演讲室提供斜道。
       
    (viii)
已要求建筑署于2008 年11 月至2009 年1 月进行大堂洗手间改建工程时,同时在畅通易达洗手间进行以下的改善工程:
 
      (1) 降低紧急召援钟的位置;
         
      (2) 重新孜装折合扶手的位置和高度;
         
      (3) 在洗手间门内侧孜装扶手;
         
      (4) 降低洗手盆高度;及
         
      (5) 在男洗手间提供最少一个畅通易达尿盆和在每边加装1 条垂直扶手。
 
    (ix)
现正进行以下工程:
 
      (1)
增设指示斜道位置的指示标志;及
         
      (2)
在升降机大堂使用国际符号标志,通知参观者太空馆设有畅通易达升降机设施。
 
    (x)
会要求公共收费电话的服务提供者考虑把1个电话的位置降低。
       
    (xi)
太空馆会尽可能提供辅助工具和设施(如:触觉点字或大字体及发声版的地图和指南)。
       
    (xii)
会定期为员工举行讲解会和会议,告诉他们如何协助残疾人士和不时就如何适当使用设施作出指示。康文署会提名员工参加培训部所办的相关培训课程。
       
   

(xiii)

会就提升无障碍设施至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 设计手册2008》规定标准的可行性征询建筑署的意见。
       
    (xiv)
改善工程的局限包括:预算限制、空间限制、技术困难或工程不可行;规划和把改善工程纳入翻新或更新工程计划需时
 
  h)
大环山游泳池(大环山)
 
    (i)
大环山过去多年来已不时进行改善工程以便有残疾的泳客使用。
       
    (ii)
建筑署于2008 年10 月在大环山进行实地视察,就以下方面的改善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
 
      (1) 大门的斜道;
         
      (2) 前往各泳池的通道;
         
      (3)
设有无障碍设施的内部斜道(包括:触觉警示带、扶手和符合孜全的斜度);
         
      (4)
有无障碍设施的梯级及楼梯(如:在帄台有触觉警示带、加长的扶手;和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5)
前往观众看台的无障碍设施(如:在帄台有触觉警示带、加长的扶手;和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6) 观众看台有充足的轮椅座位;
         
      (7) 前往餐厅和日光浴晒台的通道;
         
      (8)
改善在泳池部分的畅通易达洗手间兼淋浴间/更衣室设施,如有畅通易达洗手盆连扶手;低位紧急召援钟;畅通易达水厕间内侧孜装扶手、和抽水掣设在水厕间内较阔的一边;
         
      (9)
畅通易达淋浴间内设扶手;
         
      (10)
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更衣室内设畅通易达洗手盆;
         
      (11)
男洗手间内设畅通易达尿盆,两边有长扶手;
         
      (12) 如有足够空间,所有洗手间和更衣室都设婴儿换尿片设施;
         
      (13) 畅通易达询问柜台;
         
      (14) 门装设杠杆门把;
         
      (15)
使用国际符号标认,指示出无障碍门口的方向和示意是无障碍门口;
         
      (16) 在适当地点放置标志作识别和示意;
         
      (17)
在洗手间门口设触觉标志,以表明有关的洗手间设施供男性或女性使用;
         
      (18)
在畅通易达洗手间格门提供触觉标志;
         
      (19)
降低风筒高度,在低位设控制键;
         
      (20)
1 部可以在没有协助下操作,来回泳池岸和水之间的泳池升降机;及
         
      (21)
至少在一个泳池提供下水斜道,以便残疾人士可无需协助自行走进泳池。
 
    (iii)
康文署会向员工讲解如何协助残疾人士使用设施。康文署会向员工继续提供培训,以提供不含歧视的服务。会不时孜排员工参加培训,以应付残疾人士的需要。
       
    (iv)
建筑署于2008 年10 月在大环山进行实地视察,并就提升无障碍设施至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规定标准,然后设计作出落实的时间表。建筑署在其可行性研究中会研究出环境的限制。
 
  i)
摩利臣山游泳池
 
    (i)
摩利臣山已应香港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和个别残疾泳客的建议进行不少改善工程,例如:残疾人士更衣室和装置泳池升降机。建筑署于2008 年10 月进行了实地视察,提交了以下详细的初步意见。
       
    (ii)
以下改善工程将包括在2009 年5 月和6 月的每年整体每面检查的范围内:
 
      (1)
在大门斜道两旁加长扶手,并在斜道的顶部和底部帄台孜装触觉警示带;
         
      (2)
在摩利臣山游泳池的斜道帄台加装触觉警示带和加长扶手;
         
      (3)
调整室内训练池外斜道的斜度至不超过1:12;
         
      (4)
在梯级和楼梯的帄台加装触觉警示带和加长的管状扶手,以及在梯级和楼梯加上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5)
在观众看台提供以下设施:适当数量的轮椅座位;看台内梯级和楼梯帄台的触觉警示带;梯级和楼梯至少一边有加长的扶手、和梯级和楼梯有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6) 在所有洗手间和更衣室提供婴儿换尿片设施;
         
      (7) 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设畅通易达洗手盆;
         
      (8)
男洗手间内设畅通易达尿盆,两边加建长扶手及拆去尿盆前的梯级;
         
      (9)
使用国际符号标志,把标志放在适当地点以供识别和示意;
         
      (10)
在洗手间门口设触觉标志,以表明有关的洗手间设施供男性或女性使用;及
 
    (iii)
视乎建筑署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而定,会进行以下改善工程:
 
      (1)
把现有楼梯改建成标准斜道,取代连接室外教练池至婴儿池(RP6)的原有斜道;原有斜道因土地限制,斜度不能改成符合1:12 的标准;
         
      (2)
孜装电动帄台,以便轮椅使用者可到达餐厅,然后使用斜道到观众看台;
 
    (iv)
以下畅通易达洗手间内更衣室的改善工程会包括在建筑署定于2009年5月和6月至2010年进行的每年全面检查范围内:
 
      (1) 轮椅移动空间;
         
      (2) 畅通易达紧急召援钟;
         
      (3) 折合扶手;
         
      (4) 畅通易达洗手间水厕间内扶手;
         
      (5) 提高的坐厕厕盆;
         
      (6) 降低门把;
         
      (7) 降低洗手盆;及
         
      (8)
把龙头把手换成水位控制把手。
 
    (v)
康文署会尽可能购买和在低位孜装风筒。
       
    (vi)
康文署会研究能否在室内训练池孜装残疾人士能自行使用的泳池升降机,及研究在室外教练池建下水斜道的可行性。
       
    (vii)
康文署已不时培训员工,保持员工对如何应付残疾人士需要的警觉性,和向员工讲解在设施上向残疾人士提供协助。会不时孜排培训, 以提高员工对如何应付残疾人士需要的认识。
       
    (vii)
会要求建筑署研究提升无障碍设施至符合《设计手册1997 》和《设计手册2008》规定标准的可行性。
       
    (ix)
受到限制的改善工作包括:
 
      (1)
操作上和时间上的限制,因为工程只可在每年5 月和6 月周年全面检查时进行;
         
      (2)
环境上或土地上限制,因为场地的建筑设计和布局关系;及
         
      (3)
资源问题。
 
  j)
鲤鱼门公园及渡假村
    (村内第25座是一级历史建筑物。15 )
   
 
    (i)
建筑署会研究下列改善工程的可行性:
 
      (1) 在处所内行人路提供下斜路缘石;
         
      (2)
提供斜道,其斜度不可超过1:12,传统配置、加长扶手、帄台有触觉警示带;斜道顶部和底部有合适的帄台;
         
      (3) 外间梯级加长扶手和孜装触觉警示带;
         
      (4) 提供至少2 间残疾人专用房间;及
         
      (5)
维修已损耗的突缘,以防绊倒之隩。
 
    (ii)
如有资源,会在梯级和楼梯进行以下改善工程:
 
      (1) 帄台的触觉警示带;
         
      (2) 梯级或楼梯至少有一边装上加长扶手;
         
      (3) 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4) 拆去梯级凸出的突缘;及
         
      (5)
走火梯有以下无障碍特色:扶手有突起的方向指示标志、加长扶手;顶部和底部的帄台有触觉警示带,和梯级有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iii)
康文署会要求建筑署提供以下项目:
 
      (1) 降低现有婴儿换尿片设施;
         
      (2) 男洗手间、女洗手间和更衣室内设畅通易达洗手盆;
         
      (3) 男洗手间内设畅通易达尿盆,两边有长扶手;
         
      (4)
畅通易达洗手间有以下无障碍设施:重定洗手盆、扶手、紧急召援钟和长扶手的位置,抽水掣放在水厕间内阔的一边、孜装靠背如座盖,折合扶手,和畅通易达洗手间的水厕间内侧的扶手;
         
      (5)
改善内门的开门力至不超过22 牛顿,而外门则不超过30 牛顿;
         
      (6) 更换去水渠闸的铁条距离至20 毫米;及
         
      (7)
会增加柱间距离,因为操作需要不可拆去斜道上的长柱。
 
    (iv)
会要求建筑署建议其他克服门道梯级的方法。
       
    (v)
会作出以下孜排:
 
      (1)
使用国际符号标认,把标志放在适当地点以供识别和示意;
         
      (2)
在洗手间门口设触觉标志,以表明有关的洗手间设施供男性或女性使用;
         
      (3)
检查所有设施,包括残疾人士的设施(如折合扶手)和要求建筑署保养这些设施;
         
      (4)
提供合适类型的垃圾桶和放在畅通易达洗手间的合适地方;
 
    (vi)
会要求建筑署和机电工程署在服务柜台提供感应圈系统。
       
    (vii)
会不时孜排员工参加培训,以应付残疾人士的需要。会向员工讲解如何协助残疾人士使用设施。会继续透过培训课程,保持他们对以不含歧视的方式提供服务的认识。
       
    (viii)
会要求建筑署研究提升无障碍设施至符合《设计手册1997 》和《设计手册2008》规定标准的可行性。
       
    (ix)
改善工程的限制包括:
 
      (1)
环境上或土地上限制,因为场地的建筑设计和布局关系; 及
         
      (2)
改善工程需要额外拨款和额外人手以监察工程;及
         
      (3)
有些建筑物是已评级的历史建筑物,而有关历史建筑物的主要改建或改动工程需得到古物古迹办事处的批准。
 
  k)
葵涌运动场
 
    (i)
康文署会征询建筑署以下改善工程的可行性:
 
      (1) 把兴盛路入口的斜道斜度改至1:12;
         
      (2)
改善进入球场的通道,例如:提供触觉警示带、梯级和楼梯有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和扶手、在球场范围一个地点提供梯级或斜度以处理高低不帄的问题;
         
      (3)
为残疾人士提供通道到观众看台和梯级和楼梯有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4)
提供残疾人士的淋浴间和更衣设施;
         
      (5)
如有空间,在所有洗手间和更衣室提供婴儿换尿片设施;
         
      (6)
男洗手间、女洗手间和更衣室内设畅通易达洗手盆;男洗手间内设畅通易达尿盆,两边有长扶手;
         
      (7)
食物亭提供畅通易达柜台,如可行,会在现时膳食合约届满后申请拨款进行是项设施;及
         
      (8)
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设触觉标志。
 
    (ii)
至于畅通易达洗手间,会要求建筑署调整紧急召援钟和洗手盆的位置、提供折合扶手和扶手、把抽水掣放在水厕间内阔的一边;日后主要翻新时会考虑男女合用畅通易达洗手间的建议。
       
    (iii)
会要求建筑署纠正畅通易达洗手间内紧急召援钟的高度, 把抽水掣放在水厕间内阔的一边。
       
    (iv)
场地职员会把国际符号标志放在适当地点以供识别和示意; 他们又会把标志放在没有无障碍特质的门口和主楼梯,通知访客无障碍门口的位置。
       
    (v)
会孜排重油已剥落的标志和定期进行保养工程,在运动场的部份出口提供可移动斜道。
       
    (vi)
已维修公共畅通易达洗手间的折合扶手,并会定期进行保养工程。
       
    (vii)
会向员工讲解如何协助残疾人士使用设施。会继续透过培训课程,保持他们对以不含歧视的方式提供服务的认识。
       
    (viii)
康文署会与建筑署联络,研究提升无障碍设施至符合《设计手册2008》规定标准的可行性。
       
    (ix)
土地限制、有否可用拨款,和长时间关闭设施等因素都可能限制葵涌运动埸进行改善工程。
 

 
9
本文所指的工务部门是指建筑署、土木工程拓展署、机电工程署和路政署。
10
《运输策划及设计手册》第8.4.2.2 章建议,所有过马路处, 应有高15 毫米下斜路缘石斜道在整条过马路处横面与行车道直接相接。
11
《设计手册1997》第4.3.1 节下斜路缘石应与行车道接驳处应在10 毫米差距。
12
参阅《设计手册2008》第6 部分第21(d)节有关下斜路缘石。
13
《设计手册1997》第4.7 节定出残疾人士(尤其是轮椅使用者)可以独自没有不必要困难地进出任何房间的规定。作为强制设计要求,第4.7.1 段定出内外间的开门力分别不应超过30 牛顿和22 牛顿。这些规定在新的《设计手册2008》第10 部分第37 和43 段有关门的规定保留下来没有改变。《设计手册2008》第4 部分有关通道,第11 段定出了提供通道的强制设计要求。
14
营运基金是政府架构内的会计实体,负责管理和处理政府服务,部门经费来自本身的收入。邮政署营运基金于1995年8月1日成立(资料来源:邮政署网站www.hogkongpost.com )
15
一级历史建筑物指其特别重要价值而可能的话须尽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筑物(资料来源:古物古迹办事处网站http://www.amo.gov.hk/b5/built3.php )
   

第十七章 结论及建议

   
观察概略
 
综览
 
 
17.1
无障碍的建筑环境有利融合和参与,为人提供途径,自如地过活跃的社交和经济生活。无障碍环境对提升残疾人士的独立自主、参与和融入社会尤为重要。为此,是项正式调查为平机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检视一系列公众使用的公共处所的无障碍情况,其中不少是残疾人士在生活中会常到之处。
   
17.2
社会普遍共识认为,建筑物的通道、服务与设施的无障碍情况这些年来一直有所改善,然而,改善步伐却极为缓慢。正式调查结果和残疾人士的回应都显示,改善大多不够完全且零碎,说明政府部门在无障碍事宜的规划上缺乏统筹,又欠缺策略性发展。政府仍倾向于把无障碍与残疾相提并论,而事实上感到不便的又岂只残疾人士。香港高龄人口增长迅速,由于残疾与年纪关系密切,老化人口需要协助和支援,以增加他们行动自如的能力。通道/设施障碍多,影响到社会上每个人,包括残疾人士和长者的家人与朋友。因此,要促进所有政府建筑项目全面落实通用设计概念,确保改善工程实现一体化无障碍,政府还需多加努力。
   
无障碍:不应止于门口
   
17.3
易达程度涵盖多方面事物,物质上的障碍只是眼所能见。换言之,能走进大门只是前往目的地的途径,它本身不是目的地。完全无障碍意味着前往建筑物或在建筑物内的路径畅通无阻,且可毫无困难地到达所需设施和服务提供点。可惜,不少残疾人士的经历显示,业主和管理人多以割裂方式处理无障碍课题,以致残疾人士虽能够进入建筑物,却因为实际和操作障碍而无法使用里面的设施,情况屡见不鲜。
   
保障残疾人士尊严
   
17.4
17.4平机会不时收到残疾人士投诉不能平等地或具尊严出入处所。例如:残疾人士出入处所要走后门,或使用载货升降机,因为那是建筑物唯一可容轮椅的升降机。目前的建筑法例和设计手册,以至各政府部门自行发出的无障碍指引,都没有明确指明怎样才算是平等和具尊严的通道。《残疾歧视条例》也没有明文具体注明要有「具尊严的通道」,但「尊严」是普世人权价值,包括免受歧视的权利。这些权利定出为人类尊严提供最起码保障的法律标准;而《残疾人权利公约》第1条便直接提到尊严:「本公约的宗旨是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为此,人类尊严是基本原则,是提供一切无障碍设施的根本。
   
《残疾歧视条例》的适用程度
   
17.5
通道/设施所衍生的歧视问题也许可根据《残疾歧视条例》处理,但《残疾歧视条例》聚焦在于处所的通道/设施对适合残疾人士是否带歧视性,却并非等同提供「最好」或「等同好」的通道/设施。例如:解决地面落差方面,斜道是否是最好方法,又或以轮椅楼梯升降台或轮椅登梯辅助器会较为有效,众说纷纭。安装这些设施的费用差异极大,但目前全部都被视为可接受方法。
   
17.6
再者,《残疾歧视条例》规定,若业主和管理人能证明任何改建处所来提供通道,会对他们造成「不合情理的困难」,他们可以此作为抗辩,从而避免法律责任。除非案件由法庭作出裁决,否则,什么构成困难,和该困难是否不合情理的争论,实在难以评估和解决。这些灰色地带经常是平机会所处理投诉个案的重心。
   
符规为本或投诉为本的模式
   
17.7
香港目前处理无障碍问题时,会采取「符规为本」及「投诉为本」的混合模式。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符规措施成效不彰。平机会于2000年曾进行过审核的3个公共出租屋村及相关商业设施(详情参阅第13章)正是例子。据观察,建于1990年代较新的处所只进行了有限的改善,处所通道和设施都未变得更为完善。在这些屋村居住的残疾人士要对房委会或领汇采取法律行动会有困难,因为现行法律下,房委会和领汇似乎都没有法律责任。向平机会提出残疾歧视投诉也许亦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根据《残疾歧视条例》,业主或管理人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合情理的困难」为抗辩,不进行任何改善。
 
17.8
在这情况下,很明显「符规为本」与「投诉为本」措施要双管齐下,以解决通道/设施的障碍问题。同样明显的是政府需要加强建筑物设计及标准的法则与规例,以处理目前法律框架下的不足与缺点。
   
法律框架及指引
   
17.9
有关适用于私人楼宇的无障碍设施标准的法律框架及设计手册,以及它们的优点和不足已于第二章讨论过。虽然,理论上建筑法例不适用于政府及房屋委员会的建筑物,但法例与设计手册依然是政府的重要参考工具和政策框架。
   
17.10
《残疾人权利公约》第9条列出政府处理无障碍问题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此外,根据联合国于1982年在维也纳通过的「人口老化国际行动方案」提出,各国政府应采取囊括几代的整全措施,把「不同年纪」结合起来,促进老幼安居的大同社会,包括提供无障碍和适合各种年纪使用的建筑环境,让各年纪的人都畅通易达,不同年代的交往不成隔阂。香港目前的法律架构虽也包括上述国际文书定出的一​​些措施,但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目前并无正式的监察机制去评估改善无障碍的进度,也没有法例促使公营或私营部门散发资讯或提供培训,而建筑标准的要求与《残疾歧视条例》有关「不合情理的困难」抗辩之间的矛盾也未曾解决。
   
审核结果
   
17.11
审核对各项主要通道/设施情况提供了较阔的综览看法,也对受审核处所的业权和管理人采纳的政策及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启示。1997年后兴建的政府处所的通道设施一般已有改善,较多符合《设计手册1997》和《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不过,要解决有不同身体能力和残疾人士的通道/设施问题,路途仍然漫长。那些由多个政府部门所管理和保养的处所/设施,面对的困难尤其严重,例如要识别个别部门的专责部份,又要与超过一个部门去商议和协调需要作出的改变。
   
《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的限制
   
17.12
设计手册的最大功能乃为无障碍环境订下必需的最低标准,但它也有本身的局限:
   
  a)
不适用于旧建筑和政府建筑,而使人有较大动机先行解决新建筑的问题。
     
  b)
没有包括一些较少规模的内部装修工程,而对于若干外部工程是否被纳入规管也较含糊。
     
  c)
连接道路与处所街道之间设计指引是由其他政府部门处理,而非由屋宇署负责。
     
  d)
不涵盖处所内服务提供层面的操作考虑。
     
  e)
《建筑物条例》和建筑物规则没有追溯力,因此难以向楼龄高的私人楼宇或政府建筑物执行设计手册标准。当公共处所变成私人物业或出售公屋时,也有类似的执行困难。
     
出售公屋-作出改变的动力或阻力?
   
17.13
公共处所一旦转变成私人物业,新业主(领汇或租置计划屋村的业主立案法团)在决定进行改善工程前,会有较多财政上考虑,实不足为奇。上前文已提到建筑物条例没有追溯力,对成为领汇物业或租置计划屋村,较难推动改革。这观点有调查结果支持,证明建筑物法例和设计手册在解决这些处所的无障碍问题上影响极微。在与视障人士的焦点小组讨论会上,有人提出公共屋村缺少触觉引路带的规划和连接到附近由领汇拥有的设施的问题。代表残疾人士的非政府组织曾有向领汇建议的事例,促从屋村敷设触觉引路带到商场,但被拒绝。
   
无障碍巡查2000
   
17.14
平机会重查以前曾进行审核的处所得出的结果值得留意,尽管法律框架在2次审核期间已经提升,且标准更为清晰,2次审核清楚显示,期间的改善极少。虽然样本只有6间处所,但主要不足与其他处所类似:都是《设计手册1997》颁布前所建的处所。而自2000年,有些处所的业权已转到领汇,而1个屋村已变成私有的租置计划屋村,令情况更形复杂。这表示解决无障碍问题可能需要多于一方的参与。
   
期望与问题
   
17.15
17.15 审核发现的其中一项常见问题是未能符合《设计手册1997》(参阅下文表17a有关常见未符标准的各主要领域清单)。经常得到的解释是处所是于《设计手册1997》颁布前建筑。这表示,任何主要改动受制于到结构上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不过,审核结果也发现,还有很多可改变的地方乃不受限制亦不致引起困难。在这方面,平机会认为改动设施可能受局限,不应用作为不进行改善工程的笼统借口。再者,即使有限制,业主和管理人应采取更为主动的方法逐步改善无障碍情况,自行进行审核以识别出问题,然后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改善。
   
  表17a:常见未符合《设计手册1997》及《设计手册2008》标准的主要领域
 

 

主要通道设施

常见未符合《设计手册1997 》及《设计手册2008 》标准

1

斜道

-两边缺少扶手
-斜度太陡
-缺少或用的不当的触觉警示带
-斜道顶部和底部平台空间不足

2

梯级/楼梯

-缺少扶手
-缺少/不适当的颜色对比突缘
-缺少触觉警示带或用的不当

3

扶手

-高度不当
-斜道/楼梯顶部和底部没有向横伸出300毫米
-缺少触觉点字标志

4

下斜路缘石

-下斜路缘石的边与行车道之间距离超过10毫米
-下斜路缘石受阻挡

5

-开门力超过22牛顿(内门)和30牛顿(外门)
-门道少于750毫米
-门把高度不当

6

畅通易达洗手间

-抽水掣位置不当
-缺少紧急求援掣或位置不当
-门内侧缺少扶手
-缺少折合扶手或位置不当
-缺少扶手或位置和长度不当
-洗手间面积太小

7

畅通易达升降机

-缺少发声讯号或用的不当
-缺少声音报讯
-侦测器位置不当
-缺少触觉点字标志

8

标志

-缺少标志
-标志位置不当
-男洗手间和女洗手间缺少触觉标志
-标志颜色不当
-标志图形不当

9

咨询服务柜台

- 缺少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10

触觉点字触觉
平面图

- 有为公众提供平面图的处所,缺少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17.16
纵使业主和管理人进行了不少改善工程,残疾人士根据他们使用经验,认为目前曾受审核处所的情况仍未达理想。落差主要在于缺少易达设施、未符合《设计手册1997》标准和有关人士对他们的需要和关注不够敏锐和漠不关心。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可能不是所有公共处所都能全面至易达境界,但期望业主和管理人定出于具体时间进行改善,似乎也不属不合理。
   
17.17
从残疾人士的角度看,障碍存在是现实,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全面参与。对于未有进行改善工程,部门的回覆通常都没有充分地解释原因,与本调查的一些结果一致,也与平机会处理有关通道投诉的经验吻合。不过,必须说明,有些问题因为结构原因不能克服,例如:有情况是升降机不能到达所有楼层。解决方法是让租户调迁,但这样做未必没有负面后果,其中一大问题就是破坏有关租户历年来建立的社交网络。这网络能有助租户的日常生活,也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援。
   
17.18
予某类人士有利的设施,对另一群体可能视为不利,例如焦点小组就曾举出公共屋村升降机内的声音报讯为例。这些系统有时会受到居民投诉声音滋扰而被关掉。虽未能清楚音量水平是否会构成滋扰,屋村较差的隔音质素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完全关掉系统,绝对不是明智之举,也与起初提供有关设施的目的相违。
   
17.19
经取得业主和管理人对审核结果的回覆后,焦点小组成员再进行跟进讨论,他们重点指出了宜加考虑的其他问题,计有:
   
  a)
特首在2009年大力推动校园验毒计划的例子,正好说明政府可透过多个部门处理无障碍问题要由政府处理。
     
  b)
市区重建计划应遵从通用设计原则。
     
  c)
在促进对残疾人士需要的认识和平等概念,公民教育至为重要。
   
科技创新:研究与发展
   
17.20
科技在残疾人士和长者的生活占重要角色,他们的日常生活随科技发展变得更为踏实,不但令事情更易办,还使不可能变成可能。在个人层面,辅助科技提升产品功能,让个别人士能参与社会,生活过得有意义。科技创新也让整体残疾人士受惠,借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使社会更亲和,促进平等机会。在建筑环境、资讯科技与通讯及交通运输等方面纳入通用设计原则,便能令残疾人士和长者更多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好处。
   
17.21
要解决目前的通道/设施障碍问题,科技潜力巨大,可是在应用科技改善残疾人士无障碍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政府牵头的或资助的重要研究及发展项目。尽管如此,至少有一项主要致能科技「射频辨识」在香港普遍存在,也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6。一方面,香港因使用智能卡科技(应用射频辨识科技)居全球领先地位而自豪;另一方面,却因未能把射频辨识致能科技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为视障人士导航,协助他们觅路和使用服务与设施)而落后。
   
17.22
以射频辨识技术为例,有关视障人士导航辅助系统的研发已经超过20年,期间开发了多个不同的系统原型。例如:SESAMONET (可靠安全移动网络)系统17,就是使用射频辨识转发器(即芯片)为视障人士指示路径,前往目的地。射频辨识路径不需电力供应,能轻易安装于会堂或建筑物等地方。另一是德国司图加特大学属下视像互动系统集团研发的TANIA (触觉听觉导航及信息助理)系统18,也是应用射频辨识技术。系统原先开发时,是让视障人士可以靠导航器独立在室内和室外生活,未有预先装置的基础设定。该系统目前已发展至配备射频辨识阅读器,可更准确地预设使用者的地点,用以确认被标示的对象。
   
17.23
为掌握科技及最新发展,政府不应只等待公司或研究机构进行研发项目和向政府申请资助(如:创新科技基金)。政府应提出研发项目,主动寻求与工作界、研究机构及专业机构合作,从科技上探求解决现时通道/设施障碍问题的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无需重头开始,反而在最新发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例如:TANIA 系统在使用者到抵某地点后,会以声音或触觉点字提供有关该地点的导航资料或警告。视障人士走到平交道口纵横和柱子林立的地方就如走进迷宫一样,试用TANIA系统证明很有帮助。这个系统对像香港这样人口稠密和喧闹的都市环境会很有用。此外,政府应积极研究绿色科技,例如射频辨识有助减低电子废物,对保育环境有所裨益。
   

建议

   
17.24
鉴于正式调查结果,平机会总结出政策上、操作上和技术上三大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提出了政策方向和策略,旨在协助香港改弦更张,应付无障碍问题。
   
向政府作出的政策建议
   
17.25
政府有责任照顾市场力量未能顾及的需要,并向所有市民提供不断改善的无障碍设施扮演重要角色,责无旁贷。因此,政府应该:
   
  a)
配合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和「安老」计划,制定有关创建共融社会的重要政策。政策应以采用通用设计为原则,顾及所有人(不光是残疾人士)的无障碍问题,因为每个人在某时期不免遭遇某程度的行动不便。例如:政府应在所有市区重建计划中采用通用设计,因此,在发展西九龙文化区项目设施时,应一开始便依从此政策方向,并听取残疾事务专家和残疾人士的意见,以确保新设施能切合所有人(包括残疾人士)的需要。
     
  b)
为正视香港的无障碍问题,制定整体策略针对残疾人士需要,纳入对改善建筑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措施,例如立法建议,来处理已识别出来的问题。为落实此策略,应定出具时间表的长期行动方案加以执行,并在营运预算中订出特定款项进行基本建设和改善工程。负责统筹政策制定和确保各政策局政策执行的政务司司长,应监督有关行动方案的实施情况。
     
  c)
成立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高层次中央统筹机制,制定政策及措施,使政府及公营机构拥有及营运的公众地方、建筑物及设施能易达易用。这样一个高层次机构能统筹各政府部门的改善工程,和处理由多于一个保养部门管理的处所的无障碍问题。(例如:针对屋村和毗邻的巴士总站、码头、康乐设施等)这机制又能制定大规模的改善计划,如定出时间表纠正位于或毗邻公共屋村的巴士总站的通行问题。
     
  d) 修订《建筑物条例》(第123章):
     
    (i)
废除属政府的建筑物或归属房委会的任何土地获豁免规限的条文。这样《建筑物条例》及其附属法例以及设计手册的规定便能有效地适用于政府及房委会的建筑物;
       
    (ii)
明文规定「具尊严的通道」的确切尺寸、大小和长阔高度,纳入建筑法例、规例、设计手册和无障碍指引之中。
       
  e) 在研发领域上,政府应:
       
    (i)
带头与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启动把通用设计广泛地纳入新建筑物的设计内,从一开始便顾及所有使用者(包括残疾人士)的需要;
       
    (ii) ii) 主动评估如何应用新科技于改善香港通道/设施障碍问题;及
       
    (iii) iii) 掌握最新无障碍设计意念,识别具成本效益的设计方案,以解决现有建筑物的通道/设施障碍问题。
     
  f)
确保公共处所为残疾人士提供合理及有尊严地使用无障碍设施。实际操作上,政府应以实际可行中最佳的办法」而非用最省时省钱的做法去解释无障碍问题,以协助残疾人士自立生活,让他们有尊严地自来自往。政府亦应向处所的其他业主和管理人推广这做法。
     
  g)
g) 政府应考虑外国(如:澳洲)的经验,把不同的设计手册和《残疾歧视条例》的不同要求和标准理顺统一。澳洲的思维方式可能合用,因为《残疾歧视条例》是以澳洲《残疾歧视法案1992》为蓝本的。澳洲的《无障碍公共交通残疾标准》是根据《残疾歧视法案1992》制定,把该法案的要求与公共交通和处所的无障碍标准调校一致。《无障碍公共交通残疾标准》确立了公共交通服务、基建和处所的提供者和经营者必需达到的最低无障碍要求,让他们确知自己在《残疾歧视法案1992》下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奉行《无障碍公共交通残疾标准》的相关要求,遇上违法歧视投诉时便可得到保障。澳洲最近完成了另一项类似的划一化工作,把澳洲建筑守则的要求与《残疾歧视法案1992》的要求统一,载有已划一要求的《残疾(进出处所-建筑物)标准》定稿将于2011年5月生效。
     
  h) 为古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物制定清晰的无障碍政策及策略。相关政府机构如:古物古迹办事处和旅游事务署,应合作主动找方法解决目前历史建筑物的无障碍问题,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找出良好常规。例如:英国英格兰文物局编印的进出历史建筑物指引19,对克服历史建筑物因楼龄和建材限制提供有用的建议。
     
  i)
《残疾人权利公约》第9(2)(b)条指明,确保向公众开放或为公众提供设施和服务的私营实体在各个方面考虑为残疾人士创造无障碍环境。鉴于要私人业主和管理人为已出售的公屋进行改善工程会有困难,因此,政府应制定策略,日后出售政府物业时防止或把这种困难减到最少。例如:可在出售协定中加入条款,要求新业权拥有者在物业在政府转手后进行无障碍审核,并须在限定时间内纠正审核识别出来的问题。此外,也可加上列出无障碍问题的条款,限定新业权拥有者须在物业转手后若干时间内纠正问题。转手协定应该透明,让公众知道,以致外界可监察和检讨进度。
     
  j)
积极主动提高公众对残疾相关课题的认识,了解残疾人士的需要及体验,推广平等、反歧视、融合、接纳和自立生活等理念的意识。公众教育是移风易俗的重要成份,这些课题也应纳入小学常识科和中学通识科目内,以便年轻人自幼受这些理念和现实的薰陶,有助加深残疾人士与非残疾人士之间的认识,又可理顺他们之间不时出现需要冲突的情况。
     

向其他业主和管理人作出的政策建议

   
17.26
与第17.31(b)段对政府作出的建议相似,建议处所的业主和管理人应:
   
  a)
a) 制定机构策略,以处理他们权限内的无障碍问题,并定出长期行动方案,加以实施。他们亦应在预算内设特定项目,供进行改善工程和为残疾人士提供设施,倘在财政上不可行,或可找寻财源以支持这些工程。
   

向政府作出的操作建议

   
17.27
有些通道/设施问题既不需作出政策更改,也不涉及巨额费用,政府和公共机构可以更迅速地作出回应:
   
  a)
在设立中央统筹机制前,中期而言,负责管理最多地方的部门,应带头处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例如:房委会应带头与运输署和路政署商议改善前往公共屋村里面或周围巴士总站的情况。
     
  b)
每个政府部门应任命现职职员或聘用新员工担任「无障碍顾问」,负责协助残疾人士进入该部门或机构所拥有或管理的处所,和使用其服务与设施。
     
  c)
政府应发出指引,就残疾人士使用服务与设施向政府部门提供实务意见。这将有助消弭操作障碍,例如:检讨资讯架的高度或排队制度是否对残疾人士造成不利。
     
  d)
政府应向其他公、私营业主和管理人发出指引:
     
    (i) 在切实可行情况下,在进行改善工程前应咨询持份者的意见,这做法既属良好常规,又可推广对改变的接纳;
       
    (ii) 在完成改善工程后,进行影响研究;
       
    (iii)
定期对旗下处所进行审核,需包括主要的问题,例如:定出改善工程的时间表和行动方案,包括订出可行性研究的时间表和向管理委员会提交建议书请求批准;及
       
    (iv)
进行详细的操作问题研究,以识别出和消除操作障碍。
     
  e)
政府应设立资源中心,就无障碍处所及建筑环境的设计标准,向私人业主和管理人提供资料和意见,可包括良好的无障碍处所及设计例子资料库。
   

向其他业主和管理人作出的操作建议

   
17.28 业主和管理人应:
   
  a) 应进行定期审核,并定出改善工程的时间表和行动方案,包括订出可行性研究的时间表和向管理委员会提交建议书请求批准。
     
  b)
向员工和承判商工人(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就操作和态度上的问题提供定期培训。这类培训应针对无障碍服务、残疾人士的需要,以及相关法例下可能负上的法律责任等课题。设计课程内容时,征询代表残疾人士机构的意见,并邀请他们协助授课,将会有禆益。
     
  c)
在适当和切实可行情况下,进行任何改善工程前应咨询持份者的意见,然后在完成工程后再进行影响研究。
   

技术建议

   
17.29
有关审核识别出的无障碍问题,平机会建议处所业主和管理人作出以下纠正:
   
  a)
定出时间表,以纠正其处所在审核时识别出来的主要无障碍问题。他们应制定财政计划,从基本建议费用预算或其他经费来源中拨备资金。
     
  b)
检讨和改善无障碍设施,以达到最新的《设计手册2008》标准及运输署与路政署出版指引的相关标准。该两个署的指引是关乎处所外面的道路/街道工程。应特别注意为视障人士和听障人士提供设施,如标志设计和安装安排。
     
  c)
把在有意外情况下疏散残疾人士的程序纳入操作政策。这方面应包括定期培训员工,进行定期火警演习时,可请有残疾的志愿者进行练习。
     
  d)
每类建筑物的主要建议大致摘要如下:
     
    i. 有关公共屋村方面,建议房委会:
       
      (1)
与运输署和路政署联络,确保残疾人士都能使用从巴士总站通往各住宅楼宇的路。
         
      (2) 改善标志系统,协助访客得知要去地方的位置。
         
      (3)
确保现有畅通易达升降机符合《设计手册2008》规定,和各住宅楼宇尽可能有升降机到达各层。
         
      (4)
改善通往租户单位的大门通道,以便轮椅使用者能通过。
         
      (5)
为有残疾访客/居民提供畅通易达停车位。
         
      (6)
确保公用地方,包括康乐活动的地方,的设计和建筑都适合残疾人士使用。
       
    ii.
有关公共屋村的商场,建议业主和管理人:
       
      (1)
尽快在所有多层楼的商场和商业楼宇安装畅通易达升降机。
         
      (2)
确保商场大门可以让轮椅使用者进出。
         
      (3)
改善标志系统,协助找出无障碍门口、洗手间和升降机,及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
         
      (4)
所有已设有询问处服务柜台的商场,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和聆听辅助系统。
         
      (5)
尽快提供视像警报,以达到相关法定要求。
         
      (6)
在所有商场提供触觉引路带,通往询问处、畅通易达升降机和畅通易达洗手间。
         
      (7)
已提供平面图的商场,宜提供触觉点字和触觉平面图。
         
      (8)
审核时发现有些门太重,巡查和调校所有内门和外门的开门力,舒缓残疾人士开门的困难。
         
      (9)
在商场内提供婴儿和儿童设施,例如婴儿换尿布设施,和适合儿童洗手间和洗手设施。
         
      (10)
研究拆除商店前的有梯级入口,考虑安装其他设施,例如在一排商店前加装向外伸展的平台,在平台末端设斜道,或使用可移动斜道,或可升降平台。
         
      (11)
尽快改善所有公开予公众使用的公用地方的无障碍情况。
       
    iii. 有关公共屋村停车场,建议业主和管理人:
       
      (1)
在门口提供适当标志,以显示畅通易达停车位的位置。
         
      (2)
在缴费处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和聆听辅助系统。
         
      (3)
确保畅通易达停车位符合《设计手册2008》的规定,不应小于2500毫米乘3500毫米。
         
    iv. 有关街市,建议业主和管理人:
       
      (1) 在所有向公众开放的楼层,提供畅通易达升降机到达。
         
      (2) 凡设有供非畅通易达使用的洗手间,便应提供畅通易达洗手间。
         
      (3) 设置视像警报。
         
      (4) 确保处所内摊档之间走廊不可少于750毫米阔。
         
      (5) 如有处所平面图,宜提供触觉点字及触觉平面图。
         
      (6)
提供适当标志,显示无障碍门口、畅通易达洗手间和畅通易达升降机的位置。
         
    v.
有关图书馆和文化设施,建议业主和管理人:
       
      (1)
在北区大会堂地下提供无障碍门口。
         
      (2)
凡设有询问处及/或票务处,宜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和聆听辅助系统。
         
      (3) 设置视像警报。
         
      (4)
提供触觉引路带以显示询问处、畅通易达升降机和畅通易达洗手间的位置。
         
      (5)
提供适当标意,以显示无障碍门口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
         
      (6)
确保所有向公众开放的公用地方和设施,残疾人士都可使用,包括有同等机会参观展览,和参与博物馆举办的活动。
         
      (7)
提升所有本地博物馆的设施,以确保听障人士、视障人士和行动不便人士都可使用博物馆。
         
      (8) 图书馆和文化设施经常涉及与公众直接接触,因此前线员工应得到适当的培训,认识残疾课题和以不含歧视的态度服务。
         
    vi. 有关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建议业主和管理人:
       
      (1)
提供到各楼层的畅通易达升降机、畅通易达洗手间和视像警报。
         
      (2)
提供通往询问处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触觉引路带。
         
      (3) 确保向公众开放的所有公用地方,残疾人士都可以使用。
         
    vii. 有关政府合署,建议业主及管理人:
       
      (1) 设置视像警报。
         
      (2)
提供适当的标志以显示无障碍门口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
         
      (3) 在地下大堂提供触觉引路带,通往无障碍设施及/或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4) 凡设有服务柜台的租户办公室内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viii.
有关政府诊所和健康中心,建议业主和管理人,如已设有服务柜台,提供畅通易达服务柜台;以及视像警报、聆听辅助系统和视像显示板。
       
    ix.
关运动场地和游泳池,建议康文署考虑以下做法:
       
      (1)
提供适当的标志以显示无障碍门口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
         
      (2)
确保向公众开放的所有公用地方,残疾人士都可以使用。
         
      (3) 确保观众看台有畅通易达专用座位空间。
         
      (4) 确保残疾人士可以到达泳池不同水深的地方。
       
    x.
有关邮局,建议邮政署考虑以下做法:
       
      (1)
在深水埗邮局提供无障碍前门。
         
      (2)
在所有邮局提供至少一个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3) 在所有邮局提供触觉引路带到询问处。
         
      (4) 在所有邮局提供聆听辅助系统。
       

结论

   
17.30
可动用资源、文化、取态和法例等条件,影响和限制着新建和现有处所改善无障碍通道/设施的机遇。自1984年制定首本《设计手册》以来,政府一直采取方向正确的措施,确保人权和平等机会议题,与技术改进得同获关注。但要实现全完无障碍环境,路途仍很漫长。然而改变的步伐缓慢,要残疾人士等候改善,却没有确凿的计划和时间表,并不公平。是项调查作出的政策建议有助持份者制定改善无障碍的框架和建设能力,以通用设计作为核心价值,渗透到政策、执行措施以至评估和问责性的每方面,以协助实现人人共享无障碍环境的目标。
 

 
16
香港射频辨识中心得到创新科技署的拨款资助。
17
详情请浏览http://silab.jrc.it/SESAMONET_doc.php
18
详情请浏览http://www.vis.uni-stuttgart.de/eng/research/proj/sfb627/asbus/
19
英格兰文物局出版的《易游历史建筑物》,可于网上索阅: Easy Access to Historic Buildings by English Heritag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english-heritage.org.uk/publications/easy -access-to-historic-buildings/eheasyaccess2004.pdf
   

附录A - 无障碍审核中60 处目标处所名单

 
公共屋村
1.
长青
2. 富东
3. 海丽
4.
启业
5. 葵兴
6. 爱民
7. 白田
8. 小西湾
9. 大兴
10. 太和
11. 天悦
12. 慈乐
13. 东头(二)
14. 华富(一)
15. 禾輋
16. 耀安
17. 渔湾
   
公共屋村内的商场
1. 长青商场
2. 富东商场
3. 海丽商场
4. 爱民商场
5. 白田商场
6. 小西湾商场
7. 大兴商场
8. 太和商场
9. 慈云山中心
   
公共屋村内的停车场
1. 葵兴村
2. 慈乐村
   
街市
1. 鹅颈街市
2. 联和墟街市
3. 西营盘街市
4. 大角嘴街市
5. 土瓜湾街市
   
文化设施
1. 小沥源公共图书馆
2. 大兴公共图书馆
3. 伊利莎伯体育馆
4. 北区大会堂
5. 西湾河文娱中心
6. 茶具文物馆
7. 香港太空馆
   
社区会堂和社区中心
1. 长青村社区中心
2. 梨木树社区会堂
3. 慈云山(南区)社区中心
   
政府合署
1. 长沙湾政府合署
2. 北区政府合署
3. 金钟道政府合署
4. 土瓜湾政府合署
5. 屯门政府合署
   
政府诊所和健康中心
1. 粉岭综合治疗中心
2. 蓝田母婴健康院
3. 西营盘胸肺科诊所
4. 筲箕湾长者健​​康中心
5. 油麻地长者健康中心
   
康乐及其他设施
1. 大环山游泳池
2. 摩利臣山游泳池
3. 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
4. 葵涌运动场
5. 深水埗邮政局
6. 元朗邮政局
7. 中环码头
   

附录B - 审核巡查核对表(操作障碍和态度障碍)

(请按此下载核对表)
页1
页2
页3
页4
页5
页6
页7

附录C - 参与焦点小组的非政府组织名单

 
1.
1st Step Association
  自强协会
   
2.
Direction Association for the Handicapped
  路向四肢伤残人士协会
   
3. Hong Kong Blind Union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
   
4.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Handicapped Youth
  香港伤残青年协会
   
5.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he Blind
  香港失明人互联会
   
6. Hong Kong Lutheran Social Service
  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
   
7. Hong Kong Rehabilitation Power
  香港复康力量
   
8.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Blind
  香港盲人辅导会
   
9.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Deaf
  香港聋人福利促进会
   
10. Rehabilitation Alliance Hong Kong
  香港复康联盟
   
11. Retina Hong Kong
  香港视网膜病变协会
   

附录D - 辞汇及缩写词

 
辞汇
 
畅通易达升降机
配备有适当设备的升降机,让任何人士可独自上落各楼层。
 
畅通易达服务柜台
柜台面的高度适合轮椅使用者的公众咨询或服务柜台。
 
畅通易达洗手间
为轮椅使用者及有行动困难的残疾人士而妥善设计的洗手间及水厕间。
 
聆听辅助系统/ 感应圈系统
一个能够将放大音量的声音信息传送给听力受损人士的系统,而该系统不会受到背景的噪音及过大的回响所干扰。
 
态度上的障碍
源于偏见、无知、误解或定型的观念,而在自觉或潜意识下对残疾人士存有负面态度和思想,从而限制或阻碍了残疾人士全面融入社会的各种行为。
 
触觉点字
一套以凸点作纪录的系统,让视障人士透过触摸进行阅读或书写。
 
触觉点字图、触觉平面图/地图
以凸点及其他特征构成的地图/ 平面图,让视障人士可透过触摸来理解四周空间的布局、他们所在的位置及寻找路向。
 
下斜路缘/ 下斜路缘石
行人路或行人道上的斜道,为配合通向行车区方向的平面高度改变而建成的斜道。
 
开门需要的力度
推或拉开一扇门所需的力度
 
操作上的障碍/ 操作障碍
在制定政策、程序和规定时,常以非残疾人士的角度出发,以致实行起来往往直接或间接地限制或阻碍了残疾人士进入处所、使用服务和设施。
 
感官性质的残疾
影响某人视觉及/ 或听觉的残疾
 
楼梯升降台
让轮椅使用者到达梯阶顶部及底部的升降装置。
 
轮椅登梯辅助器
一种有转轮并可系上轮椅的电动装置,它可以被推或拉上梯阶,让轮椅使用者到达梯阶的最高及最底层。
 
触觉引路带
通过图形、混合采用触觉导向砖或块、位置警示砖或块及触觉危险警示砖或块而铺设在路径面上,供视力受损人士找寻位置和方向的标准化图案。
 

触觉警示带

通过图形,采用触觉危险警示砖或块而铺设在路径面上,警示视力受损人士某些建筑特点的标准化图案。

 

牵引条/线/

铺于路面或梯级表面的质地粗糙条子,用以避免滑倒或跌倒。

 

通用设计

一种不用调适或特别设计,而尽可能让所有人可以使用的产品或环境设计方法。
 
视像显示板
一个展示经公众广播系统发放相关资讯的显示板。
 
缩写词
 
房委会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协
香港房屋协会
 
法团

业主立案法团

 
民政署
民政事务总署
 
食环署
食物环境卫生署
 
租置计划
租者置其屋计划
 
设计手册1997
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1997
 
设计手册2008
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2008
 
最后草本2006
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最后草本), 于2006年发表
 
康文署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产业署
政府产业署
 
领汇
领汇管理有限公司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