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沒有種族歧視的香港
三月廿一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今年聯合國的主題是「呼籲採取行動,反對種族主義」,強調加強公眾的參與和代表性,在所有決策領域上防止和打擊種族歧視。
本港人口九成以上是華人,在日常生活上,他們絕少機會因為種族背景而受到質疑、偏見、差別待遇、甚至歧視。對大部份人來說,種族歧視只會是一小撮非華人,尤其是來自亞洲和非洲以及其他發展中地區的移民和來港工作人士所面對的問題,與自己無關;若論到種族主義,更只會聯想到一些有暴力殖民或奴隸歷史的國家,是地球另一角落的問題。大部份香港華裔居民極少或甚至沒有和非華人往來,於是也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不會種族歧視他人,更遑論種族主義。
可是,當生活、工作、或時事話題涉及非華裔種族群體時,參與談論者卻很多時候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其既有立場。平等觀念較強者會指出這些種族群體所遭遇的困難和障礙,會評論社會對他們的支援不足;但也常見到有評論認為這些問題的成因與他們的文化、習俗和行為與主流社會大相逕庭有關,有些心存偏見的更會把種族背景與一些負面社會現象掛鉤,加以貶損、戲謔、質疑甚或批評。
作為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我常聆聽不同族群的朋友向我分享,對他們的處境亦有一番體會。他們未必與華裔社群有很廣泛的聯繫和深入的交流,但日常接觸總不可免。在很多公眾場合中,旁人對他們言行的反應,往往令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種族背景,更由此而體驗到不友善、被輕視甚至受到歧視,升學就業等機會亦因語文能力、資歷和文化習俗受窒礙,「種族」是他們在生活的不同環節中都要先通過的關卡。當大家自以為沒有種族偏見或標讖時,偏見和標讖卻已瀰漫在每個空間;和系統性的障礙或種族歧視一樣,縱不外顯,亦不粗暴,但同具傷害力。
不少非華裔朋友因此而認為社會必須要正視問題,作出糾正。他們有時會深感無奈,但絕不希望只被視為受壓迫、無力和無助的一群,彷彿沒有外在輔助便無法適應。事實上,近年不少年輕一輩的非華裔朋友不願意以「少數族裔」自稱,他們更希望的是不被標籤成「少數」的他人,而是被視為與一般人無異的「大家」,膚色種族就如身高體重,人人皆可不同,但同樣得到重視。
說回「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我衷心希望市民大眾響應平機會的呼籲,由自己和身邊的人開始,共同反對種族歧視。第一步是正視個人的種族觀點,審視自己的盲點,這可能是以偏概全甚至缺乏理據的排拒和偏見,也可能是出於同情和憐憫的低估和過度保護,一個我常建議的自省問題是「假如他不屬於這種族,我會同樣看待他嗎?」
個人自省固然重要,但若無政策配合,亦難成風氣。自《種族歧視條例》於2008通過後,政府在教育、就業和公共服務上投放了不少資源,亦引入不同服務、支援和指引。但除了既有服務外,政府也可多方位帶頭推廣種族多元共融,在最近平機會向當局提交的建議書中,我們認為政府可從一些措施著手向社會傳達種族多元共融的訊息,例如仿傚一些具多元種族的地區,因應人口較多的非華裔族群節慶作公告,甚至鼓勵其他市民一同慶賀;亦可要求公共部門的宣傳影像須顧及種族多元性,以及向公眾介紹獲聘於不同部門的非華裔員工等。有些建議的措施其實經已在個別部門持續執行,當局只須把良好措施常規化和政策化,便能把效果推到更高層次,讓大眾識別到非華人也是我們的一份子。
另一重要環節是加強非華裔社群在社會的認受度。非華裔人士在議會和官方諮詢組織等公共領域的政策參與度並不算高,一般市民未必會留意到他們,甚至忽略了他們也是持份者。政府可從甄別、培訓和招募三方面入手,推動更多不同族裔的有心有力人士參與公共政策的討論,一方面可更適切地聽取各個族群的聲音,同時亦可讓大眾意識到不同種族群體均努力為社會作出貢獻,而並非活在另一平行空間。
面對目前的疫境,我們更需要同心合力,迎難而上。種族主義只會製造矛盾,尊重共融才是最強防禦。
文章於三月十九日刊載於香港獨立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