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委員會

搜尋

主席文章

齊建共融 同享安居

05/10/2022

103日是「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今年聯合國以「關注差距,不讓一人一地掉隊(Mind the Gap. Leave No One and Place Behind.)」為主題,重點關注城市和人類住區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和挑戰。

住屋問題一直是香港市民和政府至為重視的一環。居住環境往往被視為生活質素的關鍵指標,亦是反映貧窮問題的寒暑表。據政府去年12月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進度報告推算,去年劏房戶數目較2020年增加3200戶,全港居於劏房的住戶數目約為9.2萬。正因為此,增加土地供應和建屋量皆是近幾年施政報告重點項目。

生活各環節遇障礙 困擾弱勢社群

可是有瓦遮頭是否代表安居無憂呢?在過去3年多與不同弱勢社群的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他們在家居處所、社區設施、鄰里相處各方面所遇到的不便、障礙甚至歧視,令他們難以安居。受困擾的亦絕不限於殘疾人士,還包括行動不便的長者、照顧者、少數族裔、內地居港人士等,他們同樣是最容易「掉隊」的一群。

障礙可以出現在他們生活各個環節,可能是一條門檻、一個凹陷處、一個缺少輔助工具供行動不便者行走的家居浴室、一個高於輪椅使用者觸手可及的櫃門把手;家居以外亦障礙重重,例如照顧者需攙扶長者或推送嬰兒車一段額外距離才能到達的電梯,或是輪椅使用者無法自行跨越的一級台階;障礙也不限於硬件設施,例如是一張只以中文標示、大部分非華裔人士看不懂的大廈通告,又或是一名對少數族裔、內地居港人士或精神病康復者毫不友善的鄰居等。受困擾者大都自行想辦法解決困難,盡量適應,甚至啞忍;可是,無止境的障礙難免令人苦惱沮喪,彷彿只有仰人鼻息才能維持日常生活,又或根本沒有被接納為社會一員。

從軟硬件着手 確保弱勢者不「掉隊」

要確保他們不「掉隊」,便應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着手。硬件當然是涉及設施配套,自2010平機會公布《公眾可進出的處所無障礙通道及設施正式調查報告》後,過去10年政府在提升公共通道暢通無阻上確實下了不少工夫,也帶動私營發展商對大型設施的通達意識有所增加。去年政府更新了《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2021年版本)》,加強對公私營公共設施的通達要求。乘着這進展,政府可進一步研究引入「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規劃原則,把現時「暢通無阻」的要求提升至「人人均可共用」層次,亦即「在毋須改良或特別設計下就能為所有人使用」,在設施規劃和設計之初,既考量殘疾人士和其他弱勢社群面對的障礙,也顧及一般人使用情况及需求,並強調共同使用,以促進共融。

為此,政府可把無障礙、共融共用的原則和要求推展至「通道」以外範疇,例如室內室外空間以至屋宇內部格局裝設,甚至家具設計等。透過優化現有指南或增訂專項指引,鼓勵發展商、建築師、設計師或物業管理專業人員等加以採用,再配合現時一些學界、民間組織和企業在「通用設計」上的先驅發展,這說不定是拓展創新企業的一個高潛力領域。

硬件亦不限於設施設計上,也包括功能方面的改良。例如不同少數族裔社群屢次反映區內缺乏舉行宗教儀式的場地,他們往往要長途跋涉跨區前往為數極少的官方寺廟,或擠在空間狹窄的私人租用處所敬拜祈禱。一些值得參考的外地做法,包括地區部門把部分公共空間設定為可供宗教活動的場地,並提供有關設施,又或在地區發展規劃上預留興建宗教場所的空間等。這些配套措施一方面可加強少數族裔社群歸屬感,也可讓社區人士有更多機會認識族群宗教文化,締造種族共融教育契機。

軟件部分包括服務、程序和制度等,這方面最直接與住屋有關的,莫過於物業管理和租賃服務。物管和地產代理從業員對不同弱勢社群住戶或服務使用者的態度,很大程度取決於他們是否明白群體成員的需要,或是否對群體存有偏見。例如若物業管理處意識到非華裔住客的語言障礙,便會設定程序,確保大廈資訊備有英語版本;又如地產代理在處理少數族裔準租客的租約時,若明白《種族歧視條例》規定,便不會堅持使用只有中文版本的文件,拒絕為不懂中文的非華裔準租客提供任何語言支援。因此,相關服務管理層和從業員的培訓和指引至為重要。

政府應多任用弱勢群體參與公眾教育

另一個重要軟件是鄰里文化,這當然少不了廣泛的公眾教育。在此之上,我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多任用弱勢群體成員參與公眾教育的籌劃與執行,相信可更準確和直接帶出共融信息,亦可透過主流與少數群體間有建設性的互動,打破一般人對少數族裔、殘疾人士等弱勢社群的負面定型。

「宜居城市」是去年施政報告一大重點。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在即,讓市民安居樂業必然是主線之一,若能讓弱勢社群也可平等地受惠於政策,同享安居之樂,就是一項應民所需的德政善舉。

 

文章於2022年10月3日刊登於明報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