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委員會

搜尋

主席文章

平等多元共融 利於吸納人才

26/10/2022

向內地和海外招攬人才,是今年施政報告其中一大重點,亦為近日城中熱話,與香港長遠發展息息相關。「引入境外專才」與「平等機會」看似是兩碼子的事,但當我把這新政策與近期一些涉及不同族群的調查、報道及分享聯繫起來,便發現若要與全球各地競爭人才,除了新政策中的多項誘因和優惠外,族群共融與否也是一項關鍵因素。

當談及海外專才,有些人會直接聯想到來自歐美地區的西方面孔;然而在全球化的教育和經濟環境下,亞洲和非洲其實亦人才輩出。正如不少居港少數族裔人士,海外專才同樣有機會基於膚色的緣故而受歧視,甚至排斥。在早前一個網上論壇,兩名分別來自東南亞和非洲的工程師均表示喜歡在港工作,但不約而同在租樓過程中遭連番拒絕;近期嶺南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數少數族裔外賣員認為,顧客的無禮行為是構成工作壓力的主要原因,比率遠較華裔外賣員高,當中不乏涉及種族背景的貶義稱呼,或遭粗言指罵等,顯示膚色較深的族群的確受到歧視及排斥。

另一方面,內地來港者亦未能倖免,早前發生的港大內地生遭惡意戲弄事件,正正反映他們同樣有機會因其內地背景被排擠,甚至滋擾。

遇歧視偏見 外來人才或審視去留

上述事例不是一個文明法治社會所接受的,《種族歧視條例》正正涵蓋有關行為。譬如業主因覓租一方的種族背景拒絕出租物業,便可能構成直接種族歧視而要承擔法律責任;在2020年生效的歧視法例修訂中,也增加了服務提供者免受顧客種族騷擾(和殘疾騷擾)的新保障。種族歧視條例更不是只為非華裔人士度身訂做,若基於港人或內地人的華裔身分而歧視和騷擾,亦同樣屬違法行為。

不過法例不能完全禁絕所有違法行為,加上不少歧視和偏見並非發生於法例涵蓋的公共領域中,但仍會令受屈者感到不被接納、不受尊重,甚至感到冒犯和輕蔑。來港發展的人才縱使不幸遇到類似情境,也許基於人地生疏,不會動輒追究;惟另一方面,他們會重新審視個人去留,未必視香港為長居之地。

因此當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吸納外來人才的措施之餘,亦應同步提升社會上不同族群的互相接納。政府應牽頭多方位推動族群共融,例如仿效一些具多元種族特性的地區,公告人口較多的非華裔族群節慶,鼓勵市民一同慶賀;檢視公共部門人手要求,招聘更多不同族裔的員工服務市民,或要求部門的宣傳影像須顧及族群多元性等。這些措施可讓大眾識別到不同族群背景者皆是香港一分子,有助打破定型和偏見。政府的大力推動,絕對可發揮帶頭作用,讓工商及其他界別參與和仿效,營造協同效應。

挽留土生土長非華裔人才

提升族群共融對「搶人才」的另一層意義,是「挽留流失了(或有機會流失)的土生土長非華裔人才」。當本港整體年輕人口持續下跌之時,非華裔年輕人口反而有所上升。以2020/21學年數據為例,就讀受資助學校的非華語生,較5年前增加11.6%,總數逾2.6萬人。可是不同族群的領袖多年來都反映,不少年輕族群成員因中文水平不足,影響他們在港發展事業的意欲,甚至因種族背景帶來的負面生活經歷,最終選擇離港升學就業。當目前要引入境外人才去保持競爭力,以積極措施協助土生土長少數族裔的年輕人留港發展,絕對是一個可行和可取的方向。

歸根究柢,訂立一個讓非華語生學好中文的教育政策是治本之道。平機會於2019 年發布《人人學得好》少數族裔教育工作小組報告,提出一系列建議(註)。然而要建立非華語生在港發展的志向,除了前文提及的推廣工作外,有關政策和措施更應覆蓋學校教育,讓族群共融植根於課程之中,及早預防種族偏見和歧視在年輕一代滋長。

族群共融是吸納外來人才和防止本地非華裔人才外流的基礎軟件。若能在這方面打好基礎,政府推出各項誘因和優惠自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有助推動香港的長遠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於2022年10月31日刊於明報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