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委員會

搜尋

新聞稿

新聞稿

精神健康政策研討會

09/05/2013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與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合辦的精神健康政策研討會今天(2013年5月9日星期四)舉行,促請政府制定一套全面及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以提升精神健康服務及消除社會上對精神病的負面標籤。

這項呼籲獲得與會持份者的支持,包括精神健康服務使用者及其家人、醫護專業人員,以及社會工作者等。

「精神健康政策並非只為精神病人而設的政策。精神健康政策是一項人人受惠的政策。其實沒有一條清晰的界線去劃分『我們』和『他們』。人生總有高低起跌,社會上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候面對精神問題的困擾。」平機會主席周一嶽醫生說。

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陳仲謀醫生在研討會上公布該議會草擬的《全民精神健康政策意見書》初稿,促請政府要有政治決心、財政預算及時間表,去訂定一套具備以下三大目標的全面精神健康政策:

  • 減低精神病的患病率及精神健康問題的惡化程度,以減少精神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 促進精神病患者的復康,並向他們提供高質素的醫療服務;及
  • 促進整體人口的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不是單靠醫療就可解決的問題,因為其他社會經濟因素都有所影響。勞工、福利、房屋和教育政策,均與治療及康復過程息息相關。促進精神健康的責任,其實延伸至每一個部門。所以,我們不但需要一套全面的政策,並且需要設立一個高層次及有廣泛基礎的中央統籌機構 ── 精神健康委員會(Mental Health Commission),以主動統籌和監察政策的制定和行動計劃的執行。」陳仲謀醫生表示。

有見於精神病患者廣泛受到歧視,周一嶽醫生相信在擬訂香港的精神健康政策時,必須包括人權的角度:

「精神病患者面對的未必是有形的障礙,而是態度方面的障礙。對精神病的歧視和負面標籤,令很多人不敢求助;直至危機發生,再次加強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負面標籤,不住惡性循環。很多精神病患者發現自己在工作及學習方面受排斥,失業、貧窮、家庭問題接踵而至,精神和身體健康愈趨惡化。」

周醫生呼籲,精神健康政策應與《殘疾人權利公約》及其他國際人權公約相符,並把重點放於學校及公眾教育。他建議一方面把精神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讓年青人及早認識精神病,加強他們的「抗疫力」-- 面對壓力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續進行公眾教育,提高大家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和消除精神病的負面標籤。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凡基於某人的精神病而作出歧視,即屬違法。過去三年(2010年至2012年),平機會每年平均收到100宗基於精神病而提出的投訴。平均來說,約70%已進行調查的投訴屬僱傭範疇。

人力資源的規劃亦是提供服務的關鍵。「2012年年底,只有約280名精神科專科醫生註冊在本港執業,換言之,每一萬人口只有0.39名專科醫生,這比例遠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1:10,000比例。增加財政預算並不能一夜之間就令醫護專業人員的人數增多,因此必須有長遠的人力資源規劃。」陳仲謀醫生表示。

精神健康政策研討會邀請了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包括服務使用者,就精神健康各項議題與政策制訂者及服務提供者對話。兩個合辦機構都認為,服務使用者在有關政策的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應擔當一個正式的角色,令日後提供的服務更能回應他們的需要。

傳媒如有查詢,請聯絡平機會羅寶珠女士(電話:2106-2226)或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張建森先生(電話:2832-9208)。

 


平等機會委員會與香港精神健康議會
2013年5月9日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