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委員會

搜尋

講辭

《家庭教育之實施、挑戰與展望》研討會
澳門婦女聯合會主辦 社會工作局贊助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在香港的實施」 —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鄧爾邦先生

12/11/2005

我感到十分榮幸,能代表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參與今天的研討會,與各位一起探討「家庭教育」與「家庭崗位」這些重要的課題。

引言

中國人自古以來十分重視家庭,《禮記˙大學》篇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觀念,所謂「家齊而後國治」,可見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大學》還提倡以孝、悌、慈這些家庭中的關係,來達到「家齊」的目的。「齊家」可說是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協調了家庭中的關係。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家庭的形式漸漸起了變化。首先,是由大家庭變成核心小家庭,然後再呈現了新的組合及形式。近年「單親家庭」、「再婚家庭」及「同志家庭」的出現,衝擊了傳統的家庭模式,現代的父母與子女之間雖仍以「孝」及「慈」等價值作維繫,但這一代的核心家庭比從前更為注重「平等」及「溝通」等原素。家庭教育也因此有了新的面貌。只要到任何一個有關家庭教育的網站瀏覽,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很多改善夫婦和親子之間的關係、啟發孩子潛能的資訊。家庭教育做得好,可以減少許多家庭糾紛的悲劇。家庭教育做得好,社會就更和諧和進步。香港社會目前存在妨礙家庭和諧的因素,除了經濟和就業問題外,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以及雙職家庭所面對的各種難處,也是現時探討家庭議題時需要研究的範疇。

平等機會委員會與「家庭崗位歧視」

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在1996年成立,目的是執行三條反歧視條例,包括《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及《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根據條例,基於性別、懷孕、婚姻狀況、殘疾與家庭崗位的歧視行為,均屬違法;法例涵蓋的範疇,包括僱傭、教育、貨品及服務設施的提供和會社的活動等,範圍十分廣泛,可說是與市民息息相關。但是,法例並不能監管家庭內的或由來已久傳統的歧視情況,因此,假如一個家庭中有重男輕女或歧視殘疾成員的現象,平等機會委員會是無法干預的。這些情況需要從社會文化、家庭教育落點處理。

但是,反歧視法例也並非對家庭教育毫無影響。原因是法例的精神強調平等及包容,因此,我們倡議家庭內奉行平等原則,我們也倡議社會各界對有家庭崗位的人士提供平等機會,好讓他們在履行家庭責任的時候,不會受到歧視。特別是僱主、業主、教師及服務提供者這些掌握著社會重要資源的人士,不要因為某人的家庭崗位而給予他較低的對待。嘗試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多些包容和體諒,讓每個人都得到平等機會,社會才會和諧進步。沒有家庭崗位歧視,家庭教育才能成功推行。

家庭崗位歧視案例在香港的實施

根據香港法例,「家庭崗位」是指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的責任。而直系家庭成員是指因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而產生的關係。任何人或機構基於家庭崗位而歧視某人,即屬違法。

打個比方,某一個僱主本來想聘用一名最符合資格的求職人士,但後來知道那人需要負起照顧年幼子女的責任,便取消聘用。又例如某一個人需要照顧患病的母親,不能超時工作,最後被老闆辭退。這樣做的話,僱主也可能違反歧視條例。

訂立這條例的原因,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婦女投入勞動市場,人口又不斷老化,因此有更多在職人士負有家庭責任。很多人覺得事業與家庭很難兼顧,而工作與家庭之間的潛在衝突,也影響到在職人士的健康、工作表現、事業發展和競爭能力。

香港大部份成年人都有家庭崗位,需要照顧父母、子女或其他親屬,因此也可能會因為家庭崗位而受到歧視。在受到歧視時,市民可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到平等機會委員會提出投訴。

委員會會就投訴個案作出調查,並致力透過調解,協助雙方達成和解。調解的好處十分明顯。首先,相對於法庭訴訟來說,調解較為節省時間和費用。假如案件交由法庭處理,申索人平均要等18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案件才會獲得法庭聆訊。相反,如果雙方同意,幾星期甚至幾天便可進行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雙方都投入了時間和感情,期望調解獲得成功。調解所側重的不在於判別誰對誰錯,或誰勝誰負,而是要達成可行的解決方案。去年,在委員會調解的個案中,成功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九。和解的條款有很多種,包括復職、金錢賠償、更改公司的辦事程序、進行培訓或發出道歉信。更改政策和進行培訓超越了個人層面,更能產生長遠的影響。

香港社會對家庭政策的看法

香港的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於上月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到政府來年的施政方針是提升管治能力、創建和諧社會及全面發展經濟。而在「創建和諧社會」這項主題中,曾先生提到「重視家庭價值」,並承諾會繼續以有效政策加強家庭凝聚力,從關懷的角度出發,通過各種社會服務,對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和輔導。施政報告亦提到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並承諾將投放新資源去加強和普及家庭教育,通過傳媒推廣和地區活動等方式,宣揚建立和諧家庭的價值觀、倫理關係和個人責任。

近幾年香港曾發生一些家庭慘劇(例如:2004年在元朗天水圍有一家人因為家庭暴力而最後演變成一家四口滅門的慘劇),因此,政府增撥資源及善用社區資本是重要的社會發展措施,在社會建立互助網絡,並主動接觸沒有尋求協助的家庭,及早介入處理他們的問題和提供支援服務。

施政報告也提到,政府會積極與商界及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共同營造一個對家庭友善的工作及社區環境,並繼續探討如何協助受僱的家長更好地平衡家庭與職業責任,改善家庭生活質素。

其實,國際社會與香港的民間團體亦十分重視家庭凝聚力。聯合國將1994年定為「國際家庭年」,同時將每年的五月十五日定為「國際家庭日」,重點是提升政府及商界對家庭事宜之關注。今年「國際家庭年」踏入第10個年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特別選取「關懷員工家庭」為主題,於本年五月舉辦跨界別研討會,探討如何建立理想的工作環境。

友待家庭的政策及措施

企業需要的是有歸屬感的員工。假如企業能多做一點功夫,讓員工能兼顧職業與家庭,肯定可以令他們對工作更全情投入,有更好的表現。

平等機會委員會也很希望在工商界中推動「友待家庭」的政策及措施,目前正計劃就此課題作出進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協助商界實施友待家庭的政策。

優質的人力資源是每一個社會的重要資產,而員工的工作生活與他們的家庭關係是息息相關的,能建立一個關懷員工家庭生活的工作氣氛,能夠提升士氣。

我們很高興見到,「企業社會責任」這個課題在香港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服務聯會於2002年起,推出「商界展關懷」計劃,目標是鼓勵商界關注社會整體利益,共建一個平等共融的社會。任何公司若能實踐以下六項準則中的任何兩項,就可獲頒「商界展關懷」的標誌,成為「商界展關懷」的公司。該六項準則是:

  • 鼓勵義務工作
  • 關心員工家庭
  • 聘用弱勢社群
  • 建立伙伴合作
  • 傳授知識技術
  • 樂於捐助社群

其中「關心員工家庭」的定義是為員工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明白員工的需要,並關心他們的家庭生活。

 

今年共有 679家公司獲得「商界展關懷」的標誌。與去年相比,獲頒標誌的公司數目,有四成的增長。可見商界越來越有興趣向外界及員工展示關懷。

一個友待家庭的例子,是香港匯豐銀行開辦了一所附屬於公司的幼兒中心,為員工提供託兒服務。由於該幼兒中心的設立目的,是減輕員工的負擔,讓其更投入工作,因此幼兒中心的開放時間也比一般幼兒園長,由早上8時至晚上7時,連假期也跟員工假期配合。此舉令員工加班工作時,也無後顧之憂,工作時亦特別專心。

不過,並不是所有機構都有資源或需要去效法匯豐銀行,其實,友待家庭政策可以很具創意,又不一定牽涉很大的開支,如向有需要的員工提供彈性上班時間、提供兼職安排、讓員工有需要時在家中工作,或兩名員工共同擔任一份工作等,這些都可讓員工在投身社會的同時,兼顧家庭的需要。

總結

我今天確實很高興能與各位分享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在香港的實施,及香港在推廣友待家庭政策方面的一些經驗。

每一個人都有家庭,和自己的家庭崗位,社會對家庭崗位的認同和接納,有助個人兼顧事業與家庭,發揮自己的才能。因此,家庭崗位歧視條例的實施,是維權的一個重要里程。

我們鼓勵僱主在聘用員工時應該以求職人士的能力為本,而不應受到其他與工作不相關的因素影響決定。一個良好的僱主,會考慮提供一些特別的措施,去配合有家庭責任職員的需要。這些措施對公司業務也有幫助,例如可為顧客提供更長的服務時間,就能創造三贏的局面。

重視家庭崗位和家庭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希望我們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和諧的社會,共創美好的明天。謝謝各位。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