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委員會

搜尋

講辭

2011年兩性角色工作坊

「性別與媒體暴力」——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煥光先生 致辭重點

14/05/2011
  •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同的媒體,即使我們不主動打開電視機、收音機,甚至不上網、不翻閱報刊,每日走在街上,身邊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資訊,或是聲音、或是影像、或是文字,這些資訊總以層出不窮的形式進佔我們的生活。
     
  • 假如各位是乘坐鐵路或巴士代步的,應該不難發現身邊有數不盡的美容纖體廣告,究竟我們是否能完全置身事外,不受影響?抑或,這些原非我們主動汲取的資訊,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對我們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性別定型與兩性平等

  • 論到媒體與兩性平等,不能不談部份媒體所建構出來的性別定型。有人可能會認為現在已經是兩性平等,甚至是女權當道的年代,傳媒描述的女性形象應該與男性平起平坐。可是,媒體廣告中性別定型的例子仍屬家常便飯!
     
  • 就以某財務公司的廣告為例,同系列兩個廣告的主題內容都是關於一位小姐購物消費,「理直氣壯」地要男伴付錢。買東西和借貸,其實是男女都會做的行為,但媒體卻似乎獨愛為女性建構這個「特有」的形象,彷彿女性就只懂消費,而且總是要男伴「埋單」。表面上是一個普通的廣告,但內裡的偏頗性別定型意味卻甚為濃烈。
     
  • 此外,媒體訊息的發佈者,大致上也有把男女性別角色分類的傾向,再以廣告為例,一些家居用品如床褥、洗衣機及雪櫃等,通常都是由女性賣廣告的。這些大體上可以理解,因為家庭內的婦女似乎確是購買這類物品的主要決策者。
     
  • 但比較奇怪的是,近年的樓盤廣告也喜歡以性感的女性作模特兒,尤以所謂「豪宅」為甚。廣告刻意營造奢侈、華麗、時尚的感覺,儘管奢華時尚其實無分性別。究竟買樓的決策者大多數時候是男或是女戶主?是否營造「金屋藏嬌」的感覺真的有助銷路?還是純粹是售樓部門主管(以男性為多)的主觀口味?
     
  • 不要以為只有女性形象會被定型,男性的形象及行為往往亦會被傳媒「規範」,只要超出了大眾傳媒所劃定的「規範」,便可能成為「新聞」,甚至被譏笑。而這些訕笑,多數都是基於該位男性的氣質和言行不夠所謂「男性化」。例如,某天的娛樂版標題笑指某男藝人「扮女人」,原來是因為狗仔隊拍到這位男藝人在店舖買蒿頭。原來有傳媒工作者認為買蒿頭是女性才會做的行為,如果男士買了,他便是在「扮女人」。
     
  • 既然男女都有機會被媒體性別定型,看來可算是「男女平等」了吧?可是事實又非如此,一對男女偶有「出位」行為,女性仍是會較男性受到更多的非議。
     
  • 例如報章不時會刊出男女在公眾場所親熱的所謂「真人騷」照片,但標題卻傾向標榜女性如何「出位」。為何男性卻可以獲得「豁免」?編輯是否認為男性做相同的行為就可以旁若無人呢?傳媒,很多時都會在展示各種訊息時,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一些不平等的性別定型觀念。
     
  • 2009年,平機會發表了一份「公眾對香港傳媒描述女性的手法的意見調查」報告,這份調查報告探討了大眾對香港傳媒描述女性時所採取之手法有何意見。報告指由於普及傳媒過份渲染女性的「性感」及「美麗」形象,會令大眾對女性的外表以至行為有不符實際的期望,因而令女性感受到壓力,而少女更是受影響最大的一群。研究報告的詳情可在平機會的網頁瀏覽。

媒體暴力

  • 假如有人用手大力打你一拳,那是行為上的暴力:假如有人用粗言穢語辱罵你,那是語言上的暴力,但暴力,有時卻並不一定要拳來腳往或破口大罵。在網絡媒體,經常會出現一些文字或影像的暴力,它不會令你的身體感到痛楚,卻會令你精神上感覺不安,甚至會感到被冒犯和被威嚇。
     
  • 這些年來網絡媒體的用字似乎也越趨暴力。從前,我們說要責罵別人,會說:「鬧佢」,再激烈些會說「省佢」,但後來,「鬧」和「省」似乎也不能平息焦躁的人的怒火,繼而會說「插」,並且在動詞之前後再加上「勁」、「激」、「狂」、「喪」、「爆」等等的助語詞,以顯示內心的暴烈。似乎,這些「激」、「狂」、「喪」、「爆」等字眼,最先並不是在電視電台等媒體出現的,而是先由網絡使用者、小報或八卦刊物「引入」,繼而在年輕一輩之間「發揚光大」,蔚為「潮語」的。及至現時,電台及報紙都在使用這些字眼。
     
  • 這些越演越烈的字眼不但帶有暴力及攻擊性,而且還帶點歇斯底里。到底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呢?自從互聯網開始被廣泛使用後,網絡資訊的傳遞速度比電視及報刊快得多,網絡使用者可以在數秒之間獲取大量圖文並茂、聲畫俱全的訊息,而訊息的製造者及傳達者亦可以不經編輯或過濾,將訊息快速傳達給數以百萬的網友。再者,訊息的製造者、傳達者和接收者都不必表露真正身份,這絕對可令一些網絡訊息傳播得更廣泛。
     
  • 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會令有些習慣以秒速收發資訊的人越來越欠缺耐性,甚至期望所接收的資訊能最快最直接地帶來官能上的刺激,因此,越激烈、越震撼、越暴力的訊息,往往越有市場。可惜,當有些人投入了這種網絡生態之中,往往為求貼近潮流,在傳發資訊時,只理會夠不夠爆炸性,卻往往不理是非黑白,更遑論考慮到道德操守,或是刻意避免定型觀念等問題。

網絡攻擊

  • 大約兩年前,曾有一位女生因為在某店舖買東西買貴了,於是手持攝錄機到店舖拍下與店員交涉的過程然後放上互聯網,她以為會得到網友支持,合力譴責該店員。豈料網友均認為這位女生欺人太甚,群起圍攻及「起底」。這場網絡鬥爭結果不甚了了,但當中顯示了互聯網殺傷力之巨大。
     
  • 使用網絡的機會成本極低,而且可以不需暴露身分,因此會令某些人更加肆無忌憚地作出許多不負責的行為。2008年,本港某快餐店發生了一宗強姦案,案中有人竟將犯罪過程拍成短片後放上互聯網。雖然此舉最終令犯案者得到應有的懲處,但該段短片難以徹底刪除或銷毀,令到案中的女受害人持續承受傷害。電腦及網絡世界的使用者其實有男有女,但一旦發生性罪行,總有網民認為應歸咎於女受害者。再加上部份媒體的推波助瀾,受害人承受的禍患往往比犯案者還要深遠。
     
  • 在網絡上惡意留言及暴露他人私隱,對當事人可以構成很大打擊,較早前美國就曾有年輕的同性戀者被人將私隱片段上載於互聯網,最終受不住打擊而自殺。類似的自殺個案全球每年不下於數十宗。
     
  • 部分報刊近年傾向以動畫方式演繹新聞,其中尤以涉及風化案為甚。在這些色情暴力的案件中,以動畫繪形繪聲描述之用意何在?如果只是要向公眾交代事件,根本沒必要那麼有想像力地以動畫將案情虛假地呈現。編輯大概真的相信,這類型的資訊有更大的吸引力,能夠滿足部份讀者好奇、偷窺甚或內心深處不可見人的慾望,但他們又有否想過,這很可能對有關人士構成更深的傷害,又或者引發更多肆無忌憚的慾念?

做個精明的受眾

  • 許多讀者和網絡使用者其實並非無知和被動的,而是有常識、有思想的一群。在言論自由的社會裡,我們不應粗暴及隨意地禁絕所謂不良資訊的流通,再者,在一個自由社會,單向的禁制可能會引起更多不良的副作用和後果。只是,相信我們大部份人也不願見自己及家人沉溺於展示色情暴力和充滿成見的資訊環境當中。
     
  •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每件新事物都會為社會帶來新衝擊。就以「沙士」為例,它是一個急劇致命的全新病毒,但對抗它的方法並不是把社會和經濟活動停止運作,而是儘速協助市民提升防護知識及加強個人免疫力。因此,我們對不同的社會現象進行持續反思和討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市民大眾自己才能夠是社會環境最終的監察者。通過思考和過濾,增強自己思想上的「免疫抗體」,讓我們有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媒體世界,不致把自己「異化」、也不致被自己產生出來的「病毒」所影響。

謝謝各位!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