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機會委員會

搜尋

新聞稿

新聞稿

平機會公布「香港普通學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挑戰、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結果

29/06/2023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今天(2023年6月29日)公布「香港普通學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挑戰、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的結果。該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檢視現時融合教育於中小學的推行成效,從而為融合教育的未來發展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專責小組召集人利哲宏博士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教育是每名兒童的平等權利,不論他們是否有殘疾。教育讓每個人能夠自主生活,並為社會作出貢獻。香港於中小學推行融合教育已經超過25年,而政府近年亦推出多項支援措施,包括增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和重整學習支援津貼。我們有需要深入檢視上述措施和融合教育於中小學的推行成效,從而為未來發展提供相關政策建議。」

平機會委託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進行是項研究,透過問卷調查、焦點小組訪談和個人訪談收集數據和各持份者的意見,並以個案研究識別中小學融合教育的良好範例。

對《殘疾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特殊教育需要類型的分類的理解

根據向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首兩組被訪者對《殘疾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的理解程度較高,分別為91.5%及92.9%。相比之下,只有約60%(58.6%)的受訪教師認為他們理解條例和守則。

在理解現時特殊教育需要的分類方面,超過80%的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和教師均了解八項特殊教育需要的類別。精神病是最新的第九類特殊教育需要類型,相對超過九成半(96.5%)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知道,只有大約76%受訪老師知道此類型。值得注意的是,有35.0%的小學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和21.8%的小學教師認為學業成績稍遜是特殊教育需要類型之一。

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和教師均指出,當面對患有自閉症或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學生時感到較大壓力。就照顧有精神病患學生而言,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所承受的壓力明顯高於教師。

推行融合教育的挑戰和支援措施的成效

大部分的受訪校長(81.6%)、教師(85.3%)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85.8%)都認為,課程緊迫/教務繁多是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最大困難。此外,超過70%的校長(70.2%)和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70.9%)認為融合教育的相關行政工作繁重,而68.8%的受訪教師則認為人力資源不足是推行融合教育的第二困難。 

現時學生在不同階段都要面對不同的統一公開評核,包括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這不僅為學校帶來沉重壓力,也影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因為課程過於艱深,令他們難以追上學習進度。一些小組訪談和個人訪談的被訪者認為,要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習主流教育課程,並接受主流教育下的評核要求,是現存香港教育的不平等。他們表示雖然有不同評估調適措施可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申請,但這些措施作用有限。

總的來說,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和教師對於整體的融合教育政策支援措施持有正面的評價,他們認為,這些措施總體上可以達到支援效果,並有助學校推行融合教育。中小學的持份者(包括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師及各專業支援人員)均表示,政府近年持續增加資源投放有助學校推動融合教育。然而,中小學校長反映,最缺乏的資源是人手方面的安排,因為難以尋找合適的人員協助學校推行融合教育,尤其是缺乏專門照顧某類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支援人員。

此外,教育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等不同的專業支援人員的資源仍然不足。一些教育心理學家在訪談中反映,由於到校次數不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因而可能未能接受持續評估,令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難以就學生的變化調整支援策略。一些社工亦反映,鑒於教育心理學家的到校支援並不固定,教師和社工有時需要擔任教育心理學家的角色提供支援。

校長們認為,培訓可以加深教師對融合教育的理解,以及提升他們照顧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技巧。然而,受訪教師同時也反映對培訓感到壓力,大專院校為在職教師提供的培訓課程的質素和內容各有不同,一些教師則表示部分課程内容過份强調理論,缺乏實踐理念。

中小學推行融合教育的良好範例

研究團隊通過推行融合教育較為成功的學校(包括4所小學和4所中學)作個案研究,以識別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良好範例。在小學成功推行的因素包括小班教學;減少教師課堂節數(騰空教師有較多的空間);邀請家長觀課及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多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家長講解其子女在學校的表現,減低他們的疑慮和戒心;及與專業團體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援。

就中學推行融合教育的良好範例,成功的因素包括透過合作教學與小班教學,以抽離班方式的小班模式支援 (1:4或1:5;老師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比例);鼓勵老師多參與有關融合教育的培訓;針對第一層提升教與學支援上進行行動研究,檢討與改善有關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教與學成效;及跨專業團體合作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全人發展。

研究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團隊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並分為三大範疇:(1)政府政策措施支援層面、(2)專業支援和家校合作層面和(3)教與學層面。

主要的建議包括: 

  • 增加現時學校資源運用的使用彈性,設立專業支援人員常額職位;
  • 推行小班教學並上調整體普通學校的教師與班級比例以支援融合教育;
  • 改善老師對《殘疾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和融合教育的認識和技巧,加強大學─學校夥伴協作和推動持續的專業發展;
  • 加強家校合作及公眾與家長教育,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家長提供更多支援;
  • 加強對學生精神健康的支援;
  • 推動多元化支援模式和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非華語的學生與家長建立學校、家長與社區支援的服務承托網絡;
  • 設立「融合教育課程主任」新職位;
  • 推廣紙筆評核以外的多元或另類評核方法;及
  • 加強支援特殊教育統籌主任,減輕他們工作職能負擔。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博士總結表示:「融合教育的成功推行有賴多個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家校合作及教師專業發展等各方面的配合,方能使其達到最大的融合成效。此外,社會接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以及課堂內外的包容文化,也是成功推行融合教育的要素。」

朱博士表示:「儘管社會現時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包容性顯著提高,但這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研究結果顯示,一些家長不滿子女在課堂上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騷擾,一些家長則對讓子女就讀特殊學校持保留態度。總的來說,學校和家長仍然過於重視學業成績,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帶來了頗大的壓力,並導致他們的能力被埋沒。平機會將會繼續與持份者緊密合作,以加強他們對平等教育機會的理念、《殘疾歧視條例》及《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的法定要求的認識。」

有關詳細的研究結果和建議,請參閱以下連結:https://www.eoc.org.hk/zh-hk/policy-advocacy-and-research/research-reports/202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等機會委員會
2023年6月29日

(左起)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助理秦偉燊先生、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總監及課程與教學學系教授(實踐)高寶玉教授、平機會政策、研究及訓練專責小組召集人利哲宏博士、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博士,以及平機會署理主管(政策、研究及訓練)徐妤婷女士在今天(2023年6月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介紹「香港普通學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挑戰、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的結果。
(左起)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高級研究助理秦偉燊先生、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總監及課程與教學學系教授(實踐)高寶玉教授、平機會政策、研究及培訓專責小組召集人利哲宏博士、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博士,以及平機會署理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女士在今天(2023年6月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中,介紹「香港普通學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挑戰、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的結果。

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