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平机会公布「香港普通学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挑战、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结果
29/06/2023
平等机会委员会(平机会)今天(2023年6月29日)公布「香港普通学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挑战、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检视现时融合教育于中小学的推行成效,从而为融合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平机会政策、研究及培训专责小组召集人利哲宏博士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教育是每名儿童的平等权利,不论他们是否有残疾。教育让每个人能够自主生活,并为社会作出贡献。香港于中小学推行融合教育已经超过25年,而政府近年亦推出多项支持措施,包括增设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和重整学习支持津贴。我们有需要深入检视上述措施和融合教育于中小学的推行成效,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平机会委托香港教育大学卓越教学发展中心进行是项研究,透过问卷调查、焦点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收集数据和各持份者的意见,并以个案研究识别中小学融合教育的良好范例。
对《残疾歧视条例》、《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特殊教育需要类型的分类的理解
根据向校长、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及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首两组被访者对《残疾歧视条例》和《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的理解程度较高,分别为91.5%及92.9%。相比之下,只有约60%(58.6%)的受访教师认为他们理解条例和守则。
在理解现时特殊教育需要的分类方面,超过80%的校长、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和教师均了解八项特殊教育需要的类别。精神病是最新的第九类特殊教育需要类型,相对超过九成半(96.5%)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知道,只有大约76%受访老师知道此类型。值得注意的是,有35.0%的小学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和21.8%的小学教师认为学业成绩稍逊是特殊教育需要类型之一。
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和教师均指出,当面对患有自闭症或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的学生时感到较大压力。就照顾有精神病患学生而言,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所承受的压力明显高于教师。
推行融合教育的挑战和支持措施的成效
大部分的受访校长(81.6%)、教师(85.3%)及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85.8%)都认为,课程紧迫/教务繁多是学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最大困难。此外,超过70%的校长(70.2%)和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70.9%)认为融合教育的相关行政工作繁重,而68.8%的受访教师则认为人力资源不足是推行融合教育的第二困难。
现时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统一公开评核,包括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这不仅为学校带来沉重压力,也影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因为课程过于艰深,令他们难以追上学习进度。一些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的被访者认为,要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主流教育课程,并接受主流教育下的评核要求,是现存香港教育的不平等。他们表示虽然有不同评估调适措施可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申请,但这些措施作用有限。
总的来说,校长、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和教师对于整体的融合教育政策支持措施持有正面的评价,他们认为,这些措施总体上可以达到支持效果,并有助学校推行融合教育。中小学的持份者(包括校长、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教师及各专业支持人员)均表示,政府近年持续增加资源投放有助学校推动融合教育。然而,中小学校长反映,最缺乏的资源是人手方面的安排,因为难以寻找合适的人员协助学校推行融合教育,尤其是缺乏专门照顾某类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专业支持人员。
此外,教育心理学家和言语治疗师等不同的专业支持人员的资源仍然不足。一些教育心理学家在访谈中反映,由于到校次数不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因而可能未能接受持续评估,令特殊教育需要统筹主任难以就学生的变化调整支持策略。一些社工亦反映,鉴于教育心理学家的到校支持并不固定,教师和社工有时需要担任教育心理学家的角色提供支持。
校长们认为,培训可以加深教师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以及提升他们照顾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技巧。然而,受访教师同时也反映对培训感到压力,大专院校为在职教师提供的培训课程的质素和内容各有不同,一些教师则表示部分课程内容过份强调理论,缺乏实践理念。
中小学推行融合教育的良好范例
研究团队通过推行融合教育较为成功的学校(包括4所小学和4所中学)作个案研究,以识别学校推行融合教育的良好范例。在小学成功推行的因素包括小班教学;减少教师课堂节数(腾空教师有较多的空间);邀请家长观课及参与学校的亲子活动;多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家长讲解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减低他们的疑虑和戒心;及与专业团体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持。
就中学推行融合教育的良好范例,成功的因素包括透过合作教学与小班教学,以抽离班方式的小班模式支持 (1:4或1:5;老师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比例);鼓励老师多参与有关融合教育的培训;针对第一层提升教与学支持上进行行动研究,检讨与改善有关支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教与学成效;及跨专业团体合作支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全人发展。
研究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研究团队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并分为三大范畴:(1)政府政策措施支持层面、(2)专业支持和家校合作层面和(3)教与学层面。
主要的建议包括:
- 增加现时学校资源运用的使用弹性,设立专业支持人员常额职位;
- 推行小班教学并上调整体普通学校的教师与班级比例以支持融合教育;
- 改善老师对《残疾歧视条例》、《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和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技巧,加强大学─学校伙伴协作和推动持续的专业发展;
- 加强家校合作及公众与家长教育,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家长提供更多支持;
- 加强对学生精神健康的支持;
- 推动多元化支持模式和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及非华语的学生与家长建立学校、家长与小区支持的服务承托网络;
- 设立「融合教育课程主任」新职位;
- 推广纸笔评核以外的多元或另类评核方法;及
- 加强支持特殊教育统筹主任,减轻他们工作职能负担。
平机会行政总监(营运)朱崇文博士总结表示:「融合教育的成功推行有赖多个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家校合作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配合,方能使其达到最大的融合成效。此外,社会接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以及课堂内外的包容文化,也是成功推行融合教育的要素。」
朱博士表示:「尽管社会现时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包容性显著提高,但这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间。研究结果显示,一些家长不满子女在课堂上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骚扰,一些家长则对让子女就读特殊学校持保留态度。总的来说,学校和家长仍然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带来了颇大的压力,并导致他们的能力被埋没。平机会将会继续与持份者紧密合作,以加强他们对平等教育机会的理念、《残疾歧视条例》及《残疾歧视条例教育实务守则》的法定要求的认识。」
有关详细的研究结果和建议,请参阅以下连结:https://www.eoc.org.hk/zh-cn/policy-advocacy-and-research/research-reports/202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等机会委员会
2023年6月29日
(左起)香港教育大学卓越教学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助理秦伟燊先生、香港教育大学卓越教学发展中心总监及课程与教学学系教授(实践)高宝玉教授、平机会政策、研究及培训专责小组召集人利哲宏博士、平机会行政总监(营运)朱崇文博士,以及平机会署理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训)徐妤婷女士在今天(2023年6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介绍「香港普通学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挑战、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