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主席文章

全民退保 公平嗎?(只备繁体版)

21/02/2017

平等機會檔案 (2017年2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全民退保 公平嗎?


行政長官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仍然是維持港府一向的理財原則 ─ 量入為出、適度有為,並以自由經濟發展為前提,希望藉此帶動其他項目的增長。這種理財管治模式是好是壞,自有公論。然而,以這個原則考慮全民退保的議題,就帶來多方爭議,上個月在電台的「烽煙節目」有不少長者表示政府「走數」,不去啓動全民退保,對一群以往曾貢獻香港經濟的長者絕不公平!這真的是公平的考慮嗎?

「公平」在公共資源分配的意義

平等或公平其實可從兩個基本原則去考慮,然而結果卻不盡相同。

(1) 不論個人付出,人人獲得相同或等值的分配(服務)。

這種思維源自個人權益的理念:既生於社會,社會資源便應平均分配予所有人;無論貧富或學歷高低,皆獲相同對待。這種想法看似相當公平,亦與平等機會委員會目標相符,但若放到物質資源分配便會出現問題。試想物質資源猶如財富,供應是有限的。面對市民無限的物質需求,社會絕非能夠無止境地供應。於是乎誰多誰少、誰先誰後便成了爭拗的焦點!這也就帶出另一個「公平」的觀點。

(2) 多勞多得,量入為出,按額分配。

這是「幾分耕耘,幾分收穫」的哲學。放諸個人而言,就是以前付出了多少,今天就應有相應的收成。故此沒有「積榖防饑」的長者,今天你們應否分享人家的收成呢?看似有其道理,其實早年香港未有如今的福利保障時,也會見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場景!多勞多得不是錯,但政府政策的介入令社會資源較平等地分配是必須的,貧富太懸殊便會造成社會不穩。

保港競爭 取其中庸 ─ 低門檻的全民退保

香港今天能躋身先進經濟體系,要維持來之不易的競爭實力,殊不容易。要在低稅率的環境下發展科技、經濟市場和吸引外來和培訓本地大量的優秀人才,這些都是要花費大量公帑的項目。

有說香港盈餘滿瀉,擲出千億元去啓動一個3,000多元的全民退保計劃,絕不困難。然而多方精算數據亦顯示可以考慮以下兩個重點:

(一) 與其全民「半飽」,不如讓有需要者「溫飽」。

每月3,000元在港真的是只能勉強生活。給予身無餘錢和家無恆產的長者又不見得會令他們生活寫意;毋須要靠這3,000元生活的一群多是「既然有錢,為何不要」的心態。於是,有需要的仍有需要,沒需要的也不會不取!那增加津貼金額可行嗎? 據精算結果顯示,即使以這個支出水平,香港若不加稅,目前盈餘大概可讓這個「全民退保」營運至2050年。之後如何也有兩種說法:一是增加稅率以應付開支,二是聽天由命,到時再作打算!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公共理財政策。如按此思路的另一種可行做法是,只讓有需要的人拿足夠的生活補貼,但這必須決定誰有需要,亦無可避免進行有篩選的入息審查,那就不是「全民」退保了!

(二) 低門檻的全民退保。

縱觀近日的市民反應,多是傾向有一個不需入息審查的全民保障。既然高門檻(即高津貼金額)不能持續,那較低門檻而又全民享用的模式又如何?

其實,扶貧委員會在兩年前已經就同樣課題作出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其後,公眾都聚焦到周永新教授提出的每月發放3,000元的全民退保模式上,最後亦因各方意見紛紜而被束之於閣。當日提出的3,000元如在現時計算,其數值和長者生活津貼(2,565元)差不多。在政府優化長者生活津貼後,有超過七成的長者已被納入社會保障的範圍下,包括領取生果金(高齡津貼)、傷殘津貼、綜援金或長者生活津貼。如將餘下約三成的長者都納入全民退保的人數內,並不會花費太多金錢,但卻是一個可持續及順理成章的低門檻「全民」退保計劃。

這様考慮大概可以滿足到大多數人的期望,有能力的也能享受千多元的「額外」收入,再加上自己積存的財政能力,生活可以不錯。稍有積蓄而又怕「坐食山崩」的長者,也可拿取入門容易的「長生津」,而全沒生計的便需接受嚴格一點的審查,但取得的津貼金額,也是較高的3,000多元!

當然,坊間現時較爭論的方案是免去入息審查而又拿取較多津貼的「全民」退保!

讀者看了本文對「全民退保」的解讀,便不難理解箇中原因。至於哪個方案較為可取?哪個公平?就得由「全民」作更深入的討論!

 

現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前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
陳章明教授

 

(原文載於2017年2月21日明報)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