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主席文章

種族共融路漫漫? ─ 從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50周年看香港種族共融的進程(只备繁体版)

21/03/2016

平等機會檔案 (2016年3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種族共融路漫漫?─ 從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50周年看香港種族共融的進程


引言

聯合國於1966年將每年3月21日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藉此提醒每一個人,種族歧視對社會的傷害,並鼓勵大眾致力促進及傳遞有關種族融和的信息。今年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頒布50周年,亦是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成立20周年。適逢這兩項重要里程碑,就讓我們檢視香港在推動種族共融的進程。

平機會於3月13日舉辦了一項公眾教育活動,慶祝「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2016」。今年是平機會連續第四年舉辦這個宣揚種族共融的慶祝活動,以提高公眾對種族平等的意識和推廣平等機會的信息。當日我們邀請了多個界別的朋友參與,包括不同少數族裔分享他們在港的生活,當中有印度裔的護士、巴基斯坦裔的警員及土耳其裔的港鐵車長。聽着這幾位年輕人分享他們的經歷以及面對的挑戰,我不無感概。一方面我為他們的努力而感到驕傲,因我知道在港少數族裔要克服很大困難和障礙,包括語言及文化障礙,才能取得較理想的教育及工作機會。而另一方面,我知道不少少數族裔仍面對失學或失業問題,得不到平等教育和就業機會,以致生活長期陷於貧困。

少數族裔仍面對重大障礙

無可否認,在過去數年,政府及不同機構加大了力度及資源促進種族共融,提高社會對種族平等的意識。但儘管這些努力,我們的少數族裔仍然面對重大障礙,無論是升學、就業或獲取服務也好,依然困難重重,而他們面對的貧窮問題更是特別嚴峻。根據特區政府於2015年12月發表的《2014年香港少數族裔人士貧窮情況報告》,2014年南亞裔有兒童住戶的貧窮率高達30.8%,當中有兒童的巴基斯坦住戶貧窮率更高達44.8%,遠高於全港有兒童住戶的貧窮率(16.2%)。

少數族裔人口持續增長

與此同時,少數族裔人口在過去10年持續增長,根據2011年人口統計結果,居住於本港的非華裔人士超過45萬人,佔整體人口6.4%,當中南亞裔少數族裔人口(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及印度人)達6萬3000多人,較2001年的數字增加近五成。基於語言、文化及生活習慣的差異,他們對教育以至公共服務的需求皆有所不同,有別於華裔社群。

對於少數族裔面對的種種問題,平機會一直十分關注。去年平機會成立了少數族裔事務組,聘請了通曉多種語言的不同族裔人士加入。除了加強與少數族裔社群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事務組更與多個界別合作,例如銀行及地產界,透過講座和培訓,提升業界的文化敏感度,好讓他們能更有效地服務少數族裔社群。

當局應制定全方位種族多元政策

平機會認為少數族裔面對的困難牽涉結構性及系統性的問題,亦可歸咎於語言障礙。針對這些問題,平機會認為當局必須擬定全方位的種族多元政策,全面檢視少數族裔在不同範疇,包括教育、就業及服務等的需要以及面對的障礙,從而制定針對性的策略和解決方案。以教育為例,平機會一直倡議當局因應少數族裔以中文作為第二或第三語言的特殊學習需要,而在學習系統上提供支援。有關支援應從學前階段開始,例如確保少數族裔家長能獲取資訊以安排子女入讀幼稚園,促使學校根據公平及共融的原則處理和考慮有關入學申請,好讓少數族裔兒童能及早學習中文,打好語文的基礎。

在就業方面,平機會倡議政府檢討和修訂相關政府職位的中文語文能力要求和招聘安排,並在招聘時適當地考慮及承認求職者的第三語文能力,增加聘用少數族裔擔任政府職位,特別是那些直接為市民服務的崗位。政府增加聘用少數族裔不單能起牽頭作用,鼓勵其他公私營機構仿效,更可提升服務質素和文化敏感度以服務不同族裔社群,減少對傳譯人員的依賴。

在服務提供方面,中、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無論是政府公文、街道指示標誌、餐牌以至產品說明,都中英並用。這雙語環境對不同族裔人士來說非常重要,除了方便他們在港生活,更可讓他們平等地參與社會。當局必須維持這雙語環境,並針對部分不諳中英語的少數族裔,提供少數族裔語言傳譯服務,以協助他們獲取所需的公共服務。

另外,作為服務提供者,亦應提高文化敏感度,了解少數族裔的需要,這對開拓客源和增加生意亦有正面效應。

歧視條例檢討

除了制定政策及措施協助少數族裔融入在港生活,法律的保障亦非常重要,確保不同族裔,不管是華裔或非華裔人士也好,免受歧視和享有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平機會於2014年推出歧視條例檢討公眾諮詢,全面檢視現時反歧視條例,包括《種族歧視條例》的條文,確保它們能與時並進,切合社會需要。

經過詳細考慮和分析各項理據,我們已整理好報告,並即將公布結果及平機會就法律改革的建議。這些建議對於處理現時制度上的不平等情況、建立真正共融的社會,以至香港長遠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少數族裔也是香港人

誠然,要達致種族平等這個目標,必須透過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努力,還有消除種族歧視的決心。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認識到,少數族裔都是香港的一份子,是「香港人」。縱使語言、文化、宗教及生活習慣不同,我們不應視他們為「外人」,更不應對他們帶有偏見甚至歧視。事實上,不少少數族裔自父輩或祖父輩已在港生活,有些家庭更是四五代植根香港,在此地土生土長,在社會上擔當不同崗位,就像開首提到的護士、警員和港鐵車長一樣,為社會作出貢獻,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

多元共融乃香港核心價值

近年,不少人談論「本土主義」,提出要保育香港的本土價值及精神。另一邊廂,坊間有不少輿論指涉及南亞裔或少數族裔的罪案率飆升,聚焦於小部分人犯案,而不談大部分人奉公守法。這些負面報導或多或少影響大眾對少數族裔的觀感以至定型觀念,加深偏見,更令人憂慮的是催化社會上的排外情緒變得激烈。

究竟甚麼才是真正的香港本土價值呢?我認為「多元共融」就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多年來香港以開放自由、薈萃多元文化聞名,我們的城市結集了不同國籍、族裔和社會背景的有才之士,在這裡尋找機會,實現理想。這多元兼容的特質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我們必須捍衛這價值和精神面貌,消除偏見和歧視。

今日香港社會面對不少挑戰,尤其少數族裔社群,不少仍處於被邊緣化的處境,缺乏向上流動機會,過着貧乏的生活。作為香港一份子,我們既在同一屋簷下,理應以包容共濟、互助互諒的精神協助少數族裔融入社群。只有建立尊重差異、多元共融的社會,我們才可確保每個人都能過著有尊嚴的生活,為我們的社群以至下一代創造更平等的生活環境及機會。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周一嶽

 

(本文刊於 2016年3月21日明報)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