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主席文章

促進香港的平等機會(只备繁体版)

01/08/2011

平等機會檔案 (2011年8月)
《一些人˙一些事 -- 深思簡論》

促進香港的平等機會


(此文首於《香港律師》2011年8月號刊載 )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煥光先生接受《香港律師》會刊訪問,分享他對香港種族歧視及殘疾歧視、性別平等,以及同性婚姻等問題的想法。

身為平機會主席,您如何衡量平機會實現了既定的目標?

去年二月接任此職時,我心裡定下了兩大目標。當時平機會的公眾形象不大理想,原因是審計署署長對本會一些事務的處理手法提出質詢,引來傳媒負面報導,導致平機會的公眾形象受損,這個情況維持了一段時間才告平息。當其時平機會內的士氣低落,各委員及同事都渴望平機會恢復正常運作,這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的首要目標。我的第二個目標是增加平機會的透明度,使之成為香港社會的一部份。平機會的工作並非只是提出檢控和處理投訴,還包括促進互相尊重、包容及多元價值觀。此等概念需要在市民心中植根,就需要向他們講解,何以抱有我所提及的價值對他們來說是有益處的,如要做到這點,「平機會」要成為一個家傳戶曉的名字。

第一個目標將近達標,因為我覺得現在市民對平機會的印象已頗為正面。在之前的18個月裡,本會同事及我本人處理會內事務更為公開,開誠佈公,增加透明度。我覺得市民現在明白並欣賞我們的工作。即使我們仍需努力求進,但我認為本會已重新步入正軌。由市民親口道出支持平機會的理念,使香港成為一個具有更多平等機會的地方,這將是證明平機會取得成功的良好指標。

消除殘疾歧視需要…

服務供應商更加關注社會的需要。由於香港大部份的人口開始老化,服務供應商應瞭解到社會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正不斷上升。當一個人年紀漸增,各類不便漸增是自然不過的事。各服務供應商應謹記,當他們的客戶年紀漸長,他們不僅需要可供輪椅進出的通道,還可能需要在聽覺及視覺受損,語言障礙及長期病患方面得到應有的支援。

就聘請殘疾人士來說,僱主通常推搪的借口是:在競爭如此劇烈的社會,怎能聘請可能降低生產力的殘疾人士? 但是,不少僱主現在逐漸明白到,如果對殘疾人士一概不用,他們將會失去很多具天份的專才。香港有不少人雖身患嚴重殘疾,但他們擁有其他出色的技能。他們對那些起初願意聘請他們的公司作出很多貢獻。如果商界真的想解決二十一世紀爭聘人才問題,他們就不應有前設,認為殘疾人士沒有能力為公司作出有效貢獻。

您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香港存在種族歧視?

歸根究柢,是因為對外國文化缺乏瞭解。雖然香港誇耀本身是一個開放且包容的社會,但實際上,它卻未能像美國、加拿大或澳洲一樣,成為一個真正融合多個種族的社會。香港一向有少數族裔及外國人,本地人都習慣叫他們為「鬼佬」。香港社會主要是由中國人組成,95%人口都是中國人。如果你不是華人,再加上收入低微,就很難融入香港社會生活。同時,我們也很難喚醒95%的華裔人口,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可能其實正在或在無意間對他人作出歧視行為。

基於文化歷史的因素,種族歧視在香港頗為常見。老實說,除非少數族裔有較高的社經地位,否則中國人的確會很容易對其他種族抱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輕易地對他們作出歧視。舉例說,日本人或韓國人要在香港飛黃騰達,發展一帆風順不會遇到太大障礙,因為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們都是一群遵守紀律且成就不凡的人士。但是,對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人士,人們會持不同看法,即使巴基斯坦是有名出產軟件工程師,數學家及醫生的國家。人們一想起巴基斯坦,就會聯想到塔利班和拉登、貧窮及貪污的政客。遺憾的是,這些人與事已植根於人們的腦海中。他/她會自動地被歸類為來自貧困國家的人,想借助香港的條件致富。這是不少香港人對他們抱持的心態,是從我們為少數族裔舉辦的研討會上所收集得來的意見。

另一例子是:一名嫁給本地華人的菲律賓女子攜同女兒出外時,有人會問小孩:「你的母親在哪裡?」因為人們很自然覺得該名菲裔母親是家庭傭工。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會認為,與小孩同行的菲律賓女子會是她的母親呢?這種成見正是歧視行為的禍根本源。

平機會沒有收到很多根據2008年制定的《種族歧視條例》 (第602章)而提出的投訴。不過,涉及種族歧視的投訴五花八門,通常是關於工資過低的投訴。例如一名本地工人完工時收到400港元的工資,但一名少數族裔工人完成相同工作可能只會收到300港元。業主也可能因拒絕出租單位予少數族裔人士而可能對他們作出歧視。業主一般提出的借口是這些 (少數族裔) 租客烹調咖喱會弄污廚房。他們面對的其他問題還包括開立銀行戶口時遇到困難,不過各銀行都否認他們有作出歧視行為。隨著平機會的介入,他們現在更加謹慎行事。原因其實不在於銀行故意作出種族歧視,而是因為金融管理局針對洗黑錢及由某些國家匯入款項訂立了一些頗為嚴格的規則,我們懷疑這些訊息以錯誤的方式傳遞至銀行前台工作人員,引致他們可能拒絕來自這些國家的人士開立戶口,以避免所需要做的文書工作。

您如何改變人們基於成見來看待別人的習慣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參考這份工作概覽(見下圖),其中的財務報告顯示平機會是如何運用其財政資源的。平機會最大的開支是用作處理查詢、投訴及調解服務。這是頗合乎常理的,因為每年我們收到約20,000宗查詢,處理約1000宗正式投訴。自我出任主席後,平機會並沒有得到額外的財政資源。故此,我們調配了現有資源,將部分的預算用作加強宣傳、培訓及公眾教育服務方面,因為我認為平等機會的理念需要在社會廣泛傳播。在過去的18個月裡,平機會在宣傳及培訓工作方面變得遠比以前更為主動積極。在宣傳方面,我們向普羅大眾傳遞各式各樣的訊息。我們現在也更加集中資源進行培訓工作,在公司、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這些可能作出歧視行為的機構內進行。如果人們更加留意本身應有的法律責任,向平機會作出的投訴自然會相應減少。這也有助於促使公司的價值取向與平機會的理念保持一致,有助我們達成工作目標。

您最近在《南華早報》寫了一篇文章,題為「共融的力量」,其中論及由女性牽頭達致性別平等。據香港律師會2010年報所載的統計資料顯示,見習律師中有61%是女性,39%是男性,而在同一年度,合夥人的兩性比例為24%是女性,76%是男性。在法律界,女性怎樣才能收窄在合夥人層面中的兩性比例差距?

女性法律專業人士不是唯一想收窄兩性比例差距的一群。在世界上大部份的法學院 (事實上其他學系也如是),女生的人數要比男生多。所以,女見習律師的人數佔較多實屬正常。事業發展會受到其他種種因素影響。「無形限制」(指女性在職業升遷方面遇到的無形障礙)這個名詞最初用來指責男性阻止女性晉升至高級行政職位。每當公司的男性想到一起共事的女性就會生出成見,認為她們只可晉升到某階層,如晉升到更高階層則會衍生問題。這種「無形限制」概念已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當我還在政府工作時,我樂於提拔女性擔任高職,但部分女同事會告訴我不願升職的情況偶爾也會發生,因為她們的丈夫同樣在政府或其他公營機構工作。在心態上,部分女性仍然不想自己的職位比其丈夫的職位更高,又或者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女人主內的觀念,在家庭傳統中根深蒂固,這種傳統認為男人應擔當主導角色。我懷疑這是否只是一種中國文化現象,但是由於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這種觀念在中國人當中尤為顯著。雖然人們可能說儒家思想已在中國消失了一個世紀多,但我對此不敢苟同,尤其在家庭倫理關係中。就是這陳規俗見的潛意識已植根於女性的心目中,使到很多女性在商界及政府部門不欲求取高位。這些重視「傳統倫理」的女性總是想盡辦法不會令自己的成就蓋過丈夫,使其黯然失色。除非她們肯改變想法,向她們最親密的家人展示她們將會作出改變,否則平機會、政府或法律在這方面也是無能為力。

我個人認為,另一因素是撫育孩子。很多女性生育後一段時間不再出外工作,可能離開就業市場約三至五年不等。孩子長大後,很多女性也寧願多花時間與家人一起,使她們可能在競爭中輸給對手。

曾蔭權任政務司司長時說過:「夫婦最好生三個,以圖阻止本土出生率持續下降的趨勢」,成為一時佳話。但是,香港仍然落後於英國、澳洲及新西蘭等國家,這些國家的法例容許更具彈性的產假和侍產假。你認為政府嘗試提高出生率的努力失敗了嗎?

這只是政府說空話但又缺乏政策支持的典型例子。本港對養育子女的父母提供的稅務優惠明顯不足,侍產假又完全不存在,幼兒服務也是完全不夠。人們可能說香港是最容易養育子女的地方之一,因為父母可以聘請家庭傭工幫忙。如果夫婦來自中產階層,她/他們的確可以聘請家庭傭工,但大部份的勞動階層收入微薄,根本無力聘請家庭傭工。本港的幼兒服務供應也相當有限,而且設有照顧幼兒的時限,所以母親不能全職工作,只能一天工作數小時。這對低收入家庭的婦女影響最大。

在香港這樣的地方,即使出於善意,也很難勉強大學畢業生生育三至四名子女。政府有需要制定強而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持,方可使人們感到政府認真希望社會作出回應。即使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政府對此仍沒有發出訊息。政府應制定人口政策,鼓勵更多人生育。據人口統計資料顯示,隨著時間過去,受供養人口將超出工作人口,這將會引發長期經濟問題。

紐約市最近宣佈同性婚姻合法化,您認為香港最終會認可同性婚姻嗎?

我本人認為香港將會在未來20年內認可同性婚姻。我對此表示樂觀,因為港人做事務實,年輕一代思想亦較為開明。即使可能需要克服一些技術性細節,但我們有很多模式可供借鏡。但是LGBT群體屬於少數一群,難以發起大規模政治運動,而且不會有很多人參與,為他們搖旗助威。這將會是少數派的活動,需要政府日後釋出大量的善意,帶頭倡議才能成事。

平機會現正積極採取什麼措施去改善反歧視行為?

平機會現正在教育,宣傳及培訓方面投放更多資源,希望人們更關注平等機會的問題,以減少歧視行為的發生。我們亦正在改善處理投訴的機制。現時的程序非常冗長,我希望徹底審視現時本會處理投訴的機制,察看我們可否將更多個案帶上法庭審理。將個案帶上法庭的好處是可以引起傳媒關注並將問題曝光。香港的法院是一個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機構,備受尊重。如果法院裁定某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它向公眾發出的信息比平機會的影響更大。

在不久的將來,我將會向政府建議設立平等機會審裁處,為投訴人提供更便捷的審判程序,使更多個案可得到審理,而不是閉門進行調解。我不是反對調解機制,司法機構亦主張當事人使用調解服務,但在平等機會方面,所牽涉的問題都涉及到價值觀。如要處理得宜,我們有必要弄清事情的原委與對錯。如果政府接納這項建議,這個機制的運作不會太複雜,所投放的資源也不會太多。平等機會審裁處將對反歧視工作起相當大的作用。即使這項建議得到政府支持的機會不大,但我也想勉力一試,盡力爭取,因為這對我們平機會所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