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非華語生學中文 須以數據為基礎(只备繁体版)
過去數年來,平機會都有參與教育界及社福界討論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政策,在討論中最常遇到的難題,就是投放的資源跟教學效果不成比例。一方面,有些教育界人士對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支援措施給予正面評價;另一邊廂,一些非政府組織和少數族裔領袖卻強調效果不彰。根據2020年平機會公布的研究,在逾千名接受問卷調查的小學教師中,八成以上的中文科教師在「讓非華語生跟上主流課程進度」遇到很大挑戰,僅37.8%中文科教師表示有信心「教導非華語生達至與華語生相近的水平」。縱然各方意見不一,卻鮮有就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進度提供或引用具體數據,當局在這方面的公布亦不多。
7年來不足一成非華語生銜接主流中文考試
整體學生人數下降,非華語生數目卻持續上升。在2020/21學年,就讀受資助學校的非華語生較5年前增加了11.6%,總數逾2.6萬人(5749名幼稚園生、10,262名小學生及10,106名中學生)。自2014/15學年開始,政府實施一系列措施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包括在中小學實施「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學習架構)、大幅提高幼稚園和中小學的額外撥款、在中學文憑試(DSE)增設應用學習中文科(非華語學生適用)等;2021/22學年的撥款額預計超過5億元。可是,在1400多名參加2021年DSE的非華語生中,只有不足8%(即111人)應考主流中國語文科,5年間只增加5人。該屆非華語生自小六起受惠於支援措施,但7年下來最終能銜接至主流中文考試的卻低於一成。
我們不下一次聽到小學校長慨嘆,非華語小學生踏入中學階段所學的中文,較小學時更淺易;亦有少數族裔家長向我們反映,即使在港土生土長的子女接受6年或以上中文教育,他們在中一入學選科時仍被積極「推動」選取海外中文課程,並不被鼓勵繼續學習主流中文課程。
這可能解釋了,正當愈來愈多非華語生成功考進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學位課程的同時(由2019/20學年290人,升至2021/22學年382人),他們的整體中文水平卻好像停滯不前。根據現行政策,要以DSE正規中國語文科以外的中文成績透過大學聯招辦法去報考大學,學生必須在中小學期間學習中國語文少於6年時間;若達6年或以上,其間須按一個經調適並較淺易的中國語文課程學習。有見及此,若干學校早於中一時便為學生「營造」其「非主流考生」背景,讓他們符合此資格。
規劃升學出路 面對兩難局面
我相信學校採此策略,是出於對非華語學生的善意。事實上,他們在為非華語生規劃升學出路時亦面對兩難局面,畢竟中文科對非華語生(甚至很多華語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透過應考非主流或海外中文試,確實增加他們考入大學的機率。可是如此下來,未能登上大學殿堂的非華語中學畢業生,單憑小學或初中程度的中文水平,根本無法滿足普遍職場要求。另方面,有幸成為「天子門生」的一群,不少會選擇純以英語繼續其學習和校園生活。如是者很多在小學時中文程度不錯的學生,中學畢業時僅保留聽說粵語的能力,大學時連說的信心都失去了,畢業後才發現處處碰壁。
不少非華語家長的初衷是讓子女學懂中文,遂安排子女入讀主流小學,校方普遍會採用根據主流中國語文課程而設計的「學習架構」教授中文。華語生和非華語生在校內須按同一機制和中文評估準則,參與中一派位。可是升上中學後,非華語生卻突然被認為應選擇海外中文課程,如此一來很可能造成一個現象,就是老師多年來所投放的心血和政府所投入的大量資源,都變成效果不彰了。更甚者,長此下去,非華裔青年在未來升學就業時仍要繼續面對語言限制,進退維谷。
需更多數據助掌握分析實况
我明白學生的學習進度會受周邊因素影響,絕非單純取決於教育政策和措施。可是,衡量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進度和成效,非華語生的中文成績應是一個重要參考點。我亦明白,以參加DSE主流中國語文科的非華語生數目去評估現行政策成效是流於片面,也欠精準。因此我絕對認同要有更多其他具體數據,譬如成功銜接至主流中文班的非華語生數目、非華語生在「全港性系統評估」的中文表現等,方能讓我們全面掌握和準確分析實况。
「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是現屆政府施政方針。在未來5年,我衷心希望支援非華語生學習中文的措施,能夠提升他們的中文水平,接近甚至達到主流水平,為他們未來的事業發展鋪平道路。
文章於2022年7月8日刊載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