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主席文章

合力打擊職場性騷擾 建立安全共融工作間(只备繁体版)

14/03/2025

每年3月8日的國際婦女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旨在表揚女性的成就和貢獻,並推動社會各界關注婦女權益。我們樂見香港在提升女性待遇以及推動男女平等方面取得進展,但近期一些有關女性職場性騷擾的調查,顯示香港職場仍存在性騷擾及言語暴力的問題,值得各界思考如何保障女性擁有安全的工作環境。

調查顯示職場性騷擾問題普遍

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在3月2日舉辦了「履行企業ESG責任 拒絕職場性騷擾」行動日,公布了有關女性「職場性騷擾」網上調查報告。平機會作為活動的支持機構,亦參與了調查的發布會。調查結果顯示,逾三成受訪女僱員過去三年曾遭遇不同情況的「職場性騷擾」,其中約五分之一涉及言語、文字或電子訊息。令人關注的是,約61%受訪者表示,遭遇性騷擾後並未採取任何行動,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常見情況,見慣不怪」及「不想令情況變壞或關係惡化」,這反映有部分職場可能有潛在的「職場性騷擾」文化。

此外,工聯會婦女事務委員會於3月6日則發布了「香港女性職場暴力與性騷擾情況」的調查報告,264名受訪在職女性中,約四成人表示曾遇上職場暴力或性騷擾,但七成受訪者表示不會向公司或相關機構求助,接近九成職場暴力涉言語攻擊或侮辱,另約六成涉當眾辱罵或貶低。

這些調查的結果與平機會在2022年所公布的《2021年全港性騷擾調查》所找到的趨勢相似,例如職場性騷擾問題依然存在、最普遍的性騷擾形式是有關性的話題或笑話,以及許多受害者選擇沉默以對等等。

僱主應採取措施防止工作間性騷擾

根據《性別歧視條例》,性騷擾是指一人對另一人作出不受歡迎並涉及性的行為,包括以身體、視覺、口頭或非口頭形式進行的行為。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構成性騷擾,需考慮受冒犯的人士是否認為有關涉及性的行為是不受歡迎,而從客觀標準上看,一個合理的人也會預期該位受冒犯的人士會對該行為感到受冒犯、侮辱或威嚇。此外,如一名僱員自行或聯同其他人作出涉及性的行徑,而該行徑造成對另一名僱員屬有敵意或具威嚇性的環境,亦可構成性騷擾。

在職場發生的性騷擾,除了涉事僱員有機會負上民事責任外,即使僱主並不知情,亦有可能要為僱員作出的性騷擾行為負上轉承責任。除非僱主能證明已採取合理地切實可行的措施防止性騷擾發生,才可作為免責的辯護理由。然而,民建聯婦女事務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僅45.2%的受訪企業表示已訂立「性騷擾指引聲明」。

平機會呼籲僱主應及早採取措施,預防性騷擾的發生,例如訂立清晰的防止性騷擾政策,向員工傳達對工作間性騷擾「零容忍」的立場;設立投訴機制,讓員工知悉如何及向誰投訴;定期給予提醒或培訓,幫助員工識別及應對性騷擾。平機會已編制《預防職場性騷擾中小企僱主錦囊》,供企業參考,並樂意為不同的企業提供支援、意見和培訓。

平機會推出短片創作比賽推廣互相尊重的文化

平機會留意到不少受性騷擾影響的人都願意透過網上社交平台分享他們的經歷,而社交平台用戶亦流行上傳自製短片,因此,我們便乘着這個趨勢,推出「共創安全空間:反性騷擾60秒短片創作比賽2025」, 邀請中學生、大專生和社會各界,創作具創意兼生動的短片,宣揚對性騷擾零容忍的信息,建立互相尊重的文化。比賽設有三個組別,包括公開組、高等教育組和中學組,每個組別均設有冠、亞、季軍及最具人氣獎各一名。有興趣參加比賽的人士可於2025年5月5日或以前遞交作品。

要解決性騷擾問題,我們需要社會各界的合作和努力,讓我們一起推動反性騷擾文化,合力打造安全和互相尊重的環境。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林美秀

(文章於2025年3月14日刊載於《香港01》)

近期有調查顯示,超過三成受訪女僱員過去三年曾遭遇職場性騷擾,但61%受訪者表示,遭遇性騷擾後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近期有調查顯示,超過三成受訪女僱員過去三年曾遭遇職場性騷擾,但61%受訪者表示,遭遇性騷擾後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平機會近日推出「共創安全空間:反性騷擾60秒短片創作比賽2025」,邀請中學生、大專生與社會各界透過創作短片,宣揚對性騷擾零容忍的信息。
平機會近日推出「共創安全空間:反性騷擾60秒短片創作比賽2025」,邀請中學生、大專生與社會各界透過創作短片,宣揚對性騷擾零容忍的信息。

平機會呼籲僱主應及早採取措施,預防職場性騷擾的發生,並已編制《預防職場性騷擾中小企僱主錦囊》,供企業參考。
平機會呼籲僱主應及早採取措施,預防職場性騷擾的發生,並已編制《預防職場性騷擾中小企僱主錦囊》,供企業參考。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