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电子通讯 第 286 期

返回
研究倡設立更多途徑  幫助非華裔社群獲取HPV資訊

研究倡設立更多途徑 幫助非華裔社群獲取HPV資訊 (只备繁体版)

根據最近一項由平機會資助、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進行的調查顯示,老師和專業醫護人員是本港南亞裔母親獲取有關其子女健康資訊的重要來源。然而,她們鮮有接收到女兒需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疫苗的資訊。

雖然HPV疫苗能有效預防 HPV 感染及子宮頸癌,但本港接種率仍維持在低水平,情況在南亞裔社群尤為明顯。

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於2021年5月至9月期間進行聚焦小組訪問,受訪的73名南亞裔母親原籍印度、巴基斯坦或尼泊爾,並最少有一名9歲至17歲的未成年女兒。研究旨在了解南亞裔母親在決定女兒應否接種HPV疫苗時所面對的困難,並探討當局可如何採取適當的介入措施,提高接種率。

研究發現,南亞裔母親一般對子宮頸癌、HPV病毒或HPV疫苗的認知並不足夠。她們指,疫苗價錢昂貴是未有讓女兒接種疫苗的主因之一。

受訪者認為語言障礙亦是另一挑戰。一名印度裔母親表示,她曾為女兒安排接種,但跟說中文的醫護人員難以溝通。

受訪者表示疫苗資助、學校或政府安排的疫苗接種計劃有助解決她們安排疫苗接種時遇到的困難,提高她們讓女兒接種疫苗的意願。

研究團隊建議,衞生署學童免疫注射小組可在小四、小五學生接種前半年,率先為學童母親舉辦校本健康講座,講解子宮頸健康和HPV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為進一步擴大HPV資訊的接收渠道,相關宣傳資訊,包括短片、海報和單張,應提供南亞語言版本(例如印度語、烏爾都語及尼泊爾語等),並於南亞裔母親常用的社交平台發布(例如YouTube、Facebook及WhatsApp等)。報告亦鼓勵醫護專業人員善用健康諮詢或問診時間,向家中有9歲至17歲女兒的南亞裔母親提供HPV疫苗接種的建議。

欲了解更多研究團隊的建議,請按以下連結。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