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讲辞

「SDG 分享爱‧爱分享」开幕礼
维多利亚青年商会主办

平等机会委员会主席朱敏健先生致辞

25/04/2020

陳盈盈主席 (Aimee)、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

大家好!感謝維多利亞青年商會的邀請,非常榮幸今天能夠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這次舉辦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商界在未來一年內可以共同努力,為香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令整個社會得以繼續向前。

於過去四個月,香港飽受疫症困擾。與過往相比,這場疫症相當獨一無二,它有兩個特點: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病毒相當狡猾,潛伏期和變化非常大,對病人的健康亦極具破壞性。但是,除了病理之外,疫情對社會有一個更大的影響:我們為了應對疫情而採取的措施,對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生活習慣都具有很大的破壞性。舉例而言,世界各國在這幾個月以來為制止疫情擴散,對外封關,對內封城,鼓勵人與外界隔絕,留在家中,禁止所有群居群聚的活動。這些行為一方面對遏止疫情有很大幫助,可是長遠而言,會令社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疫症在未來幾個月也許會受控,那麼後遺症呢?對社會持續發展造成的破壞呢?實在無法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復原狀。無論是短期或長期的危機,都可以預見將來必定會發生。

這幾個月以來,平機會的工作亦受到疫情影響。我藉此跟大家簡單分享幾個不同的歷程。猶記得疫情在一月開始受到公眾關注,二月時政府提出在不同的區域設立檢疫隔離中心和指定診所,以作抗疫用途。隨著這個消息的發布,有很多市民上街抗議,反對政府在該區設立這些設施;同時平機會亦接到好幾百宗的投訴、查詢。到底市民這樣的行動會否構成歧視?從法律層面而言,這樣可能會構成殘疾歧視,但歸根究底,這種現象源自甚麼心態呢?正是社會學中常說的NIMBY (Not In My Backyard) 的心態。我當時寫了篇文章,並把它改成譯音──「臨避」,取其「臨事而懼,趨避唯恐不及」之意。「臨事而懼」出自三國時代的《後出師表》,意指市民面對危機時傾向採取自保心態,平機會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我們發聲,希望市民改變這種心態,能夠為大局著想、保持社會共融,大家團結一致對抗疫情。

事件演變到二月中後期,又有另一種與疫情有關的投訴和查詢大量出現,內容關於一些店鋪以避免病毒擴散為藉口,拒絕招待說普通話的人士及內地人。就此事件平機會共收到超過六百宗投訴,加上最近收到大量範本式投訴,數字已經飆升至一千六百多宗。這說明了一件事情──很多人都抱著「臨事趨避」的心態,覺得不要涉及自己的店舖就好,或是覺得身為店舖的東主需要保護顧客,亦有權選擇適合的顧客。我希望趁這個機會告訴大家,無論措施如何,根據法例,措施必須針對疫情作出防範,並有合理需要。法例管制範圍有限,但大家應該自問,所做的措施對於目的是否有合理需要?平機會傾向不單單靠執法,或就事件提出控告,這樣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甚至會令社會的對抗性增加。平機會希望透過軟性手法,例如宣傳、教育等,令社會各界一起齊心抗疫。

三月之後,不少市民就一宗與歧視條例無關的事件作出投訴:一些從事紀律部隊的市民患病,網上竟然有一些幸災樂禍、詛咒式的言論出現。平機會就此個案收到數以百計的投訴,然而在現行的反歧視法例下並沒有「職業歧視」這一項,平機會無法處理。

直到最近,平機會亦收到很多查詢,當中涉及部分市民對政府不滿,因政見不同引起的針鋒相對。有市民認為這屬於基於政治立場的歧視,要求平機會跟進。即使收到眾多查詢,但由於平機會也需按法例辦事,無法跟進一些基於政治立場不同而衍生的歧視。

正因為剛才所提到的經驗,我更加認為維多利亞青年商會這次舉辦的「SDG分享愛‧愛分享」開幕禮十分有意義。這個活動正正提倡透過推廣教育的方式,令社會能夠撇除因疫症產生的分化、異見、衝突,希望大家分享愛心、關懷,好讓整個社會盡快重回正軌,繼續邁步向前。因此,我非常高興有幸參加這個開幕禮,謝謝大家!

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