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机会委员会

搜寻

主席文章

2021(只备繁体版)

性教育與兩性關係
書上有一個用書頁屈曲而成的心形圖案

性教育與兩性關係

在學校推行合適的性教育,有助年輕人培養正面價值觀、發展知識及技能,使他們對性及兩性關係作出尊重他人及健康的決定,從而建立沒有性騷擾、包容共濟、性別平等的社會。

傷健共融指數
藍色背景上寫了"Disability Inclusion" (傷健共融)

傷健共融指數

聯合國自1992年起,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復康日」。世界各地每年都會舉辦連串的活動響應這個大日子,呼籲社會各界合力保障殘疾人士的權益。今年香港多個團體亦藉着這個日子舉辦了不同類型的活動,我也代表平機會出席了數個活動,其中一個是公布「CareER傷健共融指數」結果的傳媒發布會。

多管齊下 建構傷健共融香港
不同顔色的正方積木,積木上印有不同殘疾人士的圖案

多管齊下 建構傷健共融香港

聯合國於1992年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復康日」(International Day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目的是提倡殘疾人士的權利和福祉,推動社會大眾關注殘疾人士的境況。為響應國際復康日,本港不少機構均舉辦活動,例如免費乘車日、主題公園同樂日,以及體驗活動等,藉此推廣傷健共融的信息。

 

香港人的平等機會意識
「平等机会意识公众意见调查2021」报告的相片

香港人的平等機會意識

為了解公眾對平等機會意識的最新狀況,以及對平機會工作的看法,平機會在今年2月至4月進行了「平等機會意識公眾意見調查2021」,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1 501名15歲或以上的被訪者。這是平機會自1998年以來第六次進行的同類型調查,調查結果已於早前公布。

種族共融 始於幼學 (只備中文繁體及英文版)

種族共融 始於幼學 (只備中文繁體及英文版)

時值幼稚園收生面試期,一眾要「贏在起跑線」的兩歲幼兒家長固然早已積極備試,抱持平常心的家長也總希望子女可入讀適合他們的學校。這選校、申請入學和等待結果的歷程可說是每名家長的必經之路,挑戰程度主要在於心儀幼稚園的受歡迎度。可是,對於不少基層非華語家長來說,更大的挑戰是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偏見和障礙。

《我是照顧者》

《我是照顧者》

新冠疫情爆發接近兩年,市民的生活大受影響,小朋友上半天課或在家網課、老人家為減少感染風險而選擇留家、殘疾人士未能得到全面的復康服務等,這些改變令照顧者的責任有增無減,為他們帶來沉重的壓力。
無障礙設施

無障礙設施

上周日,我參加了香港傷殘青年協會一年一度舉辦的大型傷健共融活動「華懋『健障行』共融同樂日」。當天我與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一同參與了兩項傷健共融的運動體驗活動,以了解殘疾人士在日常參與運動時面對的困難和挑戰。這兩個活動看似簡單,但原來要坐在輪椅上進行運動,實在不容易。
讓少數族裔有安居之所(只備中文繁體及英文版)

讓少數族裔有安居之所(只備中文繁體及英文版)

主要官員近月積極推動解決房屋問題, 並四出探訪基層及劏房戶。適逢本月初( 10月4 日)是「世界人居日」( World Habitat Day),我希望藉此談論一下居住的平等機會。

打擊影像性暴力行為

打擊影像性暴力行為

《2021年刑事罪行(修訂)條例》(《條例》)在上週五正式生效。《條例》就窺淫、非法拍攝或觀察私密部位,發布源自上述罪行的影像,以及未經同意下發布或威脅發布私密影像訂立特定罪行。
消除基於居民身份的歧視

消除基於居民身份的歧視

來自內地而現居香港的人士(包括新移民及旅客等)基於其身份,在香港受到針對及歧視的情況時有發生。要追溯歷史,由雙非嬰兒、自由行旅客、水貨運輸,以致近年因為新冠疫情而出現的歧視,十多年來問題一直存在。
轉變一小步 共融一大步

轉變一小步 共融一大步

香港法律界最近落實了一項看來不起眼,卻極具意義的轉變。由9月1日起,大律師獲准以宗教頭飾取代傳統假髮出庭。這項轉變為社會各界亦立下了值得效法的先例。平等機會委員會期望此良好措施獲得更多關注,並發揮鼓勵作用,推動其他機構和僱主仿傚。
共融在校園

共融在校園

開學已經兩個星期,對於同學們能夠順利回歸校園,與同窗見面,一起上課學習,我相信大部分學生都會感到雀躍和興奮。至於剛踏入新學習環境和模式的大學新生,他們可能還在適應新的校園生活。
招待無差別 待客重禮節

招待無差別 待客重禮節

最近關於一宗非華裔人士購物不快經歷的網上帖文,經主流媒體跟報道後,獲得不少關注,重點之一是當中有否涉及種族歧視。有關迴響反映社會各界對種族平等待遇的意識日漸提升,遇到不公義會挺身而出。肇事化妝品連鎖店亦立刻發出公開聲明,承諾會採取糾正措施,這也顯示商家明白到種族差別待遇的指控會對商譽構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必須正視。

莘莘學子上學去

莘莘學子上學去

今天在返回平機會的途中,看到街上多了很多穿着整齊校服的學生,才記起今天是9月1日,是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天。由於疫情的緣故,在過去的一個學年,莘莘學子都經歷了不一樣的「校園生活」。停課、網課、半天課、輪流上課......學校都想盡辦法,希望能做到停課不停學。
消除隔閡 共襄盛舉

消除隔閡 共襄盛舉

東京殘奧會於8月24日舉行開幕禮。開幕禮的理念為「我們擁有翅膀」,閉幕禮則為「和諧之聲」,兩者的理念同樣是「前進」。港隊運動員在東京奧運取得空前佳績,其精彩表現及市民於商場觀賽歡呼的場面依然歷歷在目,點點滴滴都是自疫情以來鮮有的歡欣時刻。
香港之光:為殘疾運動員喝采

香港之光:為殘疾運動員喝采

每次看到有關奧運會及殘奧會觸目全球的勵志故事,都讓人深感敬佩,心情激動,也令全港市民振奮。
餵哺母乳 不容歧視

餵哺母乳 不容歧視

這幾天大家在電視觀看奧運比賽時,有沒有留意一輯關於消除母乳餵哺歧視的電視宣傳短片已經播出?這輯名為「餵哺母乳 不容歧視」的全新電視宣傳短片,是平機會就經修訂後的《性別歧視條例》涵蓋保障本港婦女免受餵哺母乳歧視和騷擾而製作。宣傳片已經於前天(8月2日)開始在免費電視台、收費電視台及港台電視的各個頻道播放。
奧運的啟示:團結多元

奧運的啟示:團結多元

東京奧運,全球躍動。港隊接連取得佳績,更令全港市民欣喜和鼓舞。。。

殘疾騷擾、種族騷擾和性騷擾

殘疾騷擾、種族騷擾和性騷擾

在現行的反歧視條例下,甚麼是殘疾騷擾?種族騷擾和性騷擾的定義是甚麼?怎樣的騷擾行為才會違反現行的反歧視條例?可能不少市民大眾都會提出相同的疑問,想知道清楚怎樣才算是違法的騷擾行為。
傷健齊繪美麗維港

傷健齊繪美麗維港

追求藝術只是小部分人的專利嗎?當然不是,我在過去的週日有幸獲邀到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出席「中環夏誌『維港・日出』巨型壁畫收筆禮」。這幅80尺長的巨型壁畫名為「維港‧日出」,在印象派的勾勒下,畫中的維港風光在晨光襯托下顯得份外怡人,令不少遊人都特地駐足欣賞。不過你又知不知道,這幅「巨作」其實是由展能藝術家和本地藝術家合力繪畫的呢?
《性別歧視條例》保障女性免因餵哺母乳而受到歧視和騷擾

《性別歧視條例》保障女性免因餵哺母乳而受到歧視和騷擾

不知道大家近期有沒有在港鐵站看到平機會以「餵哺母乳 不容歧視」為題的燈箱廣告?該燈箱廣告的主題是宣傳由2021年6月19日起,《性別歧視條例》保障香港女性免因餵哺母乳而受到歧視和騷擾。相關修訂源自《2020年歧視法例(雜項修訂)條例》及《2021年性別歧視(修訂)條例》,分別於2020年及2021年獲立法會通過。
向家務工人致謝

向家務工人致謝

今天是國際家務工日。國際勞工組織於2011年通過關於家務工人體面勞動 (decent work for domestic workers) 的《國際勞工組織第189號公約》,2021年6月16日正是公約訂立十周年的日子。
共同工作場所使用者免受騷擾的保障

共同工作場所使用者免受騷擾的保障

不知道大家近期有沒有在電視看到由平機會製作的新電視宣傳短片或在電台聽到宣傳聲帶呢?該宣傳片名為「共創和諧工作間 舉報騷擾零容忍」,介紹《性別歧視條例》、《殘疾歧視條例》及《種族歧視條例》保障任何共同工作場所的使用者,免受另一使用者的性騷擾及基於殘疾和種族的騷擾,即使彼此沒有任何僱傭或類似的工作關係。
多元文化的智慧

多元文化的智慧

“Nihil de nobis, sine nobis”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我們的事,我們要參與。」) 我想借用上述在無障礙運動及經常被權益倡議者所使用的口號,以說明我的看法。多元代表性不再只關乎政治正確,而是防止政策失誤所必須做的,這可避免因忽略個別群體造成錯失而要付出高昂代價,甚或鬧出笑話。不單如此,不同數據及例子也證實多元思維文化可以提高生產力、創意和業績,而多元思維正正源自多元代表的意見交流。
平等機會僱主嘉許計劃

平等機會僱主嘉許計劃

「平等機會僱主嘉許計劃」的首個頒獎禮在5月14日已經圓滿結束。我們很高興當天邀請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先生蒞臨主持頒獎典禮,並頒發獎座予平等機會僱主金獎的得主。
平機廿五:回顧與前瞻

平機廿五:回顧與前瞻

2021年5月20日,是平等機會委員會成立廿五周年的日子。 平機會的抱負是建設一個沒有歧視、崇尚多元、包容共濟的社會,我們一直推動切實而有意義的轉變。廿五年來,我們看到反歧視文化逐漸植根於香港,現時各區已有更多的無障礙設施,社會各界亦更積極推行共融平等的政策及措施;無論從硬件或軟件看來,當年通過反歧視條例的目標都有實質而健康的進展。
種族共融在於彼此尊重和去除偏見

種族共融在於彼此尊重和去除偏見

提到種族主義,人人急於劃清界線。若被冠以種族主義者之名,必趕忙澄清,大聲呼冤。 但從歷史中不斷重覆的種族壓迫,以致最近在西方社會發起的 Black Lives Matter 和 Stop Asian Hate 運動中所見,並非出現暴力行為才算是種族主義冒起,遠在暴力出現前,具種族主義意味的觀念其實早已在社會中滋長,並透過冒犯的語言和偏執的定型在日常生活中蔓延。

推廣種族平等物業租賃

推廣種族平等物業租賃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如果有人因為其種族而在租用物業時受到歧視,無論在法律及個人層面都是不能接受的。
給非華語生更好的中文教育

給非華語生更好的中文教育

教育是全民基本權利,不再如以往般只屬少數的特許待遇,這一點相信沒有爭議。但論到人人是否有同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則仍眾說紛紜。 聯合國把「優質教育」定為第四位可持續發展目標,在 17 項目標中僅低於「無貧窮」、「零饑餓」和「良好健康與福祉」,足以證明教育在社會發展擔當關鍵的角色。根據這目標,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應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

莫將種族標籤為病毒源頭

莫將種族標籤為病毒源頭

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在港少數族裔社群已多次成為評論甚至排斥的對象,這些針對他們的抨擊,絕大部份都是出於偏見或受到誤導。就我所接觸的居港少數族裔人士所見,他們一直與華人社群共同抗疫,遵守防疫措施。
加強保障僱員免受歧視和騷擾

加強保障僱員免受歧視和騷擾

再過三天,便是5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勞動節。香港有387萬勞動人口,全賴這班「打工仔」不怕艱辛,為香港拼搏,香港才能得到今天的經濟成果,我在此衷心感謝他們所作出的貢獻。
照顧照顧者

照顧照顧者

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有機會擔當「照顧者」或「被照顧者」的角色。受薪也好、無償也好,照顧者的工作總是默默的付出,難有喘息的空間。面對沉重壓力、支援不足,再有耐性的照顧者也會感到沮喪和氣餒。新冠疫情肆虐下,兒童需長留家中、長者不便外出以致情緒低落、復康服務被逼暫停或縮減等情況,更令照顧者百上加斤。
「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

「停止仇恨亞裔運動」帶來的反思

Black Lives Matter 風潮餘波未平,又隨即掀起Stop Asian Hate 運動。針對種族的問題沒完沒了,這完全展示了人類的劣根性——喜歡尋找差異、製造分化,對此我深感失望。仇恨亞裔看似是歐美地區的問題,但想深一層,這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針對少數族裔、宗教少數群體、原住民的惡意定型和歧視,到處皆見,遍及全球,只是在歐美地區更加突顯出其暴力野蠻的性質而已。

保障餵哺母乳免受騷擾

保障餵哺母乳免受騷擾

餵哺母乳的媽媽,我有一個喜訊帶給你們。從6月19 日開始,餵哺母乳的婦女可以獲得多一重保障。你們除了可以受到法例保障免受餵哺母乳歧視外,還可在餵哺母乳時免受騷擾!
消除語言隔閡 實現種族共融

消除語言隔閡 實現種族共融

但若語言不通,則前路無門。轉瞬一年過去,又逢3月21日「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惟香港少數族裔面對的語言障礙仍然是備受關注的議題。儘管多年來不乏倡議、行動、政策建議和改善措施,政府亦投放了不少資源,但效果仍不十分彰顯。目前社會面對多個迫切的問題,例如新冠病毒疫情、經濟衰退、國際關係緊張、貿易戰等,往往忽略了對少數族裔語言障礙的關注。不過,3月21日總應喚起我們注意這須時刻緊記的議題:平等。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

每年的3月21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平機會每年都會積極響應,在這個紀念日的前後,舉辦推廣種族平等和共融的活動,藉此推動社會關注種族平等,消除歧視。

女性的社會參與和地位

女性的社會參與和地位

下星期一3月8日,便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婦女節。為了紀念婦女權利運動,各地社會在國際婦女節都會作出慶祝,表揚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

展示弱勢社群心聲的攝影展

展示弱勢社群心聲的攝影展

早前,我在這個專欄撰寫了一篇文章,介紹平機會在去年年底推出的「真・相」網上攝影展。今次,就讓我為大家解構一下舉辦這個攝影展的靈感和意義。
拆除種族壁壘 㩦手抗疫

拆除種族壁壘 㩦手抗疫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襲港已經超過一年,疫情尚未受控,香港仍處於艱難時刻。過去一年,我們看到香港人上下一心,齊心抗疫,在彰顯人性光輝的同時,卻顯露了人性的弱點。
香港家書:訂立反性騷擾政策絕非紙上談兵

香港家書:訂立反性騷擾政策絕非紙上談兵

時間過得很快,還記得去年11月初,你與小組另外三位成員,同一天加入平機會,標誌著「反性騷擾事務組」正式展開工作。雖然在這段期間,疫情的確對我們的工作進度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很高興你們可以在剛過去的週一舉行記者招待會,正式宣布我們的「反性騷擾熱線」開始投入服務。
影像性暴力

影像性暴力

現行的香港法例,並無針對窺淫或未經同意下拍攝私密處(例如拍攝裙底)而訂立的特定罪行。保安局去年就引入窺淫、私密窺視、未經同意下拍攝私密處及相關罪行的建議進行公眾諮詢,邀請公眾人士就它們提出的立法建議提出意見。保安局在今月初公布了該公眾諮詢的報告,總結諮詢結果。
「真․相」攝影展

「真․相」攝影展

疫情肆虐,無論你是甚麼性別、身體狀況、身分、種族,都同樣受到影響,當中弱勢社群面對的處境尤其艱難,他們既要面對社會一直存在的誤解和偏見,也要迎接各種不能預見的新挑戰。
同心抗疫 不要只顧指責

同心抗疫 不要只顧指責

香港正處於艱難時刻,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個說法。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彰顯了人性的光輝,同時也顯露了人性不善的一面。從過去一年的經驗,我們清楚可見抗疫全賴社會同心協力。戲劇化地說,這場疫症可謂是一場人性與病毒的對抗,類似電影中人類對抗外星生物的情節。
页顶